跳转到内容

记言别集/卷十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二 记言别集
卷之十三
作者:许穆
1772年
卷十四

哀词[编辑]

李生哀词[编辑]

有生者何。无禄者何。叩冥冥增掩抑。嗟而志尚可哀。短折而不长。死非其年。掩非其乡。归化者已。而零丁者悲。有母老而临年。有嫠妇孤儿。

藤庵叟哀词幷序[编辑]

呜呼。大贤已远门人弟子。诸老德皆亡。唯藤庵叟年八十馀。康强在世。穆尝过贤乡。得侍杖屦。叟忻然悦之。具言古事。授以图书。穆心窃叹。君子之邦。遗书馀教尚在。而不因长者。何以得此因追感。前古如承函丈。亲受口指。常恨隔远。恋德无穷。吾徒不幸。遽失长老。衰老迷途。无所考德而问疑。呜呼已矣。先辈尽矣。作哀词以寓永诀。其词曰。

确而和。善守而不移。见其行。不磷不淄。举世溷浊埋没者。命欤。吾非斯人之为哭而谁哭诸。

挽林副率宗儒[编辑]

呜呼。君为儿时。善笑语。璨然可爱。及成长。有室且有男。吾见承宣公迎贺如一日。君从仕来京师。吾私戏曰。吾且老矣。前日儿且为官乎。呜呼。吾老不死。观居此世。而日觉怆怀良多。吾少时。从先人于咸阳。送徐夫人丧。后八年。哭观察公于城南。又数十年。承宣判吏曹二公俱逝。今君又无病而遽亡。其间四十三年。哭四世五丧。吾不知人情。欲久视者何心。君生质不薄。谓可期长久矣。呜呼。十年悲哀。终使人夭折。其命天耶。细想平生。不知天道何也。以吾期丧未除。不成哀歌。拭泪长言。与为永诀。

挽朴承旨德一[编辑]

吾与君少学于葱山。后君仕而为朝右人。吾穷而读书五十年。虽出处不同迹。而君与吾无变。吾尝逃难南奔海上。咏无聊闷旱诗寄君。其诗鬼怪可愕。君以为文章徒勤而无益。吾复书举虞夏殷周之文以释之。书凡累千言。后吾入京。君作颜子纂言。吾叙其书。及君辞中书出守䢘城。吾序以识别。吾平生读古文。自疏绝于世。以文字相与者绝少。为君作诗书序四篇。凡万馀言。吾文幸不泯传于后。吾与君交驩。可告于后人无疑也。嗟乎。今君已亡矣。自此与吾相发者无几。而白首南山。对酌高谈。戏剧无人。嗟乎。长逝者无知。吾独伥伥然长自悼也。嗟乎德一。永诀永诀。有大功未葬。长言永诀。以代哀词。

郑生东奭哀词幷序[编辑]

上古之世。人生则寿考。后世。寿考者少而常多夭。何也。其夭者吾不以为命也。惜乎。生。故人之子。生之视我。我之视生。若骨肉而无间也。生笃厚而好古。又有兄弟四人。皆秀而雅。相得事亲之懽心。知者皆以为善行。前月。闻生病卧城中。吾在涟西。寄书相问。得向喜之报数日。闻其死。天乎天乎。善行者无禄耶。徒拊心长号。悲乎长逝者已矣。生之兄弟哭相持。将无辞而白其大人者。此尤亦不忍闻而悲也。闻其葬。作哀词以哀之。其词曰。

哆口而颀秀而少者幻耶。笑语可怜。齿璨璨者梦耶。昧昧者无知。徒令有知者。怛兮恫兮。

绫原大君哀词幷序○代弟作[编辑]

舒处门下三十年。亲见公子。仁爱好施。自亲戚之近。以至姻娅故交。皆曰公子能仁。我及公子捐馆舍。库无馀财。廪无馀粟。自卿士大夫。以至工商百隶。莫不曰贤公子亡矣。或涕泣相吊。此何也。嗟乎。公子之义。未必遍施于匹夫匹妇。而其信之者。如此可知。舒居姻亲之末。偏受亲爱之义。感恩无穷。徒知浅鲜无以报公子。此生已矣。临当大葬。托哀词以抒微忱。其词曰。

苦心砺行。贞而不移。众之唏也。谦约笃行。富而能贫。众之伙也。德厚义明。天啬寿考。众之咤也。

沈司谏大孚哀词幷序[编辑]

