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斋全书/卷百三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百二 弘斋全书
卷百三
作者:李算
卷百四

经史讲义四十○易[编辑]

已日之已。或曰当读作戊己之己。十日至庚。而庚更革也。自庚至己。十日浃矣。己日者浃日也。汤之伐桀。犹曰舍我穑事。而割正夏。故革即日不孚。浃日乃革。朱子亦尝以是说问答。而不取于本义何欤。

行恁对。已者盖革之谓也。故昔林艾轩因革卦明治历之法。若以戊己之己释之。则恐有难通之嫌。以浃日为主而言矣。自甲而数至十日即癸。何不曰癸日而必曰己日。自乙而数至十日即甲。何不曰甲日而必曰己日乎。如是推步。天干十日。皆可称某日。而若取庚义云尔则巽之先庚后庚。朱子亦以辛癸释之。恐不可以一时问答。有所起疑也。

革言三就之说。当从传义。而先儒以武王克商反商政为一就。释囚封墓为二就。散财发粟为三就。又曰三者。犹先甲三日之三。就谓诰之使知也。武王三就之说。未知其然。而先甲三日之言。不为无义欤。

翼晋对。易中言三者多在离体上。如同人之三曰三岁不兴。明夷之初曰三日不食。未济之四曰三年有赏。既济之三曰三年克之。盖离居三。三者离之象也。此卦内离而三居离之上。故有三就之象。此言爻中之象也。传言审察当革之言。至于三而皆合者。又言象中之义也。易中取义。本不可典要看。而若以为武王反商政释囚散财时事。则此一爻本为武王作。而在他人则不足以当之乎。又若以三就之三。拟之于先甲三日之三。则犹或仿佛。而就之谓诰之使知者。求诸文义。未见其信然。顾何必舍传义平易之训。而别求务新之论耶。以上革

我仇有疾。王弼以六五为九二仇。伊川以初六为九二仇。郑虞以九四为九二仇。其说之若是不同何也。初六为仇之义。固已详悉于程传。而六五九四之说。可以竭论欤。我据四之应。而四承我之应。则我之所仇。宜在于四。而子夏传亦曰四以近权。恶我专任。以此参看。则以四为仇。最为较著欤。

翼晋对。九二以阳刚居中。上应六五之君。当鼎之时。为鼎之腹。而能胜其任者也。甲者所谓恐其加益而反溢者。是乃浅之看九二也。且凡易中取象。阳实阴虚。九二之阳。固当上实于六五之阴。六五之阴。安能下实于九二之阳。至有满溢之虑耶。以五为仇之说。恐不必多辨。乙者所谓我乘彼应。故彼以我为仇。彼承我应。故我以彼为仇者。虽似近理。而第以有疾二字观之。象中言疾。多指阴爻。如豫之贞疾丰之疑疾损之损疾。盖言其阴柔之疾也。以此推之。仇之为初六。可知已矣。且所谓四以近君。忌我专任者。亦似近之。而四方志应于初。至有覆𫗧之凶。奚暇仇二之为哉。阴阳家所谓贪合忘克是也。仇四之说。亦不在多辨。都不如笃信传义之训矣。

九四之折足。实由于初六之颠趾。则用非其人之咎。固难逭于形渥之凶。而彼匪才而私应。由我而覆𫗧者。独可无咎而已乎。是故先儒有言曰初为鼎趾颠而上焉不承乎四。四故折足。盖所以深恶之。而不独九四之是咎也。然以传义考之则却似不然何欤。

晴对。折足之义。先儒论说多矣。蔡节斋胡云峯则皆以为四与初为应。而初之颠趾。即四之折足也。李西溪则以为上下体。分为二鼎。下体之鼎。有足而无耳。上体之鼎。有耳而无足。故四为折足之象。来知德则以为四变。中爻为震。足之象。中爻变为兑。折之象。故曰折足。盖蔡胡之说则以义言者而合于传义之旨。李来之论则以象言者而亦有可取之义。此先儒所谓以象以义。无处不通者也。今若以初之颠趾而不承乎四。为折足之象。则其义亦通。然而时位之不同。则虽为正应。而其象各殊者。他卦亦多矣。夫四居大臣之位。不中不正。而下应初六之阴柔。则任用亦非其人。宜有形渥之凶。而初六则虽与四为应。居鼎之下。既未有实。而又有出否之利。则无咎也固矣。此之谓时位之不同也。是以居上而任重者。用非其人。则覆败之祸。必在于其身。故易之示戒。专在于九四。而传义之所释。又如是深切。然则诸儒之论说。虽或有可取。而俱不若传义之最为明正矣。以上鼎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程传则通言处震之道。本义则主长子而言。未知孰是欤。大抵震卦之义。长子为重。故正体于上。出则监军。守则监国。威足以震惊百里也。德可以奉承宗庙也。然则不丧匕鬯。盖亦言其守而不失之意耳。岂必如程传所云欤。

崑秀对。震有长子之象。而匕鬯二字属长子。故本义则全以长子释之。程传则卦才无取。故统言处震之道。注疏则又以监军监国等语。明其不丧之义。然则本义与注疏说同。而程传之旨则判然不侔矣。二说同异。臣未适从。而但以下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之句观之。则震卦之当属长子尤明的。本义说似尤备矣。

先儒释六二之辞曰本爻震之身也。得位无应而以乘刚为危。此托文王羑里之拘而言也。贝宝贝也。产乎东方。行乎大涂。此喩闳夭之徒赂纣之事也。故曰亿丧贝。贝水物而方升于九陵。今虽丧之。犹外府也。故曰勿逐七日得。七日者。七年之日。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是也。语虽伤巧。义或无害欤。然本爻七日之占。政与既济之六二相同。盖以少阳之数推之也。此若释之以七年之日。则既济之七日。果当何以释之否耶。

馥对。大凡卦义多有以一人之事当之者。朱子犹病其只说得一事。而今此先儒所释六二之说。都无伦理。夫以六二之遭难。谓之文王羑里之厄可以当之云则犹或可也。然而二以乘刚为危则纣君也。其将以在下之初九为纣乎。臣请逐一而辨之。其言曰丧贝。赂纣之事也。此则有大不然者。夫文王之厄于羑里。虽是无妄之疾。而文王之心。不见纣不是处。方且引咎思愆之不暇矣。宝贝赂纣之事。史称闳夭,散宜生为之。而文王岂知闳夭之赂纣哉。若赂纣而求免于羑里则非文王也。圣人作易。何必举赂纣之事。而示人以处震之道哉。必无是理也。其言曰今虽丧之。犹外府也。故勿逐七日得。此则又有大不然者。夫以为贝是水物。而今升于九陵者。已是穿凿之甚。而外府二字。是后世专尚诈力者之说也。圣门五尺之童。犹将羞称之。岂于文王分上。著得外府二字乎。假令不指文王而言。犹为悖伦伤教之甚者也。其言又曰七日者七年之日。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是也。此真小儿之见也。受命七年云者。是指周公留洛而言。则为此说者。其将谓文王之七年乎。武王之七年乎。抑谓周公留洛之七年。尽有闳夭所赂之宝贝乎。且传有三之日四之日之文。而未闻以七年之日。为七日者。此则其不识字之过也。且于既济之六二。亦有七日得之文。此而谓之七年之日。则既济之七日。亦将以七年之日释之乎。圣教允当。臣无容更辨。以上震

