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記言別集/卷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二 記言別集
卷之十三
作者:許穆
1772年
卷十四

哀詞[编辑]

李生哀詞[编辑]

有生者何。無祿者何。叩冥冥增掩抑。嗟而志尙可哀。短折而不長。死非其年。掩非其鄕。歸化者已。而零丁者悲。有母老而臨年。有嫠婦孤兒。

藤庵叟哀詞幷序[编辑]

嗚呼。大賢已遠門人弟子。諸老德皆亡。唯藤庵叟年八十餘。康強在世。穆嘗過賢鄕。得侍杖屨。叟忻然悅之。具言古事。授以圖書。穆心竊歎。君子之邦。遺書餘敎尙在。而不因長者。何以得此因追感。前古如承函丈。親受口指。常恨隔遠。戀德無窮。吾徒不幸。遽失長老。衰老迷途。無所考德而問疑。嗚呼已矣。先輩盡矣。作哀詞以寓永訣。其詞曰。

確而和。善守而不移。見其行。不磷不淄。擧世溷濁埋沒者。命歟。吾非斯人之爲哭而誰哭諸。

挽林副率宗儒[编辑]

嗚呼。君爲兒時。善笑語。璨然可愛。及成長。有室且有男。吾見承宣公迎賀如一日。君從仕來京師。吾私戲曰。吾且老矣。前日兒且爲官乎。嗚呼。吾老不死。觀居此世。而日覺愴懷良多。吾少時。從先人於咸陽。送徐夫人喪。後八年。哭觀察公於城南。又數十年。承宣判吏曹二公俱逝。今君又無病而遽亡。其間四十三年。哭四世五喪。吾不知人情。欲久視者何心。君生質不薄。謂可期長久矣。嗚呼。十年悲哀。終使人殀折。其命天耶。細想平生。不知天道何也。以吾期喪未除。不成哀歌。拭淚長言。與爲永訣。

挽朴承旨德一[编辑]

吾與君少學於蔥山。後君仕而爲朝右人。吾窮而讀書五十年。雖出處不同跡。而君與吾無變。吾嘗逃難南奔海上。詠無聊悶旱詩寄君。其詩鬼怪可愕。君以爲文章徒勤而無益。吾復書擧虞夏殷周之文以釋之。書凡累千言。後吾入京。君作顏子纂言。吾敍其書。及君辭中書出守䢘城。吾序以識別。吾平生讀古文。自疏絶於世。以文字相與者絶少。爲君作詩書序四篇。凡萬餘言。吾文幸不泯傳於後。吾與君交驩。可告於後人無疑也。嗟乎。今君已亡矣。自此與吾相發者無幾。而白首南山。對酌高談。戲劇無人。嗟乎。長逝者無知。吾獨倀倀然長自悼也。嗟乎德一。永訣永訣。有大功未葬。長言永訣。以代哀詞。

鄭生東奭哀詞幷序[编辑]

上古之世。人生則壽考。後世。壽考者少而常多殀。何也。其殀者吾不以爲命也。惜乎。生。故人之子。生之視我。我之視生。若骨肉而無間也。生篤厚而好古。又有兄弟四人。皆秀而雅。相得事親之懽心。知者皆以爲善行。前月。聞生病臥城中。吾在漣西。寄書相問。得向喜之報數日。聞其死。天乎天乎。善行者無祿耶。徒拊心長號。悲乎長逝者已矣。生之兄弟哭相持。將無辭而白其大人者。此尤亦不忍聞而悲也。聞其葬。作哀詞以哀之。其詞曰。

哆口而頎秀而少者幻耶。笑語可憐。齒璨璨者夢耶。昧昧者無知。徒令有知者。怛兮恫兮。

綾原大君哀詞幷序○代弟作[编辑]

舒處門下三十年。親見公子。仁愛好施。自親戚之近。以至姻婭故交。皆曰公子能仁。我及公子捐館舍。庫無餘財。廩無餘粟。自卿士大夫。以至工商百隷。莫不曰賢公子亡矣。或涕泣相弔。此何也。嗟乎。公子之義。未必遍施於匹夫匹婦。而其信之者。如此可知。舒居姻親之末。偏受親愛之義。感恩無窮。徒知淺鮮無以報公子。此生已矣。臨當大葬。託哀詞以抒微忱。其詞曰。

苦心礪行。貞而不移。衆之唏也。謙約篤行。富而能貧。衆之夥也。德厚義明。天嗇壽考。衆之咤也。

沈司諫大孚哀詞幷序[编辑]

