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塘先生文集/卷三十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 南塘先生文集
卷三十一
作者:韩元震
1765年
卷三十二

[编辑]

自警诗序[编辑]

栗谷先生曰。凡人大病之馀。杂念俱息。必有善端之呈露者。苟能即此而致其保养扩充之功。可以无远不届矣。诚哉言乎。岂欺人哉。癸巳春。余病二十馀日而仅甦。外人畏染。绝不往来。杜门静居。点捡平日之为学。大抵讲论思索之工常多。而操存涵养之功全阙。是以胸中胶挠。无深潜静一之味。气像浮露。无雍容沉厚之风。言语颠错。喜怒不中。举措急迫。处事多失。行违其知。才悔复然。本源既不澄静。则末流之必混浊。理势固然也。且念气质本麤。局量素偏。人有不及。不能以情恕。而或有狎侮忿疾之意。非义相干。不能以理遣。而或有喷薄争较之举。此皆切己之病。而不可以入于道者。较量前后。不惟不能改。反有所长之。噫。涵养本源。圣功之本领。而废阙者如此。变化气质。为学之大益。而循守者如此。以此而欲希圣希贤。奚异夫北辕而适越也哉。赖天之灵。今幸觉悟。悔心术之枉用。痛岁月之虚抛。惭恨之极。如针箚身。倘能自今伊始。痛洗旧习。亟下新工。不失是心。毙以为期。则或庶几乎栗翁之言而得免为乡人之归也否耶。聊题一律。以寓自警之意云。癸巳暮春。书于磻溪之寓居。

春来寂寞掩重门。一室翛然独寤言。病里省愆莫补。日前为学怪全昏。克己须先偏处克。存心何待静时存。此意丁宁要不昧。也应推广塞乾坤。

经义记闻录序[编辑]

余二十一岁。始执贽于黄江先生之门。岁一再往。往辄留数月半岁。自庸学以下。至宋儒诸书。无不逐段受读。如小儿授书㨾。故于先生释经之说。所闻者多。而多有他人所未闻者。诵念之久。益觉其言之有味。而推之又无往而不通。信乎其言近而指远也。信乎其朱子所俟后世者欤。今年冬。余居忧于海山之竆村。哀疚之中。疾病相守。有不能以自全期者。则又自衋然而伤叹。以为愚鲁平生所闻于凾丈之间者。虽不过于文义训诰之浅。然昏怠无状。不能一日用力于服行。又不能推明其说而载笔。以同之于人而将止于此也。是将辜负先生教诲之恩也。是将重得罪于圣门也。以是日疚于心而增其病也。甥侄姜奎焕忽自远至。从之数月。请授以庸学太极启蒙之书。既为诵其所闻而推言之。又告之曰。先生于道。见其全体。今余所闻者。特其一二耳。余所未闻者。他人善学者必有能识之者。又在君博求而尽之耳。奎焕请录其说。余蹶然起曰。此吾志也。其敢以疾病哀疚辞。遂令执笔记之。口号以授。辞不暇文。览者录其意而不录其言可乎。录既成。名之曰经义记闻录。盖以识其实云。乙未季冬。黄江门人韩元震谨书。

朱书同异考序[编辑]

前圣而作经。莫盛于孔子。后贤而传义。又莫备于朱子。故学者必读孔子之书而后。可以尽天下之义理。又必读朱子之书而后。可以读孔子之书也。然孔子生而知者也。故其言无初晩之可择。朱子学而知者也。故其言不能无初晩之异同。而学者各以其意之所向。为之取舍。往往有以初为晩。以晩为初。而失其本指者多矣。朱子之书。既多失其指。则孔子之书。亦不可读也。而道于是乎不明不行矣。尤翁晩岁。深以此为忧。既释大全之书。又欲考论其同异而辨正之。既始其功。才到十馀条而止。呜呼。其可恨也已。元震自早岁。即已受读朱子书。反复通考。盖用一生之力。其于异同之辨。庶几得其八九于十。于是悉疏而出。或考其日月之先后。或参以证左之判合。或断以义理之当否。以别其初晩。表其定论。而其言异而指同者。亦皆疏释而会通之。编为一书。以续成尤翁之志。僭猥则有之矣。而学者或有取焉。亦庶乎为读是书之一助耳。元震于此重有感焉。孔子天地间一人而已矣。朱子孔子后一人而已矣。有孔子则不可无朱子。而尊朱子者乃所以尊孔子也。不幸世衰道微。邪慝并起。甚有以侵侮朱子。改易其说为能事。是诚不知尊孔子也。而其祸将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吁亦痛矣。虽然。彼为是者。岂独其心不与人同。而故乐为此邪慝也哉。特不能善读朱子之书耳。苟能善读。而真知其一言半辞。皆可以建天地俟百世而不可易者。虽劝之使为此。岂肯为之哉。然则使人而善读其书。不叛于道者。亦在乎讲明精义。阐发微指。使其难读者易读耳。此尤翁所以终始致意于是书也欤。孟子曰。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斯无邪慝矣。今之欲距诐淫而息邪说者。盍于是反之哉。辛酉季冬日。后学韩元震谨书。

族谱序[编辑]

我韩氏有谱。始刊于万历丁巳。重刊于崇祯再甲申。族姓源泒。谱牒颠末。具见于二谱之序矣。又后四十年。子姓益蕃。生于甲申后。已有抱孙者。而名无所载。则宜更有编辑之事。而恨未有任之者矣。宗人琦氏,命玄氏,喆增氏慨然倡议。同力编修。阅数岁而成。凡几卷。规模仍旧。而节目加详。笔削之际。考证精确。不但为一时之完书。亦可使百世而继之。则可见其用心之周详而用力之勤敏也。书将入梓。俾元震书其事。元震窃惟谱牒之作。本为尊祖收族。以厚风俗也。而其要又在乎追本先德而谨守遗训也。盖闻先民之言曰。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是以宋之名臣。有为其君。进择妃之说者。必以帝王之后,圣贤之后,功勋之后为先。盖取夫德厚流光之义也。惟我韩氏。其源出于箕圣。而始祖太尉公以丽朝佐命元勋。名在壁上。子孙之昌炽。甲于东方。而沙麓之祥最盛。他族莫敢望焉。则此岂无所由而然者。而所谓德厚流光者。信不诬矣。抑又念箕子。契之世也。而契为虞司徒。掌五教。启万世道学之源。而本之于一敬字。箕子以洪范之道。来治东方。用夏变夷。而五事之用。又以一敬字包之。自箕子以来。历罗丽千五百年间。人不知学。学不知敬。惟我先祖文敬公柳巷先生始为主敬之学。而其说见于阳村权公近所撰文集序矣。然则敬字之训。远有来历。而前所谓德厚流光者。又岂无所本而然哉。呜呼。吾韩氏先德之大。有如是也。而世代愈远。后承寝微。殆将与德薄流卑者。同其归焉。则其为先代羞何如也。继自今为吾韩氏者。莫不追念先德之大。而谨守敬字之训。父以诏子。兄以戒弟。世世无替。则尊祖收族。毋大于是。而其为世道之益。奚但止于厚风俗而已哉。是说也。元震虽甚不肖。窃愿与诸宗人讲之。故辄敢不辞而谨为之书。崇祯后再甲子仲冬日。后孙元震敬识。

