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別集/卷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一 記言別集
卷之十二
作者:許穆
1772年
卷十三

祭文[编辑]

祭完平李相國文乙亥[编辑]

嗚呼。間氣不常有。異人不世出。蓋列星之精。山岳之淑氣。感天地之和。於是有魁傑之才。千百載而乃一出焉。亦必出於極治極亂之際。而天固命之以一世之責。以寓其用。故其在平常無事之時。事業固守。經循常未始。特異於衆人。而及乎遇世變。任大責。然後豐功偉績。燀爀於一世。有以懷神人感天地者。譬之江河。若奔流滔滔。不極涯涘。及至衝波之津。激流之涯。然後震蕩丘陵。瀄汩排空。魚龍噴薄。雲霓晦昧。始覩水力之所極慌惚神怪。不可端倪。嗚呼。相國純明至正之氣。剛方峻潔之操。豪邁拔衆之才。英特敏達之識。信所謂列星之精。山岳之淑氣。感天地之和。有魁傑之才。千百載而乃一出者也。其在韋布未得試用。修潔自守。礪行而已。方國家無事。仕且未貴顯。奉公守官。盡職而已。行事固若尋常而衆人。亦莫之甚奇也。及世亂而見節義。位高而光德業。昭乎簡冊。勒乎彝鼎。如歷仕三朝。出入將相。身佩一世之安危。功業侔於鬼神。聲名動於區外。人無賢愚遠邇。至於樵童巷婦。亦莫不咨嗟相國之德。蓋德惠施於百姓。如陽春之和。時雨之潤。不家喩戶說。而莫不心悅誠服。誅斥行於小人。如秋霜之嚴。烈日之光。以明國人之所共怒。雖加殛僇。莫之敢怨恨。或涕泣仰其仁。當兵革之際。社稷幾亡。生民塗炭。盡悴驅馳。勞於四方。以佐中興之業。忠義著於天下。功德被於草木。邦人生祭而報之。光海無道。彝倫斁絶。壞亂極矣。諫而不去。擯逐而無怨慍。獨精誠感時。雨潤及枯涸。古人所謂人無所不至。而天不可以容僞者也。逮至王業新撥亂。四方危疑。起自廢斥。坐廟堂不動聲色。使人心翕然大定。凡決大疑處大難。辭氣雍容。誠意感人。方朋黨睽乖之際。雖甚狠戾媢嫉者。亦莫敢間一辭。惟恐不遜於前。雖或竊議於私室。其與衆入則厭然自掩。恐其得罪於四方後世。自朝廷士大夫。至於閭巷韋布。皆仰之若泰山北斗。巍巍卓絶。固非庸衆人所可窺議測度者也。嗚呼。人紀有所賴而不墜。宗社有所倚而不傾。君子有所仰而矜式。小人有所懼而不肆者。今乎已矣。將下民無祿。天奪耆老耶。抑厭世之溷濁。潔已而逝耶。乃一往一來。與化歸盡。正正堂堂之志。竟泯泯而無餘耶。昭明焄蒿。寓於蒼蒼者。聚以爲星辰。以復其精耶。散以爲甘露時雨。以澤萬物耶。嗚呼。功施於社稷。德被於生民。赫然在人耳目者。固四方之所欽風。而卷舒隨時。夷險不貳。進則盡節而忘軀。退則囂囂於畎畝。視軒冕如浮雲。淸風礪俗。可以爲百世之師者。今不得復有於世矣。愚陋無狀。猥蒙推與。承敎甚厚。嘉言在耳。不敢怠惰。惟思服膺勿失。庶幾毋負於敎育之恩。而亦不敢忘平生敬事之心也。嗚呼哀哉。

祭晩覺文[编辑]