嗟乎。吾信叔公平生。讀古書嗜古人之道。及仕而登顯列。其事君也。皆古人之道。一朝以言事見斥。羈愁窮辱。不慍不辱以沒其世。人皆曰。公以直道顯。以直道窮。莫不悲其道而憐其命。吾以爲通塞天也。大丈夫心事落落當如此。獨所悲者。世道凄涼。良善日盡。以吾倀倀迷途。徒致怨於冥冥。而泣涕無窮。爲之作哀詞以傷之。其詞曰。

行吟澤畔。哀湘纍些。謂閭娵醜。嫫母媚些。芝蘭萎折。芳不滅些。百代之名。永輝光些。魂魄悽愴。悲故鄕些。

挽鄭文翁[编辑]

嗚呼。善惡性耶。窮達命耶。脩短定耶。自古良善多窮。窮者多不長。天道洄泬。難信者理也。今君之亡。尤致憾於蒼蒼。而悲恨無窮。以君淸明之氣。篤厚之行。不怠之學。所立者正。所履者順。庶幾古人之大方。不幸窮夭而不長。此命耶定耶。以吾衰死無友。自君之亡。此路茫然。心事益孤。良自悲也。六月到城中。見君神氣凋悴。不如平昔之神旺氣和。吾心竊憂之。然豈料君奄忽而逝也。及吾還返鄕廬。君寄書眷眷云。此後重逢。遲速不可期。別思凄涼。到今追思。此永訣耶。此君自知不幸。而其言及此耶。將死之心。忽然先感。不自知而其言如此耶。求見先碣文追改數語及高陽山水記。旣付與歸便。謂已得達於君所。追聞不及君所。君已長逝。尤可悲也。浪州古文之託。何可忘也。吾與柳君。雖不相見。以君之故。相知則熟矣。今聞柳君已決北歸。當待相見。說君之言。傳君之託。相對泣相悲也。雖不果來。當傳寄柳君。毋相負也。嗚呼。叩心長號。君不應。重言掩抑。君不顧。嗚呼。君有知耶。無知耶。以吾期喪在身。永訣長言。以代哀詞。

哭閔寅甫葬應協[编辑]

嗚呼。雖死生殊途。精靈不昧。焄蒿悽愴之感。其有知耶。其無知耶。廉介之操。雅潔之志。篤厚之行。足以礪世而警俗者。今不復見於世矣。穆老死已迫。相知凋盡。今君又潔身厭世而長逝。後死者觀居此世。爲何如也。死別無涯。白首相感。又茫然矣。嗚呼。永訣永訣。

鄭高靈昌詩哀詞幷序[编辑]

前十二月。龍洲傳君之訃。吾就龍洲相弔。爲之悲慟不已。君好人之善。如恐不及。恥人之惡。如將浼己已矣。斯人者豈易得也。君嘗托我以論撰之業。君奄忽而死。有手墨宛然。使我不忍見也。六月吾過嶺中。哭君於龍山。時闔家癘疫。不得營葬。及冬將葬君。月日來告。悲夫幽明永隔。良友此生。不再得親切之規。夫斯人之爲痛。豈特爲長逝者而已。君有二弟。皆已早殀。君又無祿至此。天乎天乎。其於善入之世。不報德而返殃。何也。徒使爲善者怠。而爲惡者肆。寄作送終之詞。以爲永訣云。其詞曰。

耿耿其衷。沒而不昧。噫。天實爲之。又何慨也。噫。

代從兄雪翁作[编辑]

某孤幼不學。無所知識。幸蒙提誨。初知讀書之方。人事之則。以至成長。多所薰陶。于今五十年間。或旅遊東西。或從宦遠途。得侍承懽。能詎幾時。年來寄客嶺外。消息愈遠。然懷恩慕德。曷嘗一念弛于心也。天之厚德之報。雖不得高位顯食。宜受大耋之享。每恃康寧。期以無疆。某以弟子之最少。及今衰白在世。而儔輩凋亡幾盡。思欲更侍德儀。得承警咳。道里隔遠。常恨人事難諧。前年偶因一書候問。遽承凶訃。西向慟哭。拊心悲傷。某自流落來。繼有哭泣之悲。衰病仍加。不能千里奔哭。孤恩負德。至此又大。反顧平生。良愧幽明。今適有恩山之役。扶病遠赴。路出圻關。謹具薄奠。來哭宿草。精靈昭感。歆此一酹。

哭李君[编辑]