庄子辨解序[编辑]

余少也。读庄生书。虽喜其文章之古奇。亦不能深解其意。废而不复观者久矣。今年冬。友人成君觉请授是书。复取而读之。反复数遍。似有得其要领者然后。始见其为弥近理而大乱真也。既而又取诸家注说而观之。盖皆郢书燕说耳。殆如余前日之于是书也。于是尽弃其说。更以吾说授之。既卒业。君觉请录其说。余曰。余虽力微。不能焚绝其书。顾何忍为笺注。虽甚不腆。亦何可甘心为周之所谓万世一遇之圣人欤。君觉曰。不然。是书之行于天下久矣。今不可以焚绝。既不能焚绝。则无宁就其书而明辨之。使其诐淫邪遁之说。无所遁于天下后世。亦岂不为吾儒之一大快事也。余曰然。诚若子言。庶几免于君子讥乎。遂令执笔书之。尽内篇而止。盖以内篇既明。馀不待解说而明矣。录既成。名之曰庄子辨解。因略识其撰述之意如右云。丙申冬日。南塘散人识。

又按庄生论六经之旨曰。诗以道性情。书以道政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程朱未出之前。能以一言提其纲而论之。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然则周之学。不可谓不深矣。其于圣人之意。亦不可谓不知也。特于其本源上达处。有所未及者而肆言之。故其弊遂至于为异端。贼道之甚者矣。学之不可不达本源也。又如此云。

居观录序[编辑]

见上

韩氏妇训序[编辑]

见上

[编辑]

独亭记[编辑]

明道先生有言曰。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余窃以谓程先生此论。特从阴阳以下言之。非极本竆源之论也。若极本竆源而论之。则天地万物之理。莫不原于独。独者何物也。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一而已矣。而先天地而已具后天地而长在。立乎万物之表而行乎万物之中。其生也莫之先。其存也莫之后。涵万象而为源。包万善而无欠。则天地之间。惟理独尊而已矣。及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则二五之气。升降推荡。不齐万端。而感遇聚结。散为万事。则其吉凶善恶。是非真妄之相杂者。又至赜而益不可胜筭矣。然则独者理之所以为妙也。相杂而有对者。气之所由生也。而独者其本也。有对者其末也。然而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无一物之不体。故所谓独者。又无往而不在也。是故吉与凶对。善与恶对。而吉与善也。原于理之独。凶与恶也。生于气之杂。此其相对之中。又有本末。而去乎凶则吉斯独矣。去乎恶则善斯独矣。是非真妄。又莫不如此。故程子又曰。惟道无对。人苟知贵乎其独而随处察识。能有以反之。则其于道也。不患不得之矣。虽然。人心天理之独者。每患为人欲所胜。而人欲之萌。又必在于幽独之中。故君子之务复乎天理者。必慎其独。故程子曰。天德王道。其要在慎独。苟能慎独。则天理日长。人欲日消。其乐之至。有不知手舞而足蹈者。何但如中夜思而已也。由此言之。天下之善。莫过于理之独者。而君子之学。又本于地之独者。不惟独之不可无。而其有对者。莫能得以加之矣。然则程先生所谓无独必有对者。果非极本竆源之论。而从阴阳以下言之已矣。月城李处中筑室于保宁之独亭村。以为藏修之所。问名于余。余谓独亭美号也。以是名堂得矣。何必他求。既举而塞其请。又为之记。

二友堂记[编辑]

吾友昌宁成德涵恬静自守。不能为鄙薄软嫩之态以俯仰求合于世。世亦不以德涵为喜也。出而无所与友。遂退而筑室于家园之中。以为庄修之所。老梅一树直堂之前。绿竹数十株峙其右。朝夕玩而悦之。扁其堂曰二友。属余为之记。余谓植物之中。惟梅与竹最秀。梅之贞姿。竹之劲节。古人已颂之无遗矣。余又何辞复赘焉。若德涵所以名是堂之意。则吾庶乎知之矣。可终无一言以发明之乎。德涵幼而失学。长而有志。而饥寒竆困之或乱其心。傲惰简慢之已成其习。有不能专心致力于读书修身之事。则是将求彊辅畏友。振警开发之。益以自进者。然而自世教衰友道废。责善规过之义。盖未之见也。则德涵所以托二物为友者。岂非求之人不得而求之物者耶。余想风清之朝。月白之夜。德涵整衣冠。端坐室中。闻竹叶之成韵。顾梅影之在地。而心境俱清。一尘不着。欣然而乐。不复知有外物之撄其心也。是心即本初之心也。皇天之所赋与而圣贤之所同我也。向也失之。今忽复得。则因是心。可以致其读书修身之功。而推是心。至于饥寒竆困之不能为害。傲惰简慢之不复有萌可也。推是心。人欲净尽而天理纯亦。亦可也。世间所谓朋友者。未有能发德涵之志。而之二物独发德涵之志如此。则德涵之友是友。可谓得其友哉。得其友哉。虽然。德涵之志。岂独是哉。德涵之王考竹轩先生晩岁休簪。隐居于此。种竹莳梅以自娱焉。先生既殁十馀岁。梅与竹尚宛然于庭砌之间。德涵之出入抚摩。兴起其桑梓之感者。岂有已乎哉。感之不已而爱之。爱之不已而敬之。爱敬之至。不敢视之以微物。而呼之而为友。则德涵之名是堂。岂特取适而已也哉。其于奉先思孝之道。亦可谓无遗矣。甲申仲冬日。友人韩德昭书。

敬知堂记[编辑]

乙巳孟夏。余过同门友郑公理于柳村之居。公理谓余曰。昔尝以其名堂而自警者。请于先生。先生命之以敬知。而且书三大字以授之。谨受而珍藏之。又将请其记而未果也。乃今梁木已摧。请益无所。则愿子有以成吾志也。余以不文辞。而请之不已。是秋。公理擢魁科来京国。与吾弟季明日相从。每逢。辄举前请。而请之愈益勤。余惟念先师之所命名也。贤友之所固请也。义有不可终辞也。则遂复于公理曰。先生之命是名也。盖取程子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之语。而主敬竆理之说。朱子论之于大学或问。详矣。公理固尝熟讲于凾丈之间而知其说者。虽使余有言。亦何能有所发于其外哉。惟在公理尊所闻行所知。勉彊自力而已矣。抑余尝闻敬知之说于先生者则有之矣。其言曰。敬与知。于五行同属水。洪范貌曰恭。恭作肃。而蔡传曰。貌泽水也。恭者敬也。此敬之所以属水也。论语孝悌为仁章朱子说曰。人禀五行之秀以生。水神曰智。则别之理也。而其发为是非之情。此智之所以属水也。盖以敬之收敛凝定。知之通明含藏。皆有似乎水也。天地之始。固先有水。而万物之生。皆原于水。此水之所以包五行涵万物而为大者也。水之为物。其大如是也。故凡德之属于水者。皆能有以包众善而涵万用也。洪范曰敬用五事。则敬之无所不包也。礼记数七情而不言知者。亦以知之无所不在也。敬与知。包众善涵万用如是也。故敬之笃恭。为圣学之始终。知之贞固。为万事之始终。亦犹水之配冬。所以始万物而终万物者也。呜呼。敬知之说。莫详于此。而先生之于道。可谓洞其妙而尽其大也。然则一事之敬非敬也。一事之知非知也。敬于始而不敬于终。知于始而不知于终者。亦非敬与知也。必须事事而敬。事事而知。敬于始而又敬于终。知于始而又知于终然后。方可以尽敬知之道也。敬知之功。各致其力。公理既已知所勉矣。敬知之道若是其大。公理或未闻知。则盍于是又勉之哉。公理敬知之功。存于心者。人固不得以尽知之。然今既出身事君。进涂方辟。则若其立朝言论。行己趣向。始终于正。与其不能者即敬知之功见于外者。而人皆得以见之矣。公理所以处于始终者。能使人不得有以间焉。则斯真有得乎敬知之功。而可谓无负于师门之教矣。书曰。慎终惟其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呜呼。公理盍加勉焉。丙午孟春。西原韩元震书。