嗟乎。吾信叔公平生。读古书嗜古人之道。及仕而登显列。其事君也。皆古人之道。一朝以言事见斥。羁愁穷辱。不愠不辱以没其世。人皆曰。公以直道显。以直道穷。莫不悲其道而怜其命。吾以为通塞天也。大丈夫心事落落当如此。独所悲者。世道凄凉。良善日尽。以吾伥伥迷途。徒致怨于冥冥。而泣涕无穷。为之作哀词以伤之。其词曰。

行吟泽畔。哀湘累些。谓闾娵丑。嫫母媚些。芝兰萎折。芳不灭些。百代之名。永辉光些。魂魄凄怆。悲故乡些。

挽郑文翁[编辑]

呜呼。善恶性耶。穷达命耶。修短定耶。自古良善多穷。穷者多不长。天道洄泬。难信者理也。今君之亡。尤致憾于苍苍。而悲恨无穷。以君清明之气。笃厚之行。不怠之学。所立者正。所履者顺。庶几古人之大方。不幸穷夭而不长。此命耶定耶。以吾衰死无友。自君之亡。此路茫然。心事益孤。良自悲也。六月到城中。见君神气凋悴。不如平昔之神旺气和。吾心窃忧之。然岂料君奄忽而逝也。及吾还返乡庐。君寄书眷眷云。此后重逢。迟速不可期。别思凄凉。到今追思。此永诀耶。此君自知不幸。而其言及此耶。将死之心。忽然先感。不自知而其言如此耶。求见先碣文追改数语及高阳山水记。既付与归便。谓已得达于君所。追闻不及君所。君已长逝。尤可悲也。浪州古文之托。何可忘也。吾与柳君。虽不相见。以君之故。相知则熟矣。今闻柳君已决北归。当待相见。说君之言。传君之托。相对泣相悲也。虽不果来。当传寄柳君。毋相负也。呜呼。叩心长号。君不应。重言掩抑。君不顾。呜呼。君有知耶。无知耶。以吾期丧在身。永诀长言。以代哀词。

哭闵寅甫葬应协[编辑]

呜呼。虽死生殊途。精灵不昧。焄蒿凄怆之感。其有知耶。其无知耶。廉介之操。雅洁之志。笃厚之行。足以砺世而警俗者。今不复见于世矣。穆老死已迫。相知凋尽。今君又洁身厌世而长逝。后死者观居此世。为何如也。死别无涯。白首相感。又茫然矣。呜呼。永诀永诀。

郑高灵昌诗哀词幷序[编辑]

前十二月。龙洲传君之讣。吾就龙洲相吊。为之悲恸不已。君好人之善。如恐不及。耻人之恶。如将浼己已矣。斯人者岂易得也。君尝托我以论撰之业。君奄忽而死。有手墨宛然。使我不忍见也。六月吾过岭中。哭君于龙山。时阖家疠疫。不得营葬。及冬将葬君。月日来告。悲夫幽明永隔。良友此生。不再得亲切之规。夫斯人之为痛。岂特为长逝者而已。君有二弟。皆已早夭。君又无禄至此。天乎天乎。其于善入之世。不报德而返殃。何也。徒使为善者怠。而为恶者肆。寄作送终之词。以为永诀云。其词曰。

耿耿其衷。没而不昧。噫。天实为之。又何慨也。噫。

代从兄雪翁作[编辑]

某孤幼不学。无所知识。幸蒙提诲。初知读书之方。人事之则。以至成长。多所熏陶。于今五十年间。或旅游东西。或从宦远途。得侍承懽。能讵几时。年来寄客岭外。消息愈远。然怀恩慕德。曷尝一念弛于心也。天之厚德之报。虽不得高位显食。宜受大耋之享。每恃康宁。期以无疆。某以弟子之最少。及今衰白在世。而俦辈凋亡几尽。思欲更侍德仪。得承警咳。道里隔远。常恨人事难谐。前年偶因一书候问。遽承凶讣。西向恸哭。拊心悲伤。某自流落来。继有哭泣之悲。衰病仍加。不能千里奔哭。孤恩负德。至此又大。反顾平生。良愧幽明。今适有恩山之役。扶病远赴。路出圻关。谨具薄奠。来哭宿草。精灵昭感。歆此一酹。

哭李君[编辑]