嗚呼。君仁厚之性。孝弟之行。自吾居此鄕。至今四十年。與君交契之深。且四十年。吾心敬之如一日。每與君相對。慕善不已。嗚呼。君窮不達。湮沒而不見。吾聞善人必受其報。不知天道誣耶。伯氏年老。遽亡賢弟。與之垂涕相憐。吾前年。亦喪偕老之弟。兄弟俱在。不知偕老之樂。及死生之分。更追前日之樂。茫然思之已亡。望之無及。凄涼孤獨之悲。長逝者無知。有知者無涯。又有嫠婦稚兒。拊持悲號。行路且泣。吾弟寂寞。亦無嫠婦稚兒。君賢而窮沒可哀。視吾弟則猶有後繼者。亦天道之報可冀已。僕身有期衰未葬。不成哀詞。作永訣語。拭淚書之。庚戌四月廿八日。

李平昌象鼎哀詞[编辑]

白沙李相國稱先相國之賢曰。讓能似子皮。專對似叔向。樂善似留正。無黨似司馬。其心大臨事不動。能立名於後世。老人嘗讀先相國訓子孫書。首言爲學大方。亦不越乎禮樂之本。信乎君子之訓。有其德者。有其言也。君相國之親孫。忠厚愿愨。亦可以見其外而知其內。聽其言而信其行。賢相國之世。信有人如此。賢相國之訓。能謹守。不失墜亦如此。惜乎。良善無祿。遊宦棲棲。沒於客途。天之於厚德之世。施報之理大謬。此物與理。洄泬乖反。不可知者也。然變易有常。天道可必。君以厚德之世。又賢不食報。諸郞多秀。天之將大其積而厚其報耶。嗚呼慟矣。

林生哀挽[编辑]

君我外祖水部公之曾孫。而於我爲堂叔姪親愛。少於我十七年。好氣槩。少事擧子業。去之。樂觀書。遊名山澤以至老。頃年西遊數千里。至古朝鮮箕子之墟。觀殷人助法畎。遂登臨泰白。入海九百八十里。問耽羅三乙那鴻荒古跡。上頭無嶽。遊白鹿泓。望南極老人星次。又千里訪我。具言博觀廣遊。遐哉此遊。可謂曠世無儔。欣然樂之。別去今三年矣。前夜感咢夢。心忽忽不樂。朝則君死而訃至。氣類相感。死生無間。先知固然耶。慟哭何言。死者卽遠。聞葬君有日。老耄無人事。又遠莫之及。殮不憑屍。葬不臨壙。幽明永阻。君事我如古人。我亦視君如古人。今而已而。寄哀詞以敍悲。其詞曰。

不數數於名。不役役於利。古人之風。古人之氣。一朝遺世而長逝。化者不可追。已而已而。空言永訣。呑聲而噫嘻。辛酉秋八月旣望。眉叟。書。

貞夫人李氏挽歌[编辑]

夫人。我宣祖元功延原李相國之子左侍郞上黨韓公之夫人。稱賢婦人之德。八十五年。以穆老而猶聞舊家懿範。托以挽歌。不敢辭。作四言詩。以道靈輀。其辭曰。

世德之懿。維淑維惠。世德之敎。維克維肖。天道之報。維慶維耄。火黻三列。維荒維帷。貝齊三采。維魚維池。成禮之葬。備物之數。行路之唏。孝子之慕。

李秀才軒紀哀辭[编辑]

嗚呼。有生者有死。然其或脩或短者。何也。其有常者命耶。其不常者命耶。已乎已乎。丰容之丰也者。夢耶。恂質之恂也者。幻耶。徒使父母之慈。一朝變爲。至死之悲。丁酉孟夏下浣。連姻老人眉叟。書以永訣。

李生遠紀哀辭[编辑]

五福莫善於壽。六極莫憯於殀。方長之折。仁者惜之。而況良士之軌軌。礪志修行。早殀而不發者乎。天道之使爲惡者長。爲善者短折。此理洄泬乖反而不可知者。抑何也。嗟乎。已死者茫然。吾誠不忍其衰白之叟。寡獨之妻。憔瘁而悲號。丁未孟夏閏月下浣。孔巖眉叟。慟哭。

吳判書挺一哀詞[编辑]

子奢之美。刀父之訾。蕭艾之服。蘭茝之恥。變白諑謠。履正連蹇。陷滯坎壈。夫孰衍矣。夫孰般矣。慈惠好樂。善之聚也。夙夜恭事。善之施也。不爭不疵。善之歸也。已而已而。良善日殂。俗敗世衰。阨而巇慼。嗟欷歔。涕沱如。上之十一年孟冬旣望庚子。孔巖許穆哭挽。穆衰老無人事。不能臨哭窀穸之歸。辜負相慕之義。痛恨終此生已矣。作哀詞二十句八十二字。