震动而艮止。二卦之动静也。艮其背行其庭。艮中之动静也。动有动之止。静有静之止。此又动静之中。各有动静也。然其所谓静者。非沦于空寂也。其所谓止者。非果于索怪也。要亦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而已。玆岂非吾道异端之所由分也欤。且艮其背行其庭。似当作对头说去。而朱夫子却云便不是了者何也。

世纶对。止字之义大矣。静中自是止也。动中亦是止也。而其所止于动止于静者。亦岂外于性命本然之体。彝伦日用之间哉。此吾道之所以静而止其所。动而止其所。而以至有中和位育之功者也。彼释教宗旨。涔涔乎空寂之地。骎骎乎幻灭之域。面壁观心。静而止者甚处。瞥然顿悟。动而止者何事。其物我都忘。私欲净尽者。有似乎不获其身。不见其人之意。而其所以当止当行者不一。靠著于父子君臣夫妇之道。则过此以往。无足与论。是非朱紫。于是判矣。人所以不安于其止。不知其所止者。以蔽于欲也牵于私也。艮其背一句。是专言祛私欲之道。私欲既祛。自可以忘我忘物。而不获身不见人矣。然则艮其背以下三句。乃艮其背之效也。行其庭三字。不过是轻轻说去者也。若以艮其背行其庭。作对待看。则恐有失于功效轻重之分矣。朱子之见。岂无以耶。

刘公度问老子所谓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与易传同否。朱子答以老子之意。是要得使人不见。故温公解此一段。认得老子本意。虚其心。是要得人无思无欲。实其腹。是要得人充饱。弱其志。是要得人不争。强其骨。是要得人作劳。后人解得过高了。于此数句。便见得老子自私之意。与圣人不同处。然亦不可谓做天下。不得如是。究竟当作如何治象。

翼晋对。此不见二字。果与老氏说相近。然其不见则同。而所以不见者不同。彼要不接乎物而使不乱于吾心。此以有守于内而不为外物所动。此所谓非礼勿视。止于所止者。可见至公无我之象。而彼所谓谷神玄牝龙蛇其道者。无非自私自利之意也。是故得其道之最精者。虽自许以清静𥳑约。而其所以为天下者。不过曰刑名法律。下此一等则商君之丈木。晋代之清谈。所谓究竟如斯而已。有何治象之可言乎。以上艮

初六之小子。是幼少之小人耶。抑宵小之小人耶。程传之释以小人幼子云者。似指幼少之小。而或说则曰困于小子。穷于谤言。此以小子而为小人。以有言而为谤言也。盖初之为爻。位乎穷下。又无其应。若履于干危而不安。且君子之进。小人所忌。则或者之说。不为无义。未知如何。

崑秀对。小子之小。程传及本义。皆以幼少之小释之。注疏则以宵小之小释之。以一卦言则艮为少子之象。而渐承艮卦。卦辞曰女归吉。是言有夫妇然后有子女也。且六爻取象。多取于鸿。亦喩鸿之长在前而幼在后也。以是推之则小子之为幼少无疑。而或说云云。亦可备两存矣。

艮之象则取诸身。渐之象则取诸鸿。无乃艮象则不在物。而渐象则不在人也欤。先儒言一卦一爻之内。天地万物。无不具焉。或取之人。或取之物。独能举其一而明之耳。其果然欤。且如震为龙而干称龙。干为马而坤称马。坤为牛而离称牛。皆非说卦之象。则世之拘牵于说卦。不能推明于八卦之外者。皆可谓不足言易也欤。

馥对。艮为止体而行止之象。莫近乎人。故以人身取象。渐有进义。而有序而进。莫如乎鸿。故以鸿渐取象。若曰人止而物不能止。鸿渐而人不能渐。则岂理也乎。臣请以艮之一卦明之。夫万事万物。莫不有止。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则此非鸟之止乎。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则此非龙蛇之止乎。天止于覆。地止于载。山止于厚重。木止于晦根。四时各止于一时。以至盘盂镜几之属。莫不有止之道焉。以一卦之象而论易则非易也。以一爻之义而论易则非易也。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论易。亦非易也。先儒所云一卦一爻之内。天地万物。莫不具焉者。其亦有见乎此矣。至如震为龙而干之变化。亦有龙之象焉。干为马而坤之健行。亦有马之象焉。坤为牛而离二之中顺。亦有牛之象焉。此所以易不可局于一方也。夫说卦之说象。只据大义而言。而若其触类而长之则又有说不尽者。此所谓书不尽言。图不尽意者也。但据说卦之象。而不知卦外之义者。皆不足言易。诚如圣教。以上渐

归妹之六五。与泰卦之六五。其象略同。而彼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此曰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不无贬损之义何也。无乃泰之六五。与九二正应。而中无间之者。故重在乎帝乙之妹而纯吉无害。归妹则二五之间。六三间之。而重在乎归妹之娣。故不能无贬也欤。且以渐卦参看则女归之吉。即阴阳交泰之象。而归妹者渐之反也。故曰归妹征凶。盖主乎阴阳进退而言也。此解亦可备一说否。

馥对。泰之六五。只取下顺三阳之义。故言帝乙归妹。盖以此而譬彼也。归妹为女归之卦。故六五言帝乙归妹。此则直说六五之为帝乙归妹也。且所谓不如其娣之袂良云者。只言六五之不为容饰。而非有贬损之义。则恐不必以无间有间论也。至于渐之为卦。皆男上而女下。归妹之为卦。皆阴上而阳下。吉凶之不同。盖亦以阴阳之进退。而先儒之说。岂无所见而然乎。

彖传言归妹人之终始。而京房易又寘此卦于六十四卦之终何也。京房传载汤归妹之辞曰。无以天子之尊而乘诸侯。外书有姮娥奔月之占曰翩翩归妹。要是好事者假托于帝乙月望之辞而有是说也。然先儒或因京说而载之经传何欤。

世纶对。归妹之为卦。女从乎男。阴随其阳。夫妇之道成。而乃有生息之理。前者有终。后者有始。则乃所以为人之终始也。京房之置之于六十四卦之终者。盖取其生生不穷之义也。盖天地间。无穷者大易之理也。长存者夫妇之道也。以长男少女之卦。置于大易之终者。其意亦深矣。然其载汤归妹之辞。以天地之义。阴阳之说。谆谆反复乎降其尊贵。从以礼义之道。其言固善矣。而先儒犹斥之以好事者假托。而不信帝乙之为成汤。则况姮娥奔月之占。太涉不经之说。而其所以载之。适足为记异之具耳。有何足取信耶。以上归妹