惜阴斋记[编辑]

我寒水先生弃后学。十有馀年。及门之士。又多沦谢。其存者亦皆散处。不得相聚讲学。如先生在时。则山颓梁坏之恸。益无以少纾矣。一日余访赵伯辉于纸谷之精舍。伯辉同门士也。相与道旧悲慨。伯辉指其斋额三大字。谓余曰。此先生之笔。先生既命之名。又手书之。子其为我记之。余起而瞻敬。俯而思惟。于是而益见先生教人之意也。记余少日在先生门下。秋潭成丈来侍辞归。先生赠诗曰。祗今吾道何寥落。努力工夫惜寸阴。心固窃识之。今观伯辉之堂。又以是揭之。秋潭吾同门之最先进。而伯辉又最后进者也。先生皆以是勖之。则其终始勉戒后学之意。盖可见矣。噫。大禹圣人。犹惜寸阴。则况于众人哉。先生之时。犹叹吾道之寥落。则况于今日乎。先生勉戒之意。若是其切至。而顾吾辈无状。一无承受。因循忘失。玩愒岁月。忽已至于鬓发皆皤。则其辜负教育之罪。可胜赎哉。而归拜泉下。当作何面。然古人有言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吾辈今日所当勉者。又岂不在于此哉。余于伯辉之请。不敢铺张文字。诵说陈言。以为墙壁之玩。而只以自讼己罪。要与伯辉共追于来日者。盖以追报先生教戒之意。只在于实地从事。不在于言语文字之修饰也。伯辉以为如何。崇祯纪元后己未仲夏。同门友韩元震书。

兴农影堂记[编辑]

怀德治东几里。有兴农影堂。即晦庵朱夫子,尤庵宋先生真像妥侑之所也。盖怀是宋先生桑梓之乡。而兴农有林壑之趣。故先生爱之。其始之讲学。在于是洞。中岁去之。晩年复归曰。此吾毕命之所也。筑室涧边。扁之以南涧精舍。盖寓羹墙朱子之意也。己巳后六年甲戌。世道更新。凡在先生杖屦经行处。无不建祠以享之。寒水斋权先生与斯文诸长老议。以为兴农即我先生讲道始终之地。俎豆之奉。宜莫先此。而先生之道。既与朱子同。其晩岁南涧之扁。实有微斯人谁与归之意。则又宜幷祀朱子。以明统緖之相承。遂就精舍旧址。建祠以奉真像。朱子南向。先生从配位。盖礼以朝暮遇之师生也。当时事力既寡。地又湫隘。只建祠屋一间。未有门堂斋阁之备。学子进而瞻敬。退无止息隶业之所。议者恨之。既而岁久。祠屋倾圮。事在必修。于是多士合议。更相地于旧祠后稍上几步许。建祠三间。移奉真像。前立堂五架。以为学子讲习之所。堂之四隅。附以斋阁。以便其斋宿游息。外为垣以周之。而中为三门。比旧增饰。亦不过侈。祠曰宗晦。即寒水先生所命。盖取先生临殁时学问当主朱子之语也。今仍之堂曰敬贯。斋曰格致,曰践履。阁曰存养,曰扩充。正门曰一直。两夹曰复性,曰求心。自堂以下名之者。又因名祠之意。皆取先生所称朱子之学及诵朱子之训以戒门人者也。经始于某年某月。讫工于某年某月。先生玄孙能相。以多士意来属元震为记。元震辞不获。则窃惟天之忧患世道。可谓至深切矣。夫有中国则不能无夷狄。有吾道则不能无异端。而其盛衰消长。迭为胜负。又不能以并立也。惟天迫于气数之屈伸。不能不使夷狄有时而盛。异端有时而肆。则又必生大圣大贤于其间。使之攘夷狄以尊中国。斥异端以卫吾道。而彼圣贤者所以自任于身者。亦惟此二者之外。孑然无一事矣。盖不如是。则人之类将尽灭。而天地亦不可以独存也。故文武之道衰而夷狄盛。于是孔子生。作春秋。以攘夷狄而尊中国。去圣人之世渐远而异端肆。于是孟子生。距杨墨。以斥异端而卫吾道。此可见天之忧患世道。而彼圣贤所以自任者。亦可见矣。孔孟以后千五百年之间。其夷狄之盛。异端之肆。至于靖康建炎之难。江西永康之学而极矣。呜呼。人之类将尽灭矣。天于是又生朱子。以付其尊攘斥卫之责。则延英奏对。屋下讲说。无非此二者之义。而天下之大防以存。圣路之蓁芜廓如矣。自是而又百年。夷狄迭据中华。异言遍满天下。甲申丙丁之事。言之于悒。而毁经侮圣之徒。雄唱雌和。大防日坏。圣路日塞。呜呼。人之类又将尽灭矣。天于是又生我先生。授之以朱子之责。而又征之以不世之嘉祥。先生亦自知其天畀之意不可孤。世道之责不可辞。入赞深闱。退诏后学。一言一行。只字片辞。无非是物也。世变罔极。险衅备尝。炯然一心。九死靡悔。卒以身殉。而朱子之道则赖之以不坠矣。呜呼。天之忧患世道之深切。至此益验。而圣贤所以自任之重。亦益可见矣。呜呼。孔孟之道。得朱子而复明。朱子之道。得先生而复传。而其遭时之艰。为功之难。视前代而有甚焉。则其得祸之愈重。亦其宜矣。此朱,宋二先生之所遇。为可悲也。而其道同而业同。不可以不并尊于百世也明矣。如不信者。请又有以质之。呜呼。天之眷祐东南。其亦久矣。泰伯南去。而鳞介之邦。始见至德之人。历千载而宋氏之文物南迁。而朱子生焉。箕子东来。而鲽域之乡。始沐仁贤之化。历千载而我朝之治教休明。而先生生焉。此则天意人事。历历相符而不可诬者也。若是而谓先生之不可与朱子同尊者。是不识天道也。是不识人事也。又何足与辨也。呜呼。神州万里。陆沉百年。南闽一方。亦入腥秽之中。则朱子之道。盖无处可寻。而其书无地可读矣。独我东鲁一域。赖先生之力。咸知尊朱子之道而读其书。则以朱子而合享于先生之祠宜也。先生之盛德大业。撑柱宇宙者。又无一不本于朱子之道。则以先生而配侑于朱子之堂。亦岂不宜也。此兴农之祠。所以一体同祀。而寒水先生之所以处于此者。亦有以灼见乎其道之同也。呜呼。一区林壑。数间祠屋。实万世道学之渊源。而四海九州之所无也。其有入是洞而登是堂者。不知所以尊其道。则非有人心者也。尊之如何。亦在乎诵其言服其行而得其心。使其道永传于无竆耳。有志于斯者。夫岂他求。其视诸门堂斋阁之名也哉。崇祯庚申正月日。后学西原韩元震记。