許參判哀詞[编辑]

嗚呼。愷悌慈詳。其可得乎。博文好禮。其可得乎。恭己與人。其可得乎。宗族仰其仁。賓客慕其義。莫不曰善人。善人者此其可能乎。嗚呼。孝子之事親。君子著焉。公貴人壽考之門。榮養致孝。可謂善人之慶。何爲人事遽變。纍然重憂。毀至滅性。嗚呼。此吾相愛者之恨也。穆反自悲。頃年衰老。遭逢愍凶。頑不死滅。今公之亡。增使我忸怩而疚心。嗚呼。世道茫茫。良善日亡。今見子孫之多。知有厚報於其世。而以死生之感。還顧平生。忽忽如夢如幻。眷眷相慕之義已矣。嘗對書移日。博論古今。已成陳迹。徒令後死者悲。期喪在身。今當永隔長言。嗚咽以代哀詞。嗚呼。此爲永訣。此爲永訣。

李生道長哀詞幷序[编辑]

天之與人。或壽或殀。或厚或薄。人命不同。而未必賢者壽厚。而不肖者窮殀。此天道乖反。理不可必也。嗚呼。李生其事親孝而處兄弟友。與朋友交而信。平生不以非義羨人之通。苟以其道。亦慕人之窮。好善如嗜欲。不幸殀折亡無後。天道信耶。吾嘆惜之。哀愴之。痛哭之。繼之以長言之。嗚呼。哭子之父。寡獨之妻。其生有涯。而其悲無涯。嗚呼。此可謂善人之常耶。言之至此。痛愈結而悲愈長。爲之作哀詞。以敍永訣。其詞曰。

不肖之長。衆人之謗也。善人之促。君子之惜也。壽不足多。殀不足嗟也。嗚呼。其命之巇。其譽之悲也。

韓君五弼挽章[编辑]

君確而和。秀而可愛。吾初見君。心竊奇之。以爲韓氏當復立。不幸早殀。嗟乎人之所望則天則必窮其命。人之所愛則天則必夭其身。天之所好惡與人大戾。何也。吾爲深痛惜之。詰之蒼蒼而與之永訣之。吁嗟乎。歸化者之冥漠兮。徒令有知者。怛兮惻兮。

哭李兔山[编辑]

老人久爲人世客。幾八十年。親知皆盡。孤獨無懽。如寄如浮。從知朝夕歸矣。不圖君又奄忽長逝。祿仕棲棲。其命愈窮。人之禍福榮辱窮達。固命物者之洄泬難諶者也。廉介不苟。好善出於性。又失此人。笑語相逢。忻然同好惡者茫然。人生有涯。歸化者無涯。一理相感。死生無間。今其葬矣。身有門內之慼。不成哀歌。永嘆長言。以爲永訣。昭陽赤奮若參伏。

淑人李氏輓詞韓德亮母[编辑]

敦且克敬。賢夫人之行也。有子克肖。賢夫人之敎也。恬安壽考。賢夫人之報也。

金判書南重哀詞幷序[编辑]

我東都公子孫再從之列。惟公與我二人在世。而皆至白首。以我衰頹癃病。一息未死。而公康寧壽考。久爲親戚賓客之所同慶。而天之何使公先棄親愛。而我以濱死久於世何也。歸化有時。日月差有先後。自此餘日不長。一氣同化。其有知耶。其無知耶。死別茫茫。長逝者昧昧。嗚呼痛矣。同流合汚。與世卷舒。人或莫之知也。當是非邪正之途。不改不易。或諷諭而警人者。亦足以起余。此古人之介。求之此世如此。人者又幾何。今不復見於世矣。嗚呼慟矣。長言之不足。繼以哀詞。其詞曰。

人生忽忽兮。朝露忙。脩夜冥冥兮。不復暘。哭盡呑聲兮。奈悲何。名與事凄涼兮。一夢多。

許上舍哀詞幷序[编辑]

吾宗許春正上舍。少吾二十年。吾愛其秀而藝。深相得。頃年寄寓湖右。客死而歸。吾悲其無祿而死。作哀詞以傷之。其詞曰。

已而已而。昭昭者已而。耿耿者已而。合散者性耶。洄泬者命耶。壽厚者誰也。窮殀者誰也。已而已而。天之蒼蒼漠漠而無知。

寒岡鄭先生挽詞[编辑]