呜呼。君仁厚之性。孝弟之行。自吾居此乡。至今四十年。与君交契之深。且四十年。吾心敬之如一日。每与君相对。慕善不已。呜呼。君穷不达。湮没而不见。吾闻善人必受其报。不知天道诬耶。伯氏年老。遽亡贤弟。与之垂涕相怜。吾前年。亦丧偕老之弟。兄弟俱在。不知偕老之乐。及死生之分。更追前日之乐。茫然思之已亡。望之无及。凄凉孤独之悲。长逝者无知。有知者无涯。又有嫠妇稚儿。拊持悲号。行路且泣。吾弟寂寞。亦无嫠妇稚儿。君贤而穷没可哀。视吾弟则犹有后继者。亦天道之报可冀已。仆身有期衰未葬。不成哀词。作永诀语。拭泪书之。庚戌四月廿八日。

李平昌象鼎哀词[编辑]

白沙李相国称先相国之贤曰。让能似子皮。专对似叔向。乐善似留正。无党似司马。其心大临事不动。能立名于后世。老人尝读先相国训子孙书。首言为学大方。亦不越乎礼乐之本。信乎君子之训。有其德者。有其言也。君相国之亲孙。忠厚愿悫。亦可以见其外而知其内。听其言而信其行。贤相国之世。信有人如此。贤相国之训。能谨守。不失坠亦如此。惜乎。良善无禄。游宦栖栖。没于客途。天之于厚德之世。施报之理大谬。此物与理。洄泬乖反。不可知者也。然变易有常。天道可必。君以厚德之世。又贤不食报。诸郞多秀。天之将大其积而厚其报耶。呜呼恸矣。

林生哀挽[编辑]

君我外祖水部公之曾孙。而于我为堂叔侄亲爱。少于我十七年。好气槩。少事举子业。去之。乐观书。游名山泽以至老。顷年西游数千里。至古朝鲜箕子之墟。观殷人助法畎。遂登临泰白。入海九百八十里。问耽罗三乙那鸿荒古迹。上头无岳。游白鹿泓。望南极老人星次。又千里访我。具言博观广游。遐哉此游。可谓旷世无俦。欣然乐之。别去今三年矣。前夜感咢梦。心忽忽不乐。朝则君死而讣至。气类相感。死生无间。先知固然耶。恸哭何言。死者即远。闻葬君有日。老耄无人事。又远莫之及。殓不凭尸。葬不临圹。幽明永阻。君事我如古人。我亦视君如古人。今而已而。寄哀词以叙悲。其词曰。

不数数于名。不役役于利。古人之风。古人之气。一朝遗世而长逝。化者不可追。已而已而。空言永诀。呑声而噫嘻。辛酉秋八月既望。眉叟。书。

贞夫人李氏挽歌[编辑]

夫人。我宣祖元功延原李相国之子左侍郞上党韩公之夫人。称贤妇人之德。八十五年。以穆老而犹闻旧家懿范。托以挽歌。不敢辞。作四言诗。以道灵輀。其辞曰。

世德之懿。维淑维惠。世德之教。维克维肖。天道之报。维庆维耄。火黻三列。维荒维帷。贝齐三采。维鱼维池。成礼之葬。备物之数。行路之唏。孝子之慕。

李秀才轩纪哀辞[编辑]

呜呼。有生者有死。然其或修或短者。何也。其有常者命耶。其不常者命耶。已乎已乎。丰容之丰也者。梦耶。恂质之恂也者。幻耶。徒使父母之慈。一朝变为。至死之悲。丁酉孟夏下浣。连姻老人眉叟。书以永诀。

李生远纪哀辞[编辑]

五福莫善于寿。六极莫憯于夭。方长之折。仁者惜之。而况良士之轨轨。砺志修行。早夭而不发者乎。天道之使为恶者长。为善者短折。此理洄泬乖反而不可知者。抑何也。嗟乎。已死者茫然。吾诚不忍其衰白之叟。寡独之妻。憔瘁而悲号。丁未孟夏闰月下浣。孔岩眉叟。恸哭。

吴判书挺一哀词[编辑]

子奢之美。刀父之訾。萧艾之服。兰茝之耻。变白诼谣。履正连蹇。陷滞坎𡒄。夫孰衍矣。夫孰般矣。慈惠好乐。善之聚也。夙夜恭事。善之施也。不争不疵。善之归也。已而已而。良善日殂。俗败世衰。厄而巇戚。嗟欷歔。涕沱如。上之十一年孟冬既望庚子。孔岩许穆哭挽。穆衰老无人事。不能临哭窀穸之归。辜负相慕之义。痛恨终此生已矣。作哀词二十句八十二字。