嗚呼。穆遭喪在漣西時。吾子去黃澗。適海上。其後穆又因亂失所。飄泊嶺南。流離中交遊隔絶。峽俗鄙野。無聊鬱悒。無所自得。又誰可與語心開敍。由嶺表抵湖海幾千里。自初別時至今。又幾十年。無路一聚合。敍離別。問舊學。以資長益。穆憂哀來。多病日甚。加以辛苦。遠客貌益枯。而髮復蒼蒼漸白。聊以卜吾子衰顏白髮。又非疇昔之容矣。頃年。挺而以旌節出嶺表。得相見。具言吾子德益卲。貌益睟。氣力且復康強無恙。仍遂及戲劇而相笑。輒復稱歎。心竊謂神明扶佑君子。幸使後生少年。有所仰而矜式。士大夫之嗜古悅善者。有所從而問德。穆亦頹落未甚。幸得更承規警。庶幾惕省於晩途。豈料人事遽忽至此。嗚呼慟矣。前秋得惠書。眷眷皆是遠別之情。末復云年迫衰暮。前患脹症漸痼。恨不相見終此世矣。季冬間。見挺而書云。韓城丈得痁病久。而藥物無所效。旣憂之。仍復眷戀其流落間事。嗟乎。遠地人事不相及。雖有憂患疾病。無路省問。徒相憶渺然。增令人苦心。至今年正月之初。訃音傳自從兄所聞。其月日喪在前月。而訃至於逾月之後。又可悲也。西向痛哭。拊心忉怛。前秋一書。手墨宛然。至今如相對爲永訣。嗚呼慟矣。亂離十年之間。人事遷易。壯者衰。衰者老。或無病者死。而其病者加痼。是固物理之常然。而竊疑之。賢者之生。固異於衆人。而卒令埋沒與衆人隨盡。何也。此天道之所不可知者也。嗚呼慟矣。誾誾和粹之容。忠愨偲切之訓。旣無所從而聞覩。而吾儕之所推宗而敬之者無其人。嗚呼慟矣。

祭張旅軒文[编辑]

崇禎十有一年歲次戊寅二月朔乙未十七日辛亥。陽川許穆。謹燒香酹酒。而哭于旅軒張先生靈筵。嗚呼。人物之生。莫非天地之所鍾育。而氣有淸濁粹駁之不同。而賢不肖繫焉。時之治亂。道之否泰繫焉。國家治平。百年和氣。大發於成中仁明之間。群賢輩出。相與講明斯道。而聖人之敎。燦然休明於海隅絶域。蓋自箕子以來。歷千萬年而復盛於此矣。嗚呼。叔季以降。禍亂相尋。民物之所以相安而樂生者。又乖悖泯絶。而人之道至此可謂極亂矣。雖聖人承之。其顚危敗壞之不可扶持。則伊昔治平之和氣。索然消喪已盡。於是君子道消。又從而殄亡矣。嗚呼。時蓋繫乎人耶。抑人繫乎時耶。先生以治世之粹氣。挺生於南服。蔚然爲大儒。而旣不得行吾所學於一時。則寧卷而懷之。道足以行吾身而樂之。雖嘗應聘於昭代。又席不暖而去。則其樂固不改矣。嗚呼。當危亂否極之際。德惠不能施於四方。而使堯舜君民之志。竟殉身而歿。則天耶。蓋道見則見。道隱則隱。道長則興。道消則亡。於先生固無憾於天地矣。其嵩高之德。深厚之學。簡約之言。固非後生淺學所能窺議測度者也。其可以出則出。可以隱則隱。視富貴如浮雲。囂囂於畎畝之間。爵祿不入於心。雖千駟萬鍾。不以易其介。其道無他。此天之所以覆。地之所以載。萬物之所以竝育。堯舜得之以爲君。伊傅得之以爲臣。孔子得之以時中。伯夷夷逸柳下惠得之以逸者也。此聖人賢人之所以生而負一世蒼生之望。沒而可師於百世而不疑者也。嗚呼。吾道方窮。又失耆老。人心由此而益昏。世道由此而益亂。而殆無復可爲。則天之將使斯人。竟貿貿泯泯而已耶。嗚呼哀哉。