嗟星岳之降祥。乃賢哲之誕生。含元精之昧。應羌純懿而淑靈。諒金精而玉潤。是德宇之天成。夙好學而厲志。究聖賢之蘊奧。克精思而沈潛。玆實學而實蹈。明誠進而敬義。日乾乾而自強。旣眞積而力久。宜仁熟而義精。窮神化而自得。致廣大於精微。接退陶之正脈。亦有見而知之。繼先脩之遺跡。聊輯述而發揮。實追配於古人。前與後其一致。嗟從政其詎幾。曾不可以小試。世與我而相違。終未展夫素志。樂天命而安義。雖道否而心亨。何皇天之不憖。伊哲人之云亡。念微言之圮絶。固此懷之惸惸。陶山鬱其幽幽。汾水淡其無波。想英靈其有托。從先哲而靡他。哀小子之無類。憫昏惑而昧方。幸承恩於下風。慕盛德之輝光。痛儀形之永隔。悲此路之茫茫。情鬱鬱其何極。聊陳辭而永傷。

趙校理哀詞威鳳[编辑]

嗟呼。君篤厚之性。修潔之行。博雅之學。居家孝悌。通於神明。立朝嘉言。著於簡冊。與人必忠信。義孚於交際。操履平正。論議方嚴。不喜苟同而苟悅。先相公文學直道爲一世表。傳百代而不沒。相公歿而崇碑壙銘。其文章之作古雅。百代之文。編次敍述。不謀於當世之名。能文章者而以先相公之私。專屬於老人。此義何可負也。不幸裒聚未卒。而君奄忽長逝。天道乖舛。以君之賢官。不過郞署。年不及耆艾。不能無私致憾於蒼蒼者矣。嗟乎。天耶命耶。抑氣數之變。有不常者然耶。於其葬也。垂涕書之。以敍悲嗟乎。永訣永訣。其哀詞曰。

貴大不如壽極。壽不如名廣譽。勝文綉何如。朝死夕無名。吁嗟乎。莫言之子少平生。

李典籤守約哀詞幷序[编辑]

嗚呼。吾二人始爲姻親兄弟之年。鬚髮未生。今已三百六十一甲子。皆入八十。不料兄先棄親愛。我亦從此逝矣。特先後異耳。俱衰老無人事。常以不相見爲恨。今而已矣。淳朴無華。古貌古氣。今不復見。我獨後死。心事益孤。感念存亡。亦復何心。吾聞益寧君八十餘。秀泉君八十七。靑杞君八十二。咸川君八十三。先相國八十八。我完善君八十。頃年兄以老。已倉守今不及八十不一年。高年好德。壽考之門。七世二百八十年。上古有此事耶。未知太史氏書其事。具載名臣之世。壽考古事如此否。嗚呼爲已化者。長號良爲永訣。作哀詞。其詞曰。

親愛在心。古貌在目。愨言在耳。一日奄忽而不見。相見而喜。不相見而悲。已而已而。昭明薰蒿悽愴之感已而。

金大司成哀詞蓍國[编辑]

僕幼少時。公擧進士。已有名。及穆知讀書學古文爲事。公已顯爲朝之右人。後逢世故。淪落數十年。公以宿德老成。敎國子於太學。穆新從嶺南歸。拜公於東村舊第。時暮之春。花深小園。門巷無車馬。公恬靜吟哦自娛。問僕辛苦遠客。款敍平生。因出示故著文章。因論難文學。上下古今。公亦許之。不以爲疏。穆亦得盡其愚。退自喜以爲公能知我。前年入京。公患風痺。不能應接爲禮。後復至則歿。而殯於客位。穆爲之哭弔哀盡。嗚呼。簡潔不汚。樂以文學。自老貴而能貧。於今之世。不可再得。恨衰病其葬也。不得執紼以報。嗚呼。良負平生。作哀辭以見意。其詞曰。

薤之露兮。朝日晞。長歸蒿里兮。悽而悲。恬兮潔兮。沒而思。

公子珍原君哀詞[编辑]

吾嘗受知於長公子最深。今吾衰老在世。而以公子之賢。以嘗所以事長公子遇我。我賢其義。信公子如信長公子之雅也。公子好言論。能好善而忘勢。好飮酒自娛。惜乎。公子飮酒不節。卒以此不壽。前吾入京。公子訪我於所館。見其容貌瘦消。精力不如舊。吾竊憂之。今聞公子亡。嗟乎。多病者或全。飮酒者必亡。吾悼恨之以其死不以爲命也。於其葬也。作哀詞慟惜之。又以爲飮酒之戒。詞曰。

醉謔何尤。不醉者之憂。長逝者何知。有知者之悲。噫嘻死而不復見。吾誰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