两默窝记[编辑]

郭伯纲所居一小窝。前有石佛一躯巍然默立。伯纲对之终日。翛然默坐。以默观默。若有默相契焉者。遂以两默名其窝。一日余访伯纲于两默窝。伯纲谓余曰。自余之居是窝。朋友之为之叙述者多矣。然观其说之意。殆以余为老佛者流也。子盍为余记之。以发余意也。余谓老氏以玄默为宗。而犹有五千言之言。释氏以无言为道。而亦有四十章之言。今伯纲以石佛之默。自耦其默。则其默也殆若有甚于老佛矣。宜其人之言之如是也。然此正所以异于老佛也。老佛之默也。有心于默也。有心于默。则多一默字。其弊至于远事绝物而废弃人伦矣。君子之默也。无心于默也。无心于默。则不期于默。时其默而默。而时其不默则亦不默也。伯纲以时命之不遇。自屏于田野。世事付之世人。家事付之家儿。泊然无一事。惟以品题风花。怡养性情为事。则无所可言。乌乎有言。此所谓时其默而默者也。非有心于默也。夫以石佛之默。自耦其默者。盖亦以石佛之无心。自喩其无心也。非直以无言者为贵。而有言者为贱也。其邪正虚实。与所谓老佛之默者。正相反矣。而或者反以拟之于彼。则岂真知伯纲者哉。虽然。默有大于是者。圣欲无言。而有妙道精义之发。天何言哉。而有四时百物之生。玄天幽默。而德容清温。则天道之万化万用。圣人之一言一事。无非是默也。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者也。伯纲岂亦有闻于是。而姑先从石佛之默。以求进于其极耶。愿更从伯纲而闻其说焉。壬戌初夏日记。

苟度庵记[编辑]

富贵之淫人。无以异于贫贱之移人也。而古人之所深戒而自厉者。皆在于贫贱何哉。岂不以富贵顺境。贫贱逆境。逆境难处而顺境易处也耶。况自三代以下。圣贤之生。未有能富贵其身者。则其素位而行者。皆在于贫贱耳。故夫子自道则曰。饭䟽食飮水。乐在其中。其称颜渊则曰。一箪食一瓢飮。不改其乐。夫以孔颜之为圣贤之大也。而犹不免于贫贱。则君子之于贫贱。乃其本分耳。生于三代之后。其志在于慕富贵而厌贫贱者。吾知其非圣贤之徒也。然乐富贵而恶贫贱。人情之常也。苟非有所乐者在己。而天下之乐无以尚焉。则亦不免乎欣厌之心动其中而移其守也。此濂溪夫子每令人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而程朱二夫子皆引而不发。则所谓孔颜之乐。其终不可知而不可得耶。余读延平李先生之书而后。始有以知之也。先生之说曰。草木衣食。苟度岁月。惟求进此学。为庶几耳。先生之草木衣食。即孔颜之䟽食水飮也。而不言其乐。独言此学。何也。孔颜之䟽食水飮。自有其乐。故自言乐。先生之草木衣食。将以求得夫乐。故独言学。人须学然后。方可以竆天地之性。究万物之情。反身而诚。乐莫大矣。然则后之人欲求孔颜之乐者。舍先生之说。奚以哉。吾友金子静遭时不幸。无求于世。自京来寓于吾乡之川西村。临流筑室。读书其中。名其室曰苟度庵。盖志乎延平先生之所志也。若子静者。可谓能知求孔颜之乐矣。志之所在。气必随之。则吾知子静之终有得乎孔颜之乐。而千载不传之学。将复有传矣。余窃为吾道贺也。顾余亦草木衣食而未得其乐者也。叹岁月之虚度。惧夕死之无闻。今于子静之请记其室也。益有愧焉。余犹不辞而强为之说者。盖因是而自警云尔。于子静之志则未有所发也。壬戌季冬日。旸谷病夫书。

三槐堂记[编辑]

昔苏东坡铭王晋公三槐堂。反复言天道之可必。而余尝观丈岩郑公所撰三槐堂南公行状。郑公正直君子。其言必可信。则三槐翁吾知其为笃行高节士也。宜其后裔之昌炽如王晋公。而顾反不然何哉。王晋公以直道不容于时。三槐翁以学行见重于世。王晋公有志于事功。而三槐翁不屑于名利。二公之出处事为。虽不相符。若其德足以裕后。身不食其报同矣。而子孙之兴替盛衰。大相辽越。苏子所谓天之果可必者非耶。余以是滋惑久矣。一日三槐翁之后孙尚古甫来谓余曰。吾先祖殁几二百年。而所居旧址。三槐犹存。遂与宗人之为三槐翁后者。相与合谋。筑室于三槐之傍。扁以旧号。以为朝夕游居读书之所。余闻而始奇之曰。此真孝子慈孙之事也。其所以尽桑梓之敬。寓羹墙之慕者。宜有是也。终又蹶然而起曰。呜呼。天之果可必者。其在斯欤。苏子曰。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视天为茫茫。斯言信矣。善恶之报。必在其子孙。而天之定与不定。不能无遅速。南氏之天。于是乎定。而其子孙之兴。其自今始矣。人家祖先固有积德累仁者。而其后世之有兴有替。亦在其子孙修之悖之耳。今南氏诸人。日与之群居于是堂。所孜孜不怠者。修孝悌之行。勤诗书之业。以继述三槐翁之志事。则积善之天。其必使之昌炽兴盛。如王晋公之后无疑矣。发之遅者。其发也久。兴之速者。其兴也暂。此又物理之必然。则又安知南氏之福禄。反有过于王氏耶。向余之滋惑者。今而后可解。而若苏子者可谓有见于天道之必然也。南君尝游于久庵之门。与余善。既闻余之言。愿有以记其堂。遂以是说书以寄之。甲子复月。西原韩元震记。

[编辑]

经义记闻录跋[编辑]

右记闻录。成于乙未冬。后二年丁酉秋。奉呈于先生。请其斤正。冀以备皋比讲说之定论。而免起后人传讹之惑。先生受而置之几案者久。略加评订以示小子。且教曰。有功于余。请赐小叙以识卷首。则亦既许之矣。未及下笔。而先生遽弃后学。呜呼痛哉。仍窃惟念是录。既皆得之于讲问请益推演发明者。而又经先生亲赐勘订。则存之以为后学求道之资。亦庶几乎其可矣。易学答问。作于丁亥冬。理气性情图说。乙酉至乙未。屡年所作也。盖皆平日凾丈间所尝讲明者。而孟子养气论性二章说。又是承命起稿者也。幷与原录。一时奉呈。俱蒙印可。庸学小注诸儒说辨一卷。成之在后。未及奉质。然其指要无出于原录。而又多有与原录互相发者。故幷以附见于原录之下。呜呼。小子愚蒙。往者不能少体先生教育之意。犹未免为乡人。梁木一摧。卒业无所。追思痛恨。无以自解。独有奉持緖言。不私于己。使先生讲学明道之志不废于世。则庶其为报师恩补己过之万一也哉。幷识所感。以告同志。壬寅仲夏日。元震谨识。