许参判哀词[编辑]

呜呼。恺悌慈详。其可得乎。博文好礼。其可得乎。恭己与人。其可得乎。宗族仰其仁。宾客慕其义。莫不曰善人。善人者此其可能乎。呜呼。孝子之事亲。君子著焉。公贵人寿考之门。荣养致孝。可谓善人之庆。何为人事遽变。累然重忧。毁至灭性。呜呼。此吾相爱者之恨也。穆反自悲。顷年衰老。遭逢愍凶。顽不死灭。今公之亡。增使我忸怩而疚心。呜呼。世道茫茫。良善日亡。今见子孙之多。知有厚报于其世。而以死生之感。还顾平生。忽忽如梦如幻。眷眷相慕之义已矣。尝对书移日。博论古今。已成陈迹。徒令后死者悲。期丧在身。今当永隔长言。呜咽以代哀词。呜呼。此为永诀。此为永诀。

李生道长哀词幷序[编辑]

天之与人。或寿或夭。或厚或薄。人命不同。而未必贤者寿厚。而不肖者穷夭。此天道乖反。理不可必也。呜呼。李生其事亲孝而处兄弟友。与朋友交而信。平生不以非义羡人之通。苟以其道。亦慕人之穷。好善如嗜欲。不幸夭折亡无后。天道信耶。吾叹惜之。哀怆之。痛哭之。继之以长言之。呜呼。哭子之父。寡独之妻。其生有涯。而其悲无涯。呜呼。此可谓善人之常耶。言之至此。痛愈结而悲愈长。为之作哀词。以叙永诀。其词曰。

不肖之长。众人之谤也。善人之促。君子之惜也。寿不足多。夭不足嗟也。呜呼。其命之巇。其誉之悲也。

韩君五弼挽章[编辑]

君确而和。秀而可爱。吾初见君。心窃奇之。以为韩氏当复立。不幸早夭。嗟乎人之所望则天则必穷其命。人之所爱则天则必夭其身。天之所好恶与人大戾。何也。吾为深痛惜之。诘之苍苍而与之永诀之。吁嗟乎。归化者之冥漠兮。徒令有知者。怛兮恻兮。

哭李兔山[编辑]

老人久为人世客。几八十年。亲知皆尽。孤独无懽。如寄如浮。从知朝夕归矣。不图君又奄忽长逝。禄仕栖栖。其命愈穷。人之祸福荣辱穷达。固命物者之洄泬难谌者也。廉介不苟。好善出于性。又失此人。笑语相逢。忻然同好恶者茫然。人生有涯。归化者无涯。一理相感。死生无间。今其葬矣。身有门内之戚。不成哀歌。永叹长言。以为永诀。昭阳赤奋若参伏。

淑人李氏挽词韩德亮母[编辑]

敦且克敬。贤夫人之行也。有子克肖。贤夫人之教也。恬安寿考。贤夫人之报也。

金判书南重哀词幷序[编辑]

我东都公子孙再从之列。惟公与我二人在世。而皆至白首。以我衰颓癃病。一息未死。而公康宁寿考。久为亲戚宾客之所同庆。而天之何使公先弃亲爱。而我以滨死久于世何也。归化有时。日月差有先后。自此馀日不长。一气同化。其有知耶。其无知耶。死别茫茫。长逝者昧昧。呜呼痛矣。同流合污。与世卷舒。人或莫之知也。当是非邪正之途。不改不易。或讽谕而警人者。亦足以起余。此古人之介。求之此世如此。人者又几何。今不复见于世矣。呜呼恸矣。长言之不足。继以哀词。其词曰。

人生忽忽兮。朝露忙。修夜冥冥兮。不复旸。哭尽呑声兮。奈悲何。名与事凄凉兮。一梦多。

许上舍哀词幷序[编辑]

吾宗许春正上舍。少吾二十年。吾爱其秀而艺。深相得。顷年寄寓湖右。客死而归。吾悲其无禄而死。作哀词以伤之。其词曰。

已而已而。昭昭者已而。耿耿者已而。合散者性耶。洄泬者命耶。寿厚者谁也。穷夭者谁也。已而已而。天之苍苍漠漠而无知。

寒冈郑先生挽词[编辑]