祭張旅軒文代從兄作[编辑]

嗚呼。厚於三十時。遊嶺表。因得謁於先生。覩君子之儀。聞君子之論。知君子之德。至今餘數十年。自慙不敏懵陋猶初。而其慕德欽風。又曷嘗一念忘于懷也。其間世變無窮。人事艱難。竄逐窮隅。每自恨山川阻遠。莫遂願學之心。頃年數書開誨。益令人向德無窮。及玆忝叨遺化之地。不自念蹤跡之愧恥。徒私自幸賢者所過。餘敎在今。足使後人觀感而知勸。路出關洛。又近君子之鄕。唯思一晉門下。親承提誨。庶副夙昔之願。豈意中途。遽承凶訃。幽明永隔。此生無復考疑而問德。迷道窮年。竟倀倀而終也。微言圮絶。吾道已矣。通天之學。貫古之識。深厚之德。旣不得復有於此世。則天之方喪斯文。終不憖遺耆老耶。抑吾道旣否。先生與天地俱閉耶。此路幽昧。又失依歸。旣爲斯世而悲。爲斯民而悲而又自爲悲。悲愈無窮也。嗚呼慟矣。

謁檜原文穆廟文[编辑]

恭惟先生高明之學。純粹之德。其可見於言爲動作者。溫而栗。簡而詳。恭而泰。使人人同得其仁。而各學其所近。如和者得其溫。直者得其栗。淸者得其簡。旣道大德盛。人得一段而咸足其量。風雨霜露。無非天地之至敎。而萬物沾被。各遂其生成。此先生之學。至大而備。至簡而約。殆後賢後學所不可及者。穆初從見先生於泗上。後葬先生於新安。今遭亂。遠來至南海上。謁先生之廟。始旣得其所依歸而從之。卒而喪其所依歸而哭之。至今數十年。追其所依歸而慕之。其心如一。日瞻禮廟宇。肅然如在。而不敢怠惰。顧以末學孤陋。無所發明。日讀遺篇。願欲竭力從之。殆至白首而不渝。

祭宗兄汝晦文[编辑]

嗚呼。吾兄修潔之行。特立之操。有可以廉頑而礪俗。見於言行而焯焯者。人皆見而慕之。固不待知者知之。穆以卑陋。自從吾兄。得於觀感而效德者。又何可一二言也。曩時亂離。經年嶺海千里。顚沛艱難。未嘗一日離。而益知吾兄持守之嚴。踐履之方。截然有防。雖欲企及而不可能也。穆自就食南中。相別隔遠。常自語幸未老。更承規誨。警起惛惰。庶不迷途於晩年。豈料人事奄忽。長違而至於斯耶。慕義平生。存亡永隔。倀倀於世。知己者益少。年前數書枉問。益致眷念於羈旅之難。而日月未久。遽聞凶訃。嗚呼。人情將死之感。字字爲永訣之語也。天涯戀戀之思。終作死別。尤可悲也。嗚呼。自古賢者。恒不遇而或不得其壽。爲惡者受福。而積行者埋沒。不知天道竟何如也。稚兒托育。孤苦無依。萬事零丁。得至成長命也。亂離相依親戚數家。如今十年之間。喪亡殆盡。哭弔之外。相對敍患難者無幾。人生忽忽。如夢如幻。增使吾心。尤茫然而悲也。嗚呼哀哉。

祭韓君五奎文瑞文[编辑]

維歲次壬辰二月二十五日丁卯。陽川許穆。燒香酹酒。哭于韓君几筵。嗚呼。吾於世。落落少知。其相愛如君者幾人。又不幸有殀折者如此哉。吾衰老竊悲。後死者良苦。君愛我厚信我深。吾無一報其意。君死而不能永訣。葬而不能臨穴。徒拊心長慟。慙負幽明。稚兒孑孑無所。號其飢寒疾痛。其死其生。在天者難諶。不知天道如何也。嗚呼。人死而觀其哭。弔其人。賢不賢可知。今君死而凡知君者。莫不出涕。咸以爲爲化者。毋相負也。自殮至葬。猶恐其不盡於禮也。善乎。人之不背友如此。君亦取友如此哉。嗚呼哀哉。尙饗。