卦辞曰宜日中。彖传释之曰宜照天下也。又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故解之者有二说。一以为方中盛明之义。一以为不宜过中之义。何说为得欤。虽旬无咎之旬。传义皆训以均字之义。而或以为旬朔之旬。亦何欤。来知德之说曰文王象丰。以一日象之。周公象丰。以十日象之。或人之说曰见斗见沬云者。不过取柔暗昏暗之意。而或譬之日食之象。食限少则大星见。食限甚则小星亦见。其所谓一日十日限少限甚之义。可得闻欤。

种仁对。宜日中之说。由程传则不能包本义之说。由本义则兼包程传之义何者。盖程传则以日中只释丰之义。谓其王道大明。如日中天。光辉四达。无所不照。而此则不过形容极丰之象也。本义则以日中释处丰之道。谓其丰大之极。如日方盛。盛必有衰。不宜过盛。而此则论极丰之象。仍及所以保丰之方者也。以臣愚见则本义恐尤完备矣。若所云虽旬无咎之旬。旬与均。字或相近。且初四皆阳。互相均敌。则以旬为均。于义为长。故传义断以为均字也。然而以一卦中日中之说观之。则旬日之说。亦合类例。况于经旨思索不通则或可谓字误。而今夫十日者。数之盈也。以是喩丰。固未为不可。然则读易者虽以传义为主。而此说亦不可废也。至若一日十日之说。夫日中云者。一日之中。此乃文王卦辞。则谓文王一日象丰者。盖有据矣。虽旬云者。以一月言之。则初之处方盛之时者。若一月之一旬。此乃周公爻辞。则谓周公十日象丰者。亦或然也。且夫大星小星之论。臣于星历家。殆同扣槃而揣日。虽不敢强辨。而尝闻日者阳之精。星者阴之属。星之于昼。本非无光。而特为太阳所揜。故不能为光。及其日有食之。则阳微阴盛。而始有光辉。彼食而少则大星见。此小而见则食限甚。此乃必然之理也。惟其本爻之曰斗曰沬。虽未知必取于斯。而乍暗甚昏之义则亦足旁照于是说矣。

丰之一卦。善用之则为持盈履满之戒。不善用之则为丰亨豫大之论。邵子所以飮酒不至酩酊。看花不取离披。岂亦有见于此等处耶。朱子答或人之问。以天地盈虚。为造化之迹。鬼神为功用之迹。鬼神者屈伸之谓也。屈伸便是盈虚之意。功用亦是造化之迹。则何可以分言之乎。

行恁对。旨哉。丰之一卦之彖辞也。景星庆云。大舜之丰。而君臣之儆戒斯勤。洛龟越雉。成周之丰。而师保之䂓勉甚挚。以至大风一阕。汉帝思苞桑之图。贞观十年。唐主存舟水之喩。安不忘危则谦虚履满之惧也。乐而无忧则丰亨豫大之归也。此邵子所以怕处其盛之意。而朱子所谓这便是康节酩酊离披时候。大抵邵子之飮太和而不至于一面之潮晕。驱小车而不至于千紫之霞浓者。槩有得于十二窝中观物之义也。若夫天地鬼神之比者。天地则举全体而言。鬼神则指功用而言。故朱子曰天地是举大体。鬼神举其中运动变化。如雨露草木之类皆是。经旨到此跃如。以上丰

说者曰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延缘而过之而已。又曰山止而留。火动而不留。留名主人。不留名客。此旅卦之所以取象也。下爻在人为童穉。在旅为仆从。斯即王辅嗣所谓斯贱之贱。斯贱人也。艮之上画。即剥之庐也。在旅为店次。六二就居其中。而下与初爻比。且得中则裕乎有馀。故曰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也。九三过刚而又近于离火。远于下爻。故曰焚其次。丧童仆也。九四位非其正。而处多惧之地。虽成得资。必加斧而自防。未免有戒心。故曰心不快也。六五柔得中而丽乎文明。雉应文明。射应丽中。然而谓之一矢亡者。坎之中画实直而有得黄矢之象。离之中画空缺而有亡一矢之象。然所以获隽则一也。至于上九则程传之说备矣。此说未知如何。其得失利病。皆可逐节历论欤。

馥对。或者之论。大抵得为少而先为多。臣姑就其失处言之。夫火山之象。山止而不迁。火动而不居。所以为旅。此说固自平易易晓。今其言曰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已是浅近。有似俚语。然此犹可也。所谓留名主人。不留名客者。何其穿凿之甚也。以山之不动而谓之主人。则是旅之外卦为旅。而内卦不为旅也。此果成说乎。又以斯其取灾之斯字。谓之斯贱之斯。然则此斯字。当属之上句乎。属之下句乎。属之下句则全不成文理。虽属之上句。而曰旅琐琐斯。其果成文理乎。其以艮之上画谓之庐则尤为可笑。信以上画而为庐则谓之九三之店次可矣。安得为六二之店次乎。以六二之居九三初六之间。而谓之居九三之庐。得初六之仆者。诚小儿之见也。至其所谓九三过刚而近于离火。为焚其次之象者。则固是传义之馀论。而其以远于下爻。为丧其童仆者。以斯为贱之病根犹在也。至若一矢亡之说。尤为穿凿。若以坎之中一画。为得一矢。离之中一画。为亡一矢。则干之三画。将为得三矢之象。坤之三画。将为亡三矢之象乎。此等曲说。诚不足准信矣。

朱子曰慎刑如山。不留如火。此说固已精矣。胡氏曰明如火慎如山。不留狱如山之不留火。其言又加详矣。或者又以为狱者。人之所旅也。不留狱。不使久处其中也。用刑固贵于明。然明者未必皆谨。谨者又或留狱。明且谨矣。而淹延不决。虽明犹暗也。虽谨反害也。此又是言外之旨。傥所谓后出者巧也耶。

崑秀对。山非火之所留。留之则延。狱非人之所留。留之则滥。是故旅有山火之象。而君子以之。以明不留狱之义。慎刑如山。不留如火。本义之说。已尽之矣。胡氏又以明慎二字。发明不留之义。其说又精备矣。至如明者未必谨。谨者或留狱。明矣谨矣而淹延不决。虽明犹暗云云。即项氏安世之说也。而对胡氏明慎之说也。又按张氏曰明则无遁情。慎则无滥罚。明慎既尽。断决随之。圣人取象。正恐留狱。此言尤似该括诸家之说矣。以上旅

彖曰重巽以申命。何谓也。申以释重。命以释巽之意耶。抑谓君子体重巽之义。以申复其命令耶。丘氏云内巽者命之始。外巽者申前之命也。此则重在乎申命之申。程传曰上顺道以出命。下奉命而顺从。此则重在乎巽顺之顺。或者又以为刚不顺乎中正。则将偏隘而为邪。柔不顺乎阳刚。则将柔媚而为谄。是数说者。皆所以释重巽之义。而若是多歧。当何适从欤。

馥对。巽者入也。有命令之义。重巽以申命云者。盖曰体重巽之义。以申其命令云尔。丘氏之说。就内巽外巽之义而言。程传之训。指内巽外巽之体而言。或者之论。又以一卦刚柔之爻而言。要之皆不害为互相发明也。夫巽者顺德也。上以巽临下。下以巽事上。则天下莫不顺矣。而圣王犹复三令五申。尧舜之畴咨。盘庚之诰民。用此道也。此重巽之义所以为大。而微程夫子。孰能发挥其微旨乎。