嗟星岳之降祥。乃贤哲之诞生。含元精之昧。应羌纯懿而淑灵。谅金精而玉润。是德宇之天成。夙好学而厉志。究圣贤之蕴奥。克精思而沈潜。玆实学而实蹈。明诚进而敬义。日乾乾而自强。既真积而力久。宜仁熟而义精。穷神化而自得。致广大于精微。接退陶之正脉。亦有见而知之。继先修之遗迹。聊辑述而发挥。实追配于古人。前与后其一致。嗟从政其讵几。曾不可以小试。世与我而相违。终未展夫素志。乐天命而安义。虽道否而心亨。何皇天之不慭。伊哲人之云亡。念微言之圮绝。固此怀之惸惸。陶山郁其幽幽。汾水淡其无波。想英灵其有托。从先哲而靡他。哀小子之无类。悯昏惑而昧方。幸承恩于下风。慕盛德之辉光。痛仪形之永隔。悲此路之茫茫。情郁郁其何极。聊陈辞而永伤。

赵校理哀词威凤[编辑]

嗟呼。君笃厚之性。修洁之行。博雅之学。居家孝悌。通于神明。立朝嘉言。著于简册。与人必忠信。义孚于交际。操履平正。论议方严。不喜苟同而苟悦。先相公文学直道为一世表。传百代而不没。相公殁而崇碑圹铭。其文章之作古雅。百代之文。编次叙述。不谋于当世之名。能文章者而以先相公之私。专属于老人。此义何可负也。不幸裒聚未卒。而君奄忽长逝。天道乖舛。以君之贤官。不过郞署。年不及耆艾。不能无私致憾于苍苍者矣。嗟乎。天耶命耶。抑气数之变。有不常者然耶。于其葬也。垂涕书之。以叙悲嗟乎。永诀永诀。其哀词曰。

贵大不如寿极。寿不如名广誉。胜文绣何如。朝死夕无名。吁嗟乎。莫言之子少平生。

李典签守约哀词幷序[编辑]

呜呼。吾二人始为姻亲兄弟之年。须发未生。今已三百六十一甲子。皆入八十。不料兄先弃亲爱。我亦从此逝矣。特先后异耳。俱衰老无人事。常以不相见为恨。今而已矣。淳朴无华。古貌古气。今不复见。我独后死。心事益孤。感念存亡。亦复何心。吾闻益宁君八十馀。秀泉君八十七。青杞君八十二。咸川君八十三。先相国八十八。我完善君八十。顷年兄以老。已仓守今不及八十不一年。高年好德。寿考之门。七世二百八十年。上古有此事耶。未知太史氏书其事。具载名臣之世。寿考古事如此否。呜呼为已化者。长号良为永诀。作哀词。其词曰。

亲爱在心。古貌在目。悫言在耳。一日奄忽而不见。相见而喜。不相见而悲。已而已而。昭明薰蒿凄怆之感已而。

金大司成哀词蓍国[编辑]

仆幼少时。公举进士。已有名。及穆知读书学古文为事。公已显为朝之右人。后逢世故。沦落数十年。公以宿德老成。教国子于太学。穆新从岭南归。拜公于东村旧第。时暮之春。花深小园。门巷无车马。公恬静吟哦自娱。问仆辛苦远客。款叙平生。因出示故著文章。因论难文学。上下古今。公亦许之。不以为疏。穆亦得尽其愚。退自喜以为公能知我。前年入京。公患风痹。不能应接为礼。后复至则殁。而殡于客位。穆为之哭吊哀尽。呜呼。简洁不污。乐以文学。自老贵而能贫。于今之世。不可再得。恨衰病其葬也。不得执绋以报。呜呼。良负平生。作哀辞以见意。其词曰。

薤之露兮。朝日晞。长归蒿里兮。凄而悲。恬兮洁兮。没而思。

公子珍原君哀词[编辑]

吾尝受知于长公子最深。今吾衰老在世。而以公子之贤。以尝所以事长公子遇我。我贤其义。信公子如信长公子之雅也。公子好言论。能好善而忘势。好飮酒自娱。惜乎。公子飮酒不节。卒以此不寿。前吾入京。公子访我于所馆。见其容貌瘦消。精力不如旧。吾窃忧之。今闻公子亡。嗟乎。多病者或全。飮酒者必亡。吾悼恨之以其死不以为命也。于其葬也。作哀词恸惜之。又以为飮酒之戒。词曰。

醉谑何尤。不醉者之忧。长逝者何知。有知者之悲。噫嘻死而不复见。吾谁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