遂庵先生所写尤庵先生疏本跋[编辑]

右尤庵先生己巳疏。遂庵先生所写者也。尤翁之祸。实激于此疏。而其陈疏亦止于此疏入之日。故正郞杨公万荣以堂后在直。得其本。藏之于家三十馀年矣。余闻而求见于杨公之胤子命彦会卿。会卿曰。子是先生门下士。宜以是归之。余谨受而作帖。以为传世之宝焉。噫。尤翁之疏。遂翁之笔。而疏中所论。又有关于生人之大义宗社之至计。则天地间不可无者此疏。而不可得者。此疏本也。杨氏家得全之于坤维倾圮士祸糜烂之日。卒使归于先生门下之士。则其事可异也。而杨氏家象德好义之风。亦可敬也已。是帖之来历。不可以无识。谨书于下。崇祯戊申孟秋之日。门人韩元震谨识。

先祖柳巷先生主敬说跋[编辑]

昔我先祖柳巷先生在丽季。以文章德行。为世模范。其学以敬为主。尝与阳村权公同直阙下。权公方食观书。先生曰。知君不主敬。口有食目有观。心主一乎。权公悚然而服。以为终身之师。盖当是时。程朱之说。犹未大行于东方。而先生之言敬。乃与之默合。此其于心学之功。非有自得之深者。讵如是哉。先生既殁。得谥文敬。亦见当时公议之所许矣。然先生之学。盖亦有所本矣。吾韩氏出于箕子。而箕子又契之世也。契为虞司徒。钦舜之命。则曰敬敷五教。箕子又承之而叙九畴。则曰敬用五事。夫彛伦之叙。本乎五教。修己之目。尽于五事。而皆以一敬字包之。则敬之为圣学之本万善之主。而圣哲相传。必以是为宗者。槩可见矣。契之学。传之箕子。箕子又以其学。来治东方。东方之有道学之传。自箕子始。然箕氏之世。文献无征。自罗以后。始可考信于史。而寥寥数千载之间。人不知有此学。无有能依俙说得敬字事。至我先生。始独言之。岂亦非先生之为箕子之世故耶。噫。先生去箕子三千馀岁之远。而乃能传箕子所传于虞司徒者。则今去先生数百岁之近。而顾不可以因先生之学。以求其所传于箕子者耶。此在后人之克念耳。元震不肖晩学。学无所得。固不敢与议于先学之传。而于先生说。感慕而兴起者则有之。故敢表出而识之。既以自勖。且以俟后人于无竆云。崇祯壬子孟春日。十二代孙元震敬书。

东征纪行录跋[编辑]

庚申之夏。余与玉溪,凤岩二兄东游搜胜。登枫岳俯沧海而归。既归。心未尝不在所游历者。而思欲复至其处。不可得也。玉溪老兄寄示东征录一编。谨受而阅之。凡前日之所游历者。历历皆在眼中。无异此身之复至其处也。每日而阅之。若每日而至之。信乎得之在心目。而传之在文字。文字之不可少也如此夫。然此非身履其境者。不能记之无失如此。非身履其境者。亦不能知其记之无失如此。山水外物也。犹必身履其境而后。真知其趣。则况圣贤堂奥之至高而至深者耶。此今日吾辈之所已亲历于彼而当勉于此者也。嗟夫。自顷之游日月几何。而凤岩已作古人。不可复与之论此。悲哉悲哉。人事之不可期也如此。则又岂可以衰颓自沮。望堂奥而不进。以负师友之所期哉。此则后死者之所共忧也。聊书此以归之。览之。想亦一慨也。壬戌仲春日。旸谷病友谨书。

仪礼经传通解补跋[编辑]

圣人之治天下。其具在于礼乐而已矣。自伏羲首出。圣神相继王天下。皆以是道。然未有文籍记述之作。以载其说。是以化虽行于一时。教未及于百世矣。及至周公相成王治天下。制作纤悉。仪文大备。而又作经以载其说。遭秦灭学。乐经尽亡。而礼经犹有存者。所谓周官六篇,仪礼十七篇是也。周官。周礼之大纲。而其切于人伦日用之常。上下通行之用。又莫如仪礼也。然阶级渐降。古今异宜。古礼既不可尽行于后世。而弥文之失。又不能无弊。则继周而兴者。又必有所损益而后行。可知也。孔子生衰周之世。亲见其弊。志在损益。为万世通行之法。而有德无位。不敢作焉。独其从先进之语。答为邦之问。其意可寻见也。去圣益远而世道日降。更历六朝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则人不复知有圣典矣。天不忘道。乃生朱子。复述孔子之业。既笺注诸经。补辑阙失。以明圣人之学。而遂以及于圣人治世之具。则又以仪礼之经为主。而传记之书附见。纲举目张。众说咸备。名曰经传通解。按朱敬之跋语。以王朝礼十四篇。为集传集注。而与通解分为二名。然其言曰。集传集注。此书之旧名也。然则删改之功。虽未及于十四篇。书名之改则不应以一书而有异同也。故幷以通解称之。所自成者。有三十七篇。而丧祭二礼。则属之门人黄干。使之续成。其眷眷编辑之意。可见于门人知旧往复答问之间矣。窃观仪礼本经所载。只有冠婚丧祭朝觐聘享飮射相见之礼。而通解所编。本之于为学。则自小学。以至大学。措之于为治。则自人君内治。以至表正万邦经理四海。而天文地理律历兵家之说。无不具焉。盖朱子以是继周公而立一王之制。为学者而垂万世之训也。然是书之编。只在于经传古语。而不复及于折衷群言。损益前代。以示其可行者何哉。据朱子平日之论。每曰。古礼不可尽行。孔子已有从先进之意。其编是书。亦曰。略存古之制度。使后人自去减杀行之。然则朱子之虑。非不及此。而顾以折衷损益。非圣人得位不可。故谦逊不居。以俟后人。然有德有位。不可远待其人。而折衷损益之宜。见于朱子一生言论著述者。其说槩具。则逐目编入。补成完书。复岂他求。惜乎。黄氏续编。杨氏附图之日。不能及此。而后五百年之间。更无有人理会此事。则此书将遂不免为千古未了之案。而朱子之目。恐不瞑于九原矣。元震之愚窃以为折衷损益。圣人得位制作之事也。自朱子言之。固不敢以是自居。而自后人尊朱子而言之。则取朱子之说而补朱子之书。以成朱子之志。似亦无人而不可为矣。于是不揆固陋。乃敢悉取朱子之说。随其门目。附入于原书之下。如是而后。是书之指事有断例。言有定论。譬如长短既陈。得尺度而裁之。轻重既列。得权衡而称之。可使后人开卷了然。不迷于所行。而亦以见朱子集大成之业。春秋大一统之义。皆在是书矣。自惟愚贱敢为此事。诚有僭率之罪。然异日国家兴东周之治。行朱子之学。而当事者或有取焉。亦庶几有万一之补云尔。崇祯壬戌五月日。后学韩元震谨跋。