巽之先庚后庚。与蛊之先甲后甲。其义同欤异欤。以二卦相比而言之。则巽之九五。乃蛊之六五之变。甲者十干之首。庚者十干之过中。彼则取义于辛丁。此则取义于丁癸。先后则同而所取之干不同何也。或云饬之使复兴起。行之使适变通。或云慎始而图其几。思终而考其成。其所以变通终始之义。亦可详言之欤。

晴对。此卦之先庚后庚。与蛊卦之先甲后甲。皆取日干而为言。盖其大体则无所异同。而甲者事之首也。庚者事之更也。制作政教之类则云甲者。举其首也。发号施令之事则云庚者。有所更也。此其所取之干所以不同也。至若变通终始之说。则盖指先庚为丁后庚为癸而言之也。于其未变之前则丁宁以饬之。使复兴起焉。于其既变之后则揆度以行之。使适变通焉。此不过推衍本义先丁后癸之旨。而先而有丁宁之意。则是乃慎始而图其几也。后而有揆度之事。则是乃思终而考其成也。此所以发明爻辞无初有终之义也。然而小注中张氏胡氏之说。已详其义。则今不敢更为赘说矣。以上巽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先儒谓天下之可悦。莫如朋友讲习。而程子又明滋益相善之义。可谓发挥无馀蕴矣。然兑字两口相对。则虞翻所谓讲习之象。尽有味也。泽者锺水之处。则苏轼所谓乐而不流之说。亦不可废也。又以朱夫子塞坎下流。川壅为泽之言观之。则讲习之习。有似乎习坎之习。易象之甚广。而其说之难穷。有如是耶。

馥对。易之义。尽无穷。以兑卦言之。两泽相丽。既揭滋益之象。朋友方来。更示盍簪之义。则兑之义。似乎无馀蕴矣。而两口相对之说。出于虞翻。水锺不流之义。发于苏轼。塞坎下流之训。始于朱子。其说之难穷。诚如圣教。然而兑之义。岂独此哉。二阳处一阴之下者。兑之说也。阳刚在中而柔爻居外者。兑之才也。三索而得女则为少女。阴停于外则为泽。少女而从姊则为妾。内狠而外说则为羊。位居西方而金气始杀则为草木之毁折。阴爻在上而不能生物则为土地之刚卤。若是乎兑之难穷也。虽然又岂独止于此哉。卦固有心知而口不能言者。亦有口能言而书不能尽者。又安知不能言不能尽之中。更有许多兑也哉。推之八卦皆然。又推之六十四卦皆然。又推而至于百千万卦皆然。世之拘拘于一艺之学。而谓之知易者。臣未之信也。

来知德之释和兑。以中庸发皆中节之和拟之。徐进斋之说商兑。以天理人欲公私之界限言之。或者又以为来兑者。物感我而来。孟子所谓蔽于物者也。引兑者。物引我而去。孟子所谓物交物则引之而已者也。是数说者。各有发明于四爻之义。而第未知果不违于中庸孟子之旨耶。

启洛对。兑之和商来引。诸家所释。或援引经旨。或发挥爻义者。虽不为无据。然而徐氏所论公私之分则盖九四在人为心之象。而上承中正之五。下比柔邪之三。有商度所说之象。则其以理欲之界限为言者。犹可谓发明此爻之义。而至若来易或说则抑有不然者。初九以刚处下。得说之和。故传义皆以巽顺乐易之意释之。则其视发而中节之和。尽有间焉。至于六三则为说之主。而比于在下之阳。就以求说。上六则成说之主。而引下二阳。相与为说者。此皆我来而求说。我引而相说。则其于物感我物引我之义。不啻迳庭。而亦与思传邹传之旨。恐未可谓衬合矣。以上兑

胡氏曰萃言假庙。是谓聚己之精神。以聚祖考之精神。涣言假庙。是祖考之精神既散。所以至庙而聚之。李氏曰萃因民之聚。立庙以坚其归向之心。涣忧民之散。立庙以收其荡析之心。一则以神道言。一则以民心言。二说何由相入欤。且假庙者。固所以聚祖考之精神。而至于民心之合散。何与于立庙与否耶。又况幽明感应之理。未尝不聚己之精神。以假祖考之精神。则二卦之义。自可相通。何必分言之耶。

馥对。以神道之涣散而言。则焄蒿凄怆。所以聚祖考之精神也。以民心之涣散而言。则享帝立庙。所以合天下之荡析也。言各有所当。而其为合涣则一也。然则王者之假庙。固所以聚祖考之精神。而民心之合散。又何尝不系于此乎。傅说之告高宗曰事神则难。孔子曰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视诸掌乎。圣王之所重者。断可知矣。至于萃以既聚之后而言。故直言聚己之精神。而以聚祖考之精神。涣以既散之后而言。故必言祖考之精神既散。而至庙而聚之。此其有分言之异。而二卦之义。未尝不互相发也。

朱子谓老苏涣之六四之解。虽程传有所不及。且言其天资高。又善为文章。故能如此。然朱子尝云老苏说易。专得于爱恶相攻之说。这一爻攻那一爻。这一画克那一画。有若累世相仇底人云云。而独深取于此解何也。盖老泉易说。不但涣群之解为妙绝。如形容风水相遇之义。得象传言外之旨。直令人目眩。此等处得失利病。皆可详言欤。

世纶对。六四之涣群。程子则以为涣者聚之。苏氏则以为群者涣之。盖治天下之道。涣散者不得不合而聚之。朋党者不得不解而散之矣。以涣字为人心涣散之涣则程传得之矣。以群字为小人朋党之群则苏说得之矣。然涣之为卦。巽上坎下。有风水相遇之象。水之遇风。其波心之涣散。浪头之决裂。势所然也。以是观之。老苏涣群之解。深得一卦之象。故朱子推许其资品文章。而以为程传之所不及也。然以涣之卦义观之。水风相薄。既已涣散而决裂之矣。当涣之时。得位而居于上者。岂可坐视其涣散决裂之势。而不思所以一之之道哉。是以六四之巽顺。九五之中正。君臣相得。为一卦之主。而上下同力。济天下之涣。故彖辞曰柔得位而上同。又曰利涉大川。乘木有功。得位之柔。指四之阴也。乘木之功。指巽之体。而皆言其济涣之义。则程子群聚涣散之解。亦岂让一头于苏氏哉。盖老苏平日说易。一反于程传者。专出于爱恶之相攻。故朱子斥之以世仇之说。而独许涣群之义。特所谓失之一半。得之一半之意也。然苏氏之学。大抵舍却平常底道理。而必欲高人一等。故其流之弊。骎骎然入于佛氏玄虚。则杨诚斋掘泥扩金。隔帐看花之讥。所以发也。如是说经。直不过炫煌恍惚而已。有何得失利病之可论哉。以上涣