祭太學上舍九十翁宋季愼靈筵文庚戌春[编辑]

人生多欲良善難。人事促擾閒暇難。人命夭折極壽難。翁謙厚樂易。與物無忤。恬淡無事。樂丘源不求不競。彌年壽考。安且順。簡而平。以此好德。以此康寧。以此盡年。上古之世。天下煕煕。民樂壽域者此也。今焉已矣。古人古事。今不可復見。我亦從此長逝。同歸造化。酹酒長辭。哭之盡而人之事畢矣。嗚呼。其有相感之氣發揚。昭明薰蒿悽愴者有知耶。

宗化祠文[编辑]

識貫千古。學通天人。統言學博。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言所修。恒以一德。謙以守身。言所得。不諂不辱。君子之事。二句重言行事。以嘆美之。窮且益堅。君子之志。

右河謙老宗化祠宇享祀文。凡五句四十字。吾友好古嗜學。與我相知最深。相信如古人。今斯人已亡。長逝者不可作。老人後死。慕之亦如古人。聞諸生立祠。以俎豆之。作血食文。以詔後世。宗化。安溪東里餘文巖北。去墳墓一里。上流二十里德川。

上之四年孟冬小雪前二日甲戌。眉老。識。時上命築恩居。老人行年八十四。

忠賢祠文[编辑]

惟祀主報。以死勤事則祀。能捍大患則祀。

翼翼二賢。大慮行志。忠臣之義。

逢亂愍凶。制義成仁。捐軀以循。

能立大行。不失不愆。不易其賢。

帥勵忠義。克難濟人。安土與民。

遠引不疑。貞白自珍。明哲保身。

悲傷說義。無大無小。忠義之表。

俎豆有報。齊敬有廟。百代之敎。

春秋享祀文甲寅秋[编辑]

直以就義。嚴以死難。萬夫之觀。

殺身報上。行立敎成。百代之名。右存齋

忠義以濟。勝敵克難。能捍大患。

寵利不居。長往不疑。哲人知微。右忘憂堂

祭亡子翿[编辑]

維歲次丙辰五月朔壬午十八日己亥。父漣上老人。使次男司圃別提𦑘。致祭于亡子通仕郞翿之靈筵。嗚呼慟矣。汝出繼未弱冠。所後父母皆亡。繼而吾家貞敬夫人又亡。汝纍然居喪。前後十有餘年。仍柴毀積疾乃死。嗚呼慟矣。汝受氣薄。其生良苦。其命多感。又短折而不長。吾今年八十有二。骨肉親愛已盡。今在世者無人。又壯子死。有嫠婦孤兒。不忍見其憔悴悲號。嗚呼。天道不齊。衰老者長。而少壯者殀。何也。送汝入地。吾亦居此世無日。父子死別。茫然作長。言使汝兄。燒香酹酒。以爲永訣。精誠相感。歆此馨香。

祭李童子文枏溪李君之獨子也。[编辑]

嗚呼。童子秀而雅好讀書。有文行。聞善則喜之。聞不善則恥之。此天性然也。老人心愛之。不幸早夭而短折。信乎蒼蒼者無信。漠漠者無神。童子病中心自語。死生脩短。命也。死者茫然。而父母慈子之悲無窮。時此童子恐傷父母心。不言而長逝者悲哀。行路隕淚。嗚呼。與化同歸。知識雖去。焄蒿悽愴。相感通者不昧。酹酒悲號。永訣永訣。

祭蔥山先生修墓文[编辑]

嗚呼先生。學參造化。識貫天人。萬古之文。百代之名。修墓肅虔。幽宮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