篆韵书跋[编辑]

右篆韵书几卷。故友金士祥父所编也。盖自伏羲之世。苍颉始作古文科斗之书。而周宣之兴。有史籒。秦斯之出。有大小篆。其后作者。亦多以意櫽括而字遂多变。然其大体法象。一皆本于古文籒篆而未有改于其旧者也。及夫隶学之兴。而人趍简便。篆学遂废。凡遇篆书。虽老师宿儒。亦不知其有何㨾字。则又安能以尽其变哉。古圣神首出庶物。肇造书契。以记天地之撰。侔造化之功者。几无以见其源矣。士祥父自其先祖文忠公。始以篆学名家。而世传其业。士祥又益致其专门之功。为篆家之大方。则思欲辑成一书。以惠后人。于是广聚篆书。究极其变。积数十年之功而始就其编。自其一字而有数字之变。以至有数十字之变。无一不备焉。因韵汇别。以便考阅。其志可谓勤矣。编成。将以求余之文而未果焉。今其胤子教行以其遗编示余。且使之有言。盖重其先意也。余何可辞。余于此重有感焉。嗟夫。古道之废于今者。岂独此字书而已哉。其道虽废。其具犹存。举以措之。亦无难事。倘有好古君子者作而得行其志。虽一日而尽复其旧可也。而此书将为之兆矣。其功又岂可以少之哉。余于是乐言之。以告世之好古君子云。癸亥菊秋日。友人西原韩元震谨跋。

先祖文简公画像赞跋[编辑]

天开圣作。手扶日毂。经济治平。道尊德宿。诗书学业。厥亦有源。柳巷之庭。牧隐之门。措诸事为。仁洽义敦。胜国馀裔。一言以全。端委庙廊。赞元是专。眷隆累朝。位冠三事。茂伐殊勋。世莫与比。凌烟旧画。久而犹新。朝衣燕服。一则半身。晔然电眼。凛乎风神。美髯欲动。玄发未银。云仍谨守。世有其人。遴工重模。仿写于真。丹心未画。厥像尚传。端庄简重。仰之宛然。曷不肃敬。永垂千年。

右先祖文简公真像赞。白轩李相公所撰也。惟我始祖太尉公以后。世事丽朝。及其后裔之将尽。赖先祖获全。可谓追报五百年食禄之恩。而与太尉公勋德相终始矣。子孙蕃昌。而又毓中兴沙麓之庆。以基我邦家亿万年无疆之休者。实在于是。天之报施。信不僭矣。彼王贺者。何足道哉。崇祯再甲子仲冬日。十一代孙元震谨书。

孝宗大王御笔跋[编辑]

右身字。我圣祖孝宗大王御笔也。板本在于龙潭县。守臣金时哲印出二本作簇。其一自作宝玩。其一寄赠臣元震。元震窃伏惟念人有此身。方能为万事之主。而主之得职。事皆可理。故大学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孟子曰。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圣祖之书此一字。盖大学孟子之意也。圣祖之志如此。故能有以建其有极而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也。惜乎。中途薨殂。志业未就。岂惟东土之不幸。抑亦天下万世之不幸也。虽然。尊中国攘夷狄。大义皎然。撑拄宇宙。异日天眷在东。圣王复作。必有能就此事者。而我圣祖实为之兆也。此不可不使后人知之。又不可不使天下人知之也。龙潭宰之以此寄赠。要与共守圣训者。其意岂偶然哉。崇祯戊辰阳月日。臣韩元震拜手稽首谨书。

尤庵先生书东坡诗跋[编辑]

有怀诸葛公。万马出汉巴。

右尤庵先生所书东坡诗语也。久在壁间。字尚不灭。先生玄孙能相取以妆帖宝藏之。间尝携至海山之阳。以示元震。且征言。奉玩再四。为之俯仰太息。夫武侯之六出祈山。未捷先死。千古志士之所共追恨也。然奖率三军。进临中原。使义声昭布。敌人震慑。则平生志业。亦少自见矣。若我先生自遭中途崩殂之痛。更无鞠躬尽瘁之路。竆山血泪。空渍于箧里貂裘。则虽欲为武侯之死于军中。亦不可得矣。顾复何暇于未捷先死之寄恨也。此万马出汉之句。所以有感于中而追怀之不已也。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侯之志。可悲也。而欲为武侯之死而亦不可得者。先生之志。尤可悲哉。昔人有言。人之读出师表而不知流涕者。无人心者也。元震于先生此帖。亦云。崇祯再戊午九秋日。后学西原韩元震谨跋。

先生出处遭逢。与夫身任天下之大义。皆同于武侯。世人之所共知也。若其𬣙谟帷幄。密赞大计。亦皆同于武侯。而其事甚秘。此则世人未必能知也。窃伏惟念圣祖之于先生。学焉而后臣之。犹先主之于武侯也。故其君臣一德。皦然终始。欲知圣祖之为君。当求之于先生。欲知先生之为臣。当质之于圣祖。不可二而观之。亦犹先主之于武侯也。元震尝闻诸先师。先师又闻诸先生。曰圣祖久在质馆。习知虏中事。凡虏人之技艺长短。与其将相头目之能否。无不备悉也。圣祖尝曰。虏中诸将无可畏者。惟九王未易敌也。又曰。我国炮手。天下精兵。得万众而将之。亦可以横行天下。虏虽有铁骑。无所施也。先生又言圣祖计将复开废四郡。因险据守。一以进逼辽阳。一以距塞虏人在巢穴者乘虚内袭之路。仙驭上宾。计未及施。故外人莫得以知之也。元震问当时须得一大将。乃可办事。独一李公浣可将。而恐亦未合作大将。当时所拟者。果在何人。先师答言圣祖自拟尔。虏中诸将独惮九王。及闻九王死。深喜之。因是益决大计矣。元震又窃观先生所撰李公墓碑。曰余与公同受孝庙密谕。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常谓余曰。上志决矣。奖率十万舟师。由海路直冲心腹。功可十八九成矣。元震以所闻于先师者。又参之于此言。则当时君臣上下之间。所以密勿谟猷者。槩可见矣。盖其六师亲征。直抵关外。李浣舟师径袭内地。此实武侯跨有荆益两道用兵之策。而进据四郡。又是武侯先屯汉中之故事也。其神谋大策。固皆默合于古人。而圣祖之十年薪胆。先生之许以驱驰。其苦心血诚。又皆可以质诸鬼神矣。然当时有以句贱诈矣延广狂矣。讥议大义者。而后又有以空言不躬高论无成。诬诋先生。以及圣祖者。则噫亦痛矣。虽以彧,群辈而议先主武侯。岂若是之悖哉。世又有议其亲倭雠虏者。则此又武侯东结孙权。北征曹操之遗规也。权实汉贼也。而又有关羽毁败之耻。秭归蹉跌之辱。则武侯之志。岂尝须臾而忘吴哉。顾以讨贼兴汉。在于灭魏而不在于雠吴。故姑舍此而先彼耳。日本之于本朝。虽曰有陵庙之雠。固不可以一国之私而先天下之大义也。况陵庙之雠。本在于平秀吉。秀吉篡源氏。而源氏复灭平族。则我之于源氏。又岂有不可和之义哉。噫。武侯之计。先定于草庐未出之时。及其出而当事。一以此策从事。虽以时运不利。不能尽符其志。亦不可谓不行其志矣。先生受任未几。遽抱遗弓之恸。既不能少行其志。所赞大计。又因其机密畏泄。不敢载于史氏之记。若遂泯没而无传焉。则岂不重为志士之恨也耶。元震实惧旧人之皆亡而流闻之日沫也。故幷著之于此。庶几使人有以见当日君臣之际。而且以俟夫异时当事者之考焉。噫。同日又书。