天地之数六十。卦亦六十而为节。月有节气中气。节以制其过而归之中。是何暗合之妙也。圣人作易之初。已寓得此意否。坤分五而来三。以节干之刚。干分三而往五。以节坤之柔。此其为说。虽合于彖传。而终觉有牵强之病欤。天地之有节而分至启闭之不差。圣人之节用而丧祭丰杀之有度。则此可谓节之大者。而周公爻辞。乃反切切于户庭门庭之小节。而不及于此何也。试以六爻论之。则何爻可以包天地圣人之节也欤。

馥对。易之道。无不与天地合者。盖自然而然。非有意于合而合也。乾坤为上经之始。而终之以坎离。则与先天之干南坤北离东坎西者合。咸恒为下经之始而终之以既济未济则与后天之山泽通气水火相逮者合。是知天地之数六十。而卦亦六十而为节者。亦圣人观理设卦而自然而合耳。今但曰圣人作易之前。已洞见此理则可矣。而若曰作易之初。己寓此意则恐为未安耳。至如冯厚斋分五分三之说。盖因彖传刚柔分之训而立言耳。易中固多有如此者。如分刚上而文柔。卦变自某卦来者是也。而但其所谓节乾坤之刚柔者则终觉有牵强。诚如圣教。至若彖传。统言节之义。故极言天地圣人之节。而周公乃据卦爻而言。则所以有户庭门庭之说也。此卦与爻之分也。然而户庭门庭。皆就人之体行而言。则天地圣人之节。亦岂在户庭门庭之外耶。若以六爻而言。则六五之甘节。最为纯吉。而终不若天地圣人之节之为义大也。

古语云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节卦之义。虽在于限止。而亦贵于通行。不节之嗟。固无论已。苦节之贞。亦奚尚乎。此所以安节甘节之独称亨吉。而安之与甘较是孰重欤。甘是对苦而言。在五味则中和也。在五行则稼穑也。是故有流行不滞底意。譬之止者为泽卤。而其味即醎。流者为山泉。而其味即甘也。五居坎中而为节之主。则彖所谓中正而通者。亦此之谓也欤。

行恁对。节之义。固不可以一节论也。礼有节文。俭有撙节。忠而忠节。孝而节孝。军旅之节制也。士夫之气节也。黄花之葆晩节也。翠竹之守贞节也。以至节妇节士建节守节之称。有难更仆数也。而苦节不可贞。故贞则凶。安节为中正。故正以亨。甘节居尊位。故甘且吉。安节者人臣之安于官也。甘节者君王之利于世也。然则甘节之节。比安节之节。可谓一节深于一节也。至若以限止之义。譬之于泽卤。以行险之象。喩之于山泉。过则苦之训。伊川著于传。对那苦之说。考亭载于注。则亦自有无限层节。殊觉有味。以上节

本义曰以一卦言之。为中虚。以二体言之。为中实。然则中孚之孚。指中虚而言耶。指中实而言耶。郑东卿谓孚字从爪从子。如鸟以爪抱卵。胡云峯云羽虫之孚刚壳于外。温柔于内。由前之说则中实如鸟。中虚如卵。由后之说则实为刚壳。虚为温柔。果无异同之辨乎。传义皆以豚鱼为二物。而或谓豚鱼乃江豚也。生于大泽而知风之至。有自然之信。传义之不取何也。彖曰豚鱼吉。信及豚鱼也。观上句则中孚豚鱼离读似是。观下句则中孚豚鱼连读为可。勿拘谚读。愿闻定论。

种仁对。中孚之义。盖自乾坤二画中出来。乾九二以阳画之实故言诚。坤六二以阴画之虚故言敬。盖诚则事皆不妄。敬则中无私主。与中孚之象。吻然相合。而又其诚敬本无二致。则虚实亦非两截。中虚为信之本。中实为信之质。则中孚二字。固不可单指中实也。亦不可单指中虚也。必合而言之。然后中孚之义。益烂然矣。若鸟卵刚壳之说。其所以取譬于一虚一实则本无异同。而但由前则虚与实并皆言中。由后则以内外分虚实。此若少殊矣。然而卵为鸟之所抱。则卵在内而鸟在外。亦可见矣。刚壳虽云在外。而中孚二五。亦在刚壳之中。则中实之象。亦足征于此矣。然则向所谓少殊者。亦未见其异也。第朱夫子亦尝有乳字之说。而又谓若未得理会正当道理。而先理会这样处则便疏略。此说尤当服膺也。豚鱼之说。豚字下著鱼字则谓之江豚者。理或然也。且风之将生。必先出拜。则信莫如江豚。而胡氏所云以豚鱼为江豚则信在豚鱼。以豚鱼为无知之物则信在我者。善说得及字意思。然则传义之所取舍。盖亦有以也。至若离读连读之辨则以臣固陋。虽未敢为一定之论。而若离读则中孚之下。更著一孚字。然后其义始足。若连读则卦辞中绝无此等类例。而独于同人。不以同人为句而以同人于野为句。此足为援证之一端。以是例之。连读恐似尤长矣。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张氏曰二五同德而相应。分则君臣。情则父子。此则以子和属之九五也。或云易例凡言童言子者。皆初之象。此则指初九而言也。以子属五。诚为未安。而传义之亦用此意何也。且鹤之鸣也。不曰声闻于天。而但云其子和之。鸡之音也。乃反登于天。曾谓中孚之世而有是象乎。或曰君子之实德实行。不务于远而修于迩。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系辞之两言迩者。为鹤也。上九之言贞凶。为翰音也。斯言最为近之。未知如何。

世纶对。九二之鸣鹤子和。盖就其感应之至易处言之也。君臣之分至截。而语其情则至迩也。上下之间虽隔。而言其理则至近也。二五之君臣。当中孚之时。有刚中之德。中心相愿。同德相应。断金其利。如兰其臭。则其心之相感。诚之相孚。有足以动天地而格鬼神。况乎君臣间至迩之情至近之理乎。然则其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者。只言其感之相近应之至易。而乾卦九五爻。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者。正与此义一般。而夫子之解此爻。两言迩字者。亦此义也。然以子为五。诚为未安者。果如或者之说。而未免古人文字间𥳑率处。故于传义中。未尝以上下二句。分属于九五者。亦可见程朱之微意也。至于初二两爻。本非相应之位。则以子和一句。属之初九。恐非经文之本旨也。若夫鹤鸣而子和。是刚实之得中也。翰音之登天。是声闻之过情也。彼得中孚之实。此处中孚之极。故其象如是而吉凶相悬矣。以进德修业之道论之。九二有其实而修之自迩者也。上九无其实而骛乎高远者也。行远自迩。登高自卑。自是孔门之阶级也。故系辞中两个迩字。亦未尝不对远而言之矣。声闻过情。固是君子之所耻。则上九之翰音。宜乎见斥于诚实之学。而高卑远迩。自有修进之次第。则九二之鹤鸣。岂可曰只言其迩乎。以是观之或说所云。恐非夫子之本意也。以上中孚