李公举寒山纪行诗跋[编辑]

见上

罗整庵困知记辨跋[编辑]

见上

[编辑]

书冲漠无眹问目后[编辑]

以道之本体冲漠无眹而涵动静者。属之静。以道之大用乘机流行而有动静者。属之动者。我黄江先生说也。推说精微。语意卓然。可以俟百世而不惑焉耳。顾未有先儒旧说可以印证者。故学者创闻。听莹者多矣。偶阅南轩集。有曰大极动而二气形。此以太极生阴阳而兼动静者。属之动。则其以太极本体涵动静而不属动静者。属之静者。亦不可已矣。冲漠无眹。是太极之本体。南轩之见道分明。朱子之所尝深许者。岂或于太极上反有所未莹者耶。愚得此说而后。益信先生之说不我欺也。不敢自私。书此以告同志。庚寅腊月二十七日书。

书答崔成仲书后[编辑]

见上

书气质五常辨后[编辑]

见上

书巍岩气质辨后[编辑]

见上

书尤庵先生答金直卿书后[编辑]

朱子曰。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据此则五行之性。似可谓气质之性矣。然其下又曰。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无不在。又见矣。据此则当为本然之性矣。盖五行之理。具于人而为仁义礼智信。此仁义礼智信。虽其为德不同。岂可谓之气质而非本然之性乎。试以此思量而见教也。

朱子曰。气质之性。只是此性堕在形气之中。故随其气质。自为一性。正周子所谓各一其性也。据此则各一其性。固是气质之性。然本然之性。实不外此。故又谓之本然之性。亦可也。盖五行之性。是即五行气质之中。指其所赋之理不杂乎气质者而言也。即五行气质而言。故木仁火礼金义水智而各一其性也。直指其所赋之理。不杂乎气者而言。故其为仁义礼智信之德者。又皆纯善而无恶也。自其各一其性者而言。则谓之气质之性可也。自其纯善无恶者而言。则谓之本然之性。亦可也。苟得其意。则名言之际。不必深拘也。朱子曰。非气无形。无形则性善无所赋。故凡言性者。皆因气质而言。但其中自有所赋之理尔。观此言。尤可见其仁义礼智信之性。虽因气质而名。亦不杂乎气而直指其理尔。先生此书。盖亦兼气质本然。以释各一之义。而语意简奥。有未易晓者。故读者往往牵合驱率。以就己说之所便。而遂使先生之微指䵝昧而不明。岂不可叹哉。故不揆狂僭。敢为说以明之如此云。辛卯菊秋上浣。后学韩元震谨书。

书明道先生赞游定夫读西铭后[编辑]

广平游定夫先生读西铭。即涣然不逆乎心曰。此中庸之理也。明道程先生称其能得之言语之外。自是诸儒多释其意。而第未见其能有得乎游氏之意。与程子所以称之者也。陈北溪以为事天节目。皆是日用切己之实。无过不及者。所以为中庸者。则凡事之无过不及而合乎中庸。六经以下义理之书皆然也。何独于西铭而后可言也。真西山以为西铭之欲人不失干父坤母之所赋与者。为合乎中庸教人以全天命之性者。则又未及乎西铭及物之仁也。愚窃思之。西铭大意。以天地为父母。而生民为兄弟。万物为侪辈者。以其体性之同得乎天也。此中庸命性之说也。若其事天如事亲。爱民如兄弟。视物如侪辈者。仁之所以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充其至。为圣神功化之极也。即中庸位育之事也。如此推之。或庶几乎游氏之意程子之指也耶。壬辰三月二十五日书。

书栗谷别集论性说后[编辑]

栗谷别集。问继之者善。所谓性善。而至成之者性然后。方有气质之善恶否。抑未可以善恶分耶。答曰。谓之性则未可分善恶。尤庵先生评之曰。谓之性则未可分善恶可疑。孔子曰。性相近也。程子曰。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此言皆何谓也。惟孟子专言善一边。故朱子谓其密不如程子。

按谓之性则未可分善恶。固可疑。性固有兼善恶而言者。如孔子程子所言之性是也。然易所谓成之者性。本以善言。未尝兼言恶。观乎易本义及通书注。则可见其然。而万物之性。虽有偏全。善则皆同。又可见矣。但性非气质则无以成之。故就此性。兼言气质则是谓气质之性。而方有善恶之不齐矣。孟子言性。亦非言善一边。乃言性之本体也。若以孟子之言性。谓言善一边。则似乎性本有善恶两边。而孟子只言其一边也。恐或起后人之疑矣。而问者以继善直谓之性善。亦未莹。继善之善。以在天者而言。性善之善。以在人者而言。善虽一理。分则有限。故谓性善之善。原于继善之善则可。而直以继善为性善。则是为昧于天人性命之分矣。岂可也哉。辛丑腊月二十三日。后学韩元震谨书。

书季明姜甥往复书后[编辑]