小过一卦。最为难晓。所谓飞鸟之象。盖以中间二画为鸟腹。上下四阴为鸟翼。是则然矣。既曰飞鸟。又云在穴。飞者指何。穴者指何。且其不宜上宜下大吉。岂不以上逆而下顺也耶。然则上六网罗之离。固其宜也。初居顺下之势而反凶何也。

世纶对。易之取象于鸟者盖多矣。地火之初九。有于飞垂翼之义。火山之上九。有鸟焚其巢之说。而惟此小过一卦。亦有飞鸟之象焉。盖是卦也。阳爻居于中间而为鸟之腹也。阴爻列于上下而象鸟之翼也。其曰飞者以其小人之躁动过当。而譬之于飞鸟之奋迅疾速。则易之以物取象。不其明乎。既谓之飞则宜若不谓之穴。而初六之特言飞者。以其六与四。又居过时而有奋然高飞之象也。六二之特言穴者。以其五与二。本非相应。而有弋彼在穴之象也。然则以一卦言之。虽为飞鸟之象。而以一爻观之。亦有在穴之义焉。曰飞曰穴。各随卦爻之异其象而已矣。且其小过之为卦。专戒其过当于事。过差于中则宜于下而不宜于上也。宜于顺而不宜于逆也。相彼飞鸟。声逆而上则难。声顺而下则易。故当乎小过之时。能如飞鸟之音。亦可以致大吉之道矣。惟此上六一爻。处过之极。而不与理遇。翾然者鸟。鴥彼高飞。则灾眚之来。势所固也。盖过而失中。偏而不正。又不得不致凶。则初六之爻。虽是柔顺之质。而居于小过之初。无君子顺易之道。有小人躁动之意。则其占之如是也。亦无足怪矣。

程子曰事之宜过则勉之。当过而过。乃其宜也。由此观之则正考父之循墙。高柴之泣血。自是君子所当过之事。而鼂氏却谓之矫时厉俗者何也。朱子曰可过于小而不可过于大。可以小过而不可甚过。胡氏以足恭之耻。掩豆之陋。明甚过之意。是固然矣。而至于以过傲过奢。作过于大之事则不可。奢与傲也。安可谓之大乎。

翼晋对。中者天下之正道。过与不及。均之为不中。圣人只有一个中而已。曷尝言过乎。然而小过之象。以三过为言。程夫子亦以宜过则勉当过而过为释。此言何谓也。臣则窃谓自圣人言之则有中而无过。降圣人一等则过者常少而不及者常多。故圣人于此卦之象。特揭三过之训。勉其不肖之不及。而济以贤者之过之。以开过而得中之路。君子处过之时。行过之道者。亦当矫其不及。勉而过之。以就乎中而已。如循墙之恭。泣血之哀者。盖以是也。若以为悯时人之不及而自处以过。以为矫时厉俗之道。则是乃为人而不为己也。在外而不在内也。乌乎其可乎。嵩山之说。恐未免浅之看古人也。至若朱夫子所云过于小过于大及小过甚过之训。胡云峯注释盖已得之。而犹有所未尽者。以小过对甚过而言则是固略小之小。而过于小过于大云者。是乃自小自大之义也。何以言之。盖恭与俭也。退下一步。自小底事。故目之以过于小。奢与傲也。推上一步。自大底事。故目之以过于大。岂或以恭与俭为小事。奢与傲为大事而然乎。以上小过

九三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前后。亦岂无王者之用兵。而必以高宗为言何也。朱子疑高宗旧日占得此爻。故圣人引之。然至于未济之四爻。又称高宗则谓占得此爻者。未见其为必然也。一说云高宗商中兴之君。振衰拨乱。自未济而既济者也。故曰克之者。已然之辞也。曰震用者。方然之辞也。此言有理。可补传义之遗义欤。

馥对。易爻多以古人言者。如帝乙归妹。箕子之明夷。王用亨于岐山。与夫既济之伐鬼方是已。程传则断以其时之象。朱子则曰恐是当时占得此爻。以大横庚庚夏启以光之占例之。则朱子之训。恐为得之。至如未济九四。亦有震用伐鬼方之文。则高宗之时。未必占得此二爻者。诚如圣教。盖九四以阳刚不贞之姿。欲济天下之艰难。非用力之久不能也。正如高宗之伐鬼方。三年而后克之。爻有此象。故圣人有取焉耳。若必以为高宗占得未济之九四。又占得既济之九三则诚近于凿矣。至于或说所谓克之者已然之辞。震用者方然之辞云者。恐为未然。震用伐鬼方之下。又有有赏于大国之文。则震用之非将然之辞明甚。且高宗之拨乱反正。虽或自未济而既济。而若曰此记其将伐鬼方。彼记其既克鬼方。则易之书岂为记高宗之事而作哉。此说恐不足深信也。

扬子云称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朱子引此以明文王与纣兴衰之时。其意若曰东邻杀牛。何其盛也。西邻禴祭。何其薄也。然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彼杀牛者之丰而失时。不如禴祭者之略而合时也。然则胡氏所谓月望将晦。月弦将望之说。无乃推衍之太过。而不切于祭祀之义也耶。

济鲁对。子云所云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者。盖谓既望之月。缺虽未多。而是将衰之象也。初生之月。明虽未满。而是将进之象也。以此譬商纣之虽居尊位而将衰。文王之虽用薄祭而受福者。实为衬合。此朱子所引之意。而胡氏之说亦就此而衍之尔。然此但就象辞东西二字上说。而至于祭祀丰薄之义。实包其中。恐不必病其太汎而不切也。以上既济

火上水下曰未济。是卦之得名。由于水火之不交济。如左传所谓以水济水之济是已。以小狐濡尾观之。则又是济川之济而水濡其尾也。又以飮酒濡首观之。则濡之者非水伊酒。此岂非朱夫子所谓不可晓者耶。语类云既济是日中衙晡时。未济是五更初时。先儒又言未济之时。即花未开之春。月未圆之夜。其所取之象。可得闻欤。三阳失位。不过是火珠林之例语。而伊川之骤闻也。至谓以成都隐者。然以互体观之。既济之中。已含未济。未济之中。已含既济。否泰相乘。水火互藏。则但目以三阳失位者。无乃刻舟之见乎。

馥对。以火水相违之体而言则为相济之济。以卦才出险之道而言则为济川之济。此其并行而不悖者也。至如上九之濡首。分明与初六之濡尾相应。而象传却云飮酒濡首。诚不可晓。故朱子本义以飮酒为自养之义。而以濡首谓狐之涉水而濡其首。朱子之意槩可见矣。至若既济如丰有日中之戒。未济如屯有大亨之道。盖其时势然也。夫天下之事。无不自未济而为既济。当未济之时。犹有方亨之道。而至于既济则治极而乱。泰极而否。理之常也。如五更初时。晓钟方动。则虽其欲明未明。草乱冥昧。而过一时候。大明丽天矣。及其自寅而卯。自巳而午。则非不普照万国。无幽不烛。而方盈之际。必有将昃之势。此非未济既济之迭相往来者乎。花未开则有将开之理。月未圆则有将圆之势。未济之取象者然也。以时言之。三皇。其五更之初乎。尧舜其亭午之时乎。且如冬至子半一阳初动。而雪霜之所集。积阴之所凝。一线微阳。不可得而见矣。此未济之时也。及夫一阳渐长。硕果既生。而至于四月之卦则为纯干矣。此既济之时也。自干而为姤。自姤而为遁。则此又既济而为未济之渐也。二卦之象。正好于此类看得。至若以互体观之。既济之中已含未济。未济之中已含既济者。诚如圣教。此所谓阴阳互藏其宅者也。然而互体者。卦之已变者也。若就未变者而言。则未济之三阳失位固自如也。杂卦曰未济男之穷也。彼涪州箍桶之士。盖亦有见乎此。而伊川之闻而深许之者。亦以未变者言也。

既济则初吉终乱。未济则初乱终吉。既济之爻辞少吉。未济之爻辞多吉。先儒又言既济自泰而趋否。未济自否而趋泰。然处得其道则既济而可泰。处失其宜则未济而亦否。岂必彼有必否之理。此有必泰之几也哉。上经之终以坎离。下经之终以既济未济。诸家之论详矣。而参同契亦以坎离为二用。既未终晦爽。果有符于易中之妙旨乎。

世纶对。天下之理。不出于阴与阳。而阴阳之理。不出于坎与离交感而已。既济者既然之亨也。未济者未然之亨也。是以既济之初。为方济之时。而方济故吉。既济之终。为极济之时。而极济故乱。则此岂非理极而必反于穷者耶。未济之初。姑未济也。而未济故乱。未济之终。将欲济也。而将济故吉。则亦岂非待时而方至于亨者耶。且以未济之时言之。正如春花未发。夜月未圆。花之载萼者。将有烂漫之期。月之朓魄者。方有盈满之理。则非未济也。将以济也。故既济三阳。皆得其位。未济三阳。皆失其位。然既济初曳轮。而未济二亦曳轮。既济三伐鬼方。而未济四亦伐鬼方。既济之五。反不如未济之上。既济之终。反不若未济之初也。此既济爻之所以多凶。未济爻之所以多吉。传所谓治极则乱。乱极则治者。正指此等处言也。既济之时。初虽治泰而终趋于乱。如夏业既盛而太康坠服也。未济之时。初虽否乱。终至于治。如周室中衰而宣王复兴也。虽然治国之道。苟得其宜。则虽处既济而可致未济之吉矣。治民之术。苟失其宜。则虽处未济而亦致既济之乱矣。是惟在于为上者处之之如何耳。岂可诿之于彼有亨泰之几。此有否乱之理哉。上篇则首乾坤而终坎离。盖天地者。阴阳之正也。故以水火之正终焉。下篇则首咸恒而终既未。盖夫妇者阴阳之交也。故以水火之交终焉。古圣人所以分排参属者为如何哉。至于参同契坎离为二用。既未终晦爽之说。直是方外炫焜之论。何足与论于经中之邃妙处耶。以上未济

刚柔言摩。八卦言荡。摩与荡。其有阔狭之可言欤。盖摩荡之为言。两相摩而为四。四相摩而为八。八相荡而为六十四也。本义则以卦画之变化释之。程子则曰阴阳交相摩轧。八方之气。互相推荡。直以阴阳变易之用而言之。为下句照应。二说参看然后。其义为备欤。

行恁对。两而为四。四而为八。八而为十六。十六而为三十二。三十二而为六十四。盖一刚一柔。一奇一耦。如磨子一般。以此磨彼。下体不动而上一面旋转不已。及夫八卦已成则八悔荡于一贞。此朱夫子所谓荡是有那八卦了。团旋推荡那六十四卦出来者也。阴阳相摩。八卦相荡。以至日月运行。寒暑迭迁。成象成形而变化无穷。此子程子所谓成造化之功者也。文王周公之系辞。而孔夫子为之传。孔夫子之传而程朱为之传义。则如臣𫍲见。无容更议。

易则易知一句。是从人事上说。易则之易。其与干以易知之易。果无异同之可言欤。或者以乐易容易。释易则之易。何者为得欤。且以知行法乾坤之易𥳑。则干知之知。固当为知。而坤作之作。亦可属行欤。

启洛对。此章两易字。一从人事上说去。一从造化上说去。而盖夫子之作系辞也。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而要不出一个理而已。然而易则之易。言人之所为能平易直白。人皆易知。则是难易之易也。干以易知之易。言干之不息。无艰深险阻。主于大始。则是𥳑易之易也。然则易字之义。果不无同异之可言。而至于乐易容易之说。语类以未到乐易处为言。则容易之释。较乐易似或为得矣。若以知行分属于乾坤之易𥳑。则干知之知。虽非致知之义。而以其理而言则固可谓知之事也。坤作之作。即指成物之意。而以其道而言则亦可谓行之事也。故坤之文言。以承天而时行。释坤道之柔顺。下章以知周万物。旁行不流。示圣人体乾坤之义。则坤作之作。似当属之于行矣。以上系辞上传第一章

吉凶悔吝。是刚柔进退之象也。以悔吝而分属于刚柔。则何者为刚何者为柔欤。一卦六爻中。一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是天地人三才之道也。不曰三才。而必曰三极。三极之道。亦必于六爻之动而见之者何欤。

勉兢对。凡天下善恶是非吉凶得失之类。相对而言者。无不有阴阳刚柔之别。则悔吝二字。亦必有分属刚柔之义。而此非如臣寻摘之学。所可妄辨。然窃敢以朱夫子所论诸说求之。盖尝曰悔吝便是吉凶交互处。悔是吉之渐。吝是凶之端。又曰悔者将趋于吉而未至于吉。吝者将趋于凶而未至于凶。臣愚以为吉既属阳。凶既属阴。则悔便是刚之渐。吝便是柔之端何哉。悔吝之义。同为凶德。皆非吉占。则虽非有善恶是非之分。譬如昼夜明晦之判者。然惩悔之意。生于忧苦患难之中者。即是吉之渐而刚之端也。羞吝之事。作于安意肆志之后者。即是凶之渐而柔之端也。由是言之。悔属于刚而吝属于柔也明矣。至若六爻之动。不曰三才。而曰三极者。程子以为三才以物言也。三极以位言也。六爻之动。以位为义。乃其序也。朱子以为三极天地人之至理。三才各一太极也。刚柔变化之极。流行于六爻之间。不知何说最为较著。然程子之说。只言三极是三才之位。而极字之义。未有分明解说者。臣愚以为当从本义说。尤为详备。大抵六爻。即天地人三才之位。故当其六爻静时。三才之理未尝不具。然阴阳变化。刚柔流行。而天地人之至理。于是乎著矣。此所以为三极之道。必于六爻之动而见之者欤。

易之序也之序字或以位释之或以时释之或以分释之。曰位曰时曰分。虽所言不同。而义则同欤。玩其占之占字。是卜筮之谓欤。是占验之谓欤。横渠曰占非卜筮之谓。但事在外。可以占验者谓之占。或曰占不独蓍龟也。凡极数知来皆占也。谓占于易之道也然而爻之变。非蓍策无以见之。则蓍策之占。亦包于其中欤。

煕朝对。时者羲经第一义也。以卦则否泰损益。各有时。以爻则潜见飞跃。亦有时。而泰之终继以否。损之终承以益者。卦时之序也。潜然后见。跃然后飞者。爻时之序也。此孔颖达之以时释序之义也。八卦成列。六爻成章。而自干而坤。卦之位有定。自初而上。爻之位不错。井井有先后次第之序。此蔡节斋之以位释序之义也。然位不离于时。时亦随其位。孔蔡二家之释。其说虽异。其归则一也。至于以分释序者。独不无病败。盖序者存乎易。分者存乎我。存乎易存乎我之间。义意之不相通如彼。谓释居而安之安字则可也。谓释易之序之序字则不可也。卜筮之外。固有所谓占验者。如周礼之书云物占灾祥。左传之见鹢退占风。见龙鬭占旱之类是也。横渠及或者之论。岂谓玩其占之占。乃占验而非卜筮耶。盖以卜筮与占验。合幷说去也。舍此以究。非臣攸闻。以上系辞上传第二章

忧悔吝者。存乎介之介字。本义释之以辨别。盖善恶已动而未形之时也。汉上朱氏曰介者确然自守。不与物交。以介于石。不俟终日为证。二说似有不同。而第介于石。不俟终日。非知几之君子不能也。然则本义之释以辨别者。兼包介石之义耶。震无咎之震字。本义曰震动也。知悔则有以动其补过之心而可以无咎矣。程子则释之以震惧。杨氏则曰震者动之将形。补过者当悔于将动之际。过此则无及矣。未知何说为得欤。

翼晋对。介之为义。有节介廉介耿介狷介之目。而都不外于分别界限之意。则介石之介。存乎介之介。似无异同。而介石之介。盖于善恶已分之后。固守善一边之谓也。此章之介。即善恶未形之时。辨其方萌之谓也。其浅深精粗之别。岂可同日语哉。然于介石之介。推上一步。拈出知几之几。以证善恶方动之介。则此政周子所谓几善恶之义。而与朱夫子之训。庶乎其同归矣。本义之释。固已含得此意。而不敢知汉上之见。果亦及此否耶。至于震无咎之震。比诸存乎介之介。又自不同。介在悔之前。震在悔之后。盖必有过而后有悔。有悔而后能补其过。震者动之已著者也。故朱夫子以悔则有以动其心为释。程先生以恐惧修省之义为训。此个训释。皆从其已动已形处言。而杨氏所谓悔之于将萌之初者。是乃指不远复境界。恐不可以如是看矣。

卦有小大。辞有险易二句。或以大畜小畜大过小过等卦当之。或曰阳卦为大。阴卦为小。大卦辞易。小卦辞险。然而乾坤二卦。干之亢龙有悔。未见其为易。坤之黄裳元吉。未见其为险。此何故欤。朱夫子答或人之问曰。看来好底卦为大。不好底卦为小。大卦辞易。小卦辞险。如是看来。亦未见其无碍。抑有他说之可闻欤。

馥对。或者之以大过小过等卦当之者。恐不然。所谓卦有小大者。何尝独指此四卦。而他卦不与乎。然则当以阳大阴小者为是。何以知其然也。上文曰齐小大者存乎卦。本义释之曰小谓阴大谓阳。而其下以卦有大小承之。则大小二字。恐指阴阳而言也。朱夫子所谓好底卦为大。不好底卦为小者。大抵阳多之卦其辞好。如干夬大有是也。阴多之卦其辞险。如坤剥是也。亦有阴多于阳而以阳为主则吉。如复之一阳方生则吉。谦之九三为主则吉是也。有阳多于阴而以阴为主则凶。如否之三阴在下则凶。姤之一阴为主则凶是也。然则其曰好与不好者。亦指阴阳而言耳。干之六爻皆阳则宜其辞之平易。而上九亢极而将变则为险。坤之六爻皆阴则宜其辞之艰险。而六五得中而顺阳则为易。此等处又当活看。必须于阳多阴多。阳为主阴为主处见得。然后可以知系传之旨矣。以上系辞上传第三章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曰观曰察。抑有意义之不同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本义以为精气之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之归也。康节则曰精气为物形也。游魂为变神也。又曰精气为物体也。游魂为变用也。此果何谓欤。

世纶对。仰则曰观俯则曰察。亦有详略之不同。盖察者观之详也日月星辰即天之文而气之所成也。山川流峙。即地之理而形之所成也。天文属于阳。阳明也。地理属于阴。阴幽也。明者易见则观而可知也。幽者难知则察而可见也。古圣人文字间用意者。有如是矣。至于精气游魂之说。即是天地鬼神之微妙处。臣何敢阐明其理。而第其阴精阳气聚而成物者。即是神也。魂游魄降散而成变者。即是鬼也。此乃生死聚散之公共底理也。本义之释。深得鬼神之情状。而发明无馀蕴矣。若夫邵子形神体用之说。盖谓物之成而形固存焉。物之归而魂必升焉者也。其所谓神者。与鬼神之神。义似不同。而物之成形者。固是体也。魂之为变者。固是用也。其所立言。似不过如是。然而臣未有的见。不敢妄对。

上言易与天地准。是言易书之与天地齐准也。下言与天地相似。是言圣人之亦与天地相似。而程子直俱以易书解之者何欤。知周万物知也。道济天下仁也。下文所谓乐天知命。即知周万物之知也。安土敦仁。即道济天下之仁也。互相对说者也。而中间旁行不流一句。亦分属于知仁者。文势似叠何也。安土二字。先儒皆以随所遇而安释之。而郭氏以为安土常人之情。圣人之治。因之而已。能因其所安而安之之后。可以敦仁。此说亦有可取欤。

馥对。圣人全体皆易也。吉凶消长。圣人以之。贞咎悔吝。圣人体之。虽谓易为圣人可也。程子合易与圣人而言。故合上下二句而皆以易书解之。朱子分易与圣人而言。故与天地准属之易。与天地似属之圣人。其实一也。然而准有平等之意。是言天地之功。准之者易也。似有肖似之义。是言天地之功。似之者圣人也。然则准字似字。未尝无间。而程子皆以易书解之。故其释知周万物道济天下曰义之所包者知也。此终有所不敢知者。以事理考之。朱子为密。至若乐天知命。应知周万物之知。安土敦仁。应道济天下之仁。此其两项对说。各有条理。而旁行属行权之知。不流属守正之仁此一句。又突然不相属。诚不可晓。语类云旁行不流。乐天知命此两句。本皆知之事。细分之则旁行是知。不流是仁。约言之则旁行不流。皆为知之事。斯言得之矣。至于郭氏所谓安土常人之情云者。多见其凿也。仲尼下袭水土。此其安土也。先儒又以居鲁缝掖。居宋冠章甫。为圣人之安土。若以常人之安土释之。则不几于苟且之甚乎。且曰因其所安而安之而后。可以敦仁。则安土敦乎仁一句。将如何读耶。此等曲说。不足准信也。以上系辞上传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