二君所论。各有所据。而理在深奥。言涉精微。固难以片言剖判。然求其至当之所在。则奎说终是。孟子论人情曰。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又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曰心曰情。气固在其中。而若孟子之意。不在气而直说道天理之发见也。后人就此加详。以为理之乘清气而发者为善。乘浊气而发者为恶。其说固是。然若因此谓善恶皆由于气而理无一主宰于其间。则所谓理者。不过是赘疣无当之一物。而寄寓于气中。有亦可无亦可也。恶见其为性善也。亦恶贵乎其有此性善也。惟其至善之理。根于中而不可灭息。故虽在至顽之人。其心无一分清气者。亦有时而发见。如在父子之间。天性之爱至重者。如遇赤子入井。事会之值急切处。猝然感触。自不觉其本性之呈露。盖其天理之所感者至重且切。而私意外诱。未及挠夺。故所乘之气虽甚昏浊。到此亦不能胜其天理之本明。只得为之听命而发挥出来也。此所以见人性之必善也。若曰人必有一分清气然后。方发得一分善端。则善恶皆由于气。而理不足有无于其间者。固已如上所云之不可矣。况人生气禀。有万不齐。既有至清至粹之禀。则必有至浊至驳之禀者。与之对矣。彼至浊至驳之禀者。果安得有一分清气乎。虽使有一分清气。其气甚微。而事物之反复来感者。无有竆已。则如见入井之事。邂逅一发。固宜有之矣。安得每见辄发乎。今既每见辄发。而必曰贮一分清气于至浊之中。以拟一事反复。无竆之至者。岂其理也哉。大抵天理之所感者至重。而浊气之发不能掩蔽。政如人君之命令得宜。而强臣亦有时不得不奉行者。唐宗之处置得宜。而韩弘舆疾讨贼。承宗敛手削地。是其类也。如见人欲害其亲而愤然思所以仇之。见孺子入井而恻然思所以救之者。无论人之贤愚善恶而所必同有也。若此之类。亦必谓之清气之所值而非由于天理之所不容已者。则天理之见。抑无已太甚。而性善之义。几乎泯没矣。岂不殆哉。孩提之儿。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者。此乃良知良能。根于天理之自然者。而气之清浊。非可论也。至其圣人之全此性也。众人之失此性也。方可论其气之清浊矣。若谓良知良能。亦必由于气之清者。则彼至顽之人禀气至浊。无一分清明者。将自孩提及其长。而无一有爱亲敬长之发矣。不然则将谓彼至顽之人。亦必受一分清气画定。以拟爱亲敬长良知良能之发。而其他则推不去矣。又岂理也哉。果如是说而天下之善。必皆原于气。则孟子历数情之善者。而必曰仁之端义之端者何也。孟子一生。有功于圣门者。只为道此一句性善。正宜于此深体密认。有以见其必然。庶几不迷于大本矣。季明所引大学章句本明之体。以证清气之人无不有者。亦似未衬。本明之体。主天理而言。固非专指气之虚灵。而所谓虚灵者。亦未必皆是清气之所聚也。圣人之心。至清至粹之气所聚而虚灵。故所觉无非义理。凶人之心。至浊至驳之气所聚而虚灵。故所觉无非人欲。至于禽兽之心。亦有些虚灵。则安得以其虚灵之故。而皆谓之清气耶。气之所聚。虽有清浊之不齐。其虚灵而能觉则同。故清气之聚。觉于理。浊气之聚。觉于欲者。固其常也。而浊气之发。或不胜其天理之正。但为觉之而不能为之掩蔽者。亦有之矣。此其虽至顽之人纯是浊气之禀者。亦同有此虚灵之心。而天理之本明者根于中。故有时所感之正而善端萌焉。心为觉之则蔼然其发。有非浊气之所可壅遏也。然则浊气之发。未必皆恶。而人性之善。终不可灭息者。于此章句之语而益可见矣。己亥八月书。

书先师答闵士正书后[编辑]

闵士正问。近来疠病丧父母者。或弥月或经时或半年有馀而后。乃成追服。其变除之节。当何以处之。其以丧亲之日为限耶。以追服日为限耶。答曰。染死家不即成服。出于俗忌。大本既误。有何礼文之可论哉。或有以此来问。每以不知答之矣。

先师不答此问。盖以深惩流俗之失。使人不至再误。所谓不屑之教诲。是亦教诲者也。然人家失礼。既已至此。不可追改。而变除之节。所不可废。则亦不可无就变处变之道矣。朱子答曾无疑书。政合于此用。得其书。曰令兄丧期。于礼闻讣于外。便合成服。当时自是成服太晩。固已失之于前。然在今日祥练之礼。却当计成服之日。至今月日实数为节。今染死家不即成服。政与无疑之兄丧闻讣不即成服者同矣。无疑之兄丧。既计成服日变除。则染死家变除之节。当计成服日子者。亦可推知矣。盖不成服则不服丧矣。弥月经时。不服丧者。安得不追补其月日乎。然在外闻丧者。不可援无疑事为例也。在外闻丧之日。即在家丧出之日也。在家者既以丧出日变除。则闻丧者何独以成服日为限乎。在外闻丧。计日而成服者。亦礼之正也。与无疑事失礼之正者。事体自不同矣。辛酉至月日。门人韩元震谨书。

书西涯柳相惩毖录后[编辑]

呜呼。国家壬辰之事。尚忍言哉。三京灰烬。八路鱼肉。其不亡而存者幸也。天下之事。反复无已。而后车之戒。在于前车。此西涯柳相惩毖录之所以作。而其意亦可谓勤矣。然窃观是录之所惩毖者。皆举小而遗大。泥近而忘远。则亦岂足以为惩毖也哉。窃谓当日国家之事。大计之失有四。欲为惩毖。当先此四者。何谓大计之失。为国御患之道。莫先于备豫。故书曰。保邦未危。制治未乱。又曰。有备无患。诗曰。迨天之未阴雨。撤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孰敢侮予。此愚智之所共知也。倭寇十年之前。栗谷李先生面启筵中。请豫养精兵十万。而为柳相所沮。重峯赵先生屡疏极言倭寇之必至。请讲备御之策。而为时人所摈斥而不用。倘使二先生之言见用。贼知有备。固当不来。来亦御之无难矣。顾乃忠言至计。视如乌喙。而大寇在傍。一无素备。卒至于土崩瓦解之患。此其大计之失一也。兵家之势。战阵之形。主客不同。为客者利在速战。为主者利在持重。故陈馀据全赵之地。拥百战之卒。以御韩信数万之众。似无难矣。而李左车犹策之以坚壁不战。待其师老。陈馀不从。卒以败死。周亚夫之破七国。陆逊之拒刘先主。司马懿之对诸葛武侯。兵非不多也。士非不勇也。而皆以持重制之。此亦愚智之所共知也。盖以伐人之国者。谋必先定。兵必预励。而一入他境。士皆致死。故虽小敌。亦难与争锋也。况大敌乎。壬辰之乱。发于倭寇积年伺衅。蓄锐养力之馀。而深知我国之无备。倾国而至。我则百年升平。民不知兵。猝遇大贼。人心骇惧。不敢举刃向敌。而兵器朽钝。皆不堪用。以此御敌。虽使韩,白为将。难与为战矣。御之之术。惟在据险守要。坚壁清野。以老贼师。遇大兵则避之。见零贼则击之。使贼不获大利。不过数月半年。贼气消沮。计竆知索。皆思遁归。或乘其懈怠。或掩其退遁。以大兵挠其前而蹑其后。奇兵击其左右而邀其归路。亦勿迫之。使自遁走。以俟其奔走饥渴。气尽力竭。师徒丧亡而后。追至海上。擒其巨帅。殄其馀贼。此乃先守后战。以主待客之术也。庙堂先以此定计。遍谕八路。申戒诸将。而不用命者。论以违律。使人人皆知庙谟之所在。则岂有轻战致败之患哉。庙堂之筭。顾不出此。惟以迎敌为制胜之策。而又随之以逗遛之罪。是所谓驱市人而战者。顾安得不败哉。临津,平壤之失守。亦皆坐此而尤可痛恨者。始皆阻江而守。与贼相持十馀日。贼不能渡。乃为贼小数所瞒。渡江击之。遂为所败而二京不守。夫以倾国来寇之贼。图取二京之大。而顾乃以数百羸卒当之哉。又岂有十日不进而遽已遁走之理也。是必有大军在后而羸卒诱之者。不待智者而后知也。此虽当事者之不识兵机。实亦由于庙谟之不先定于先守后战以主待客之术也。此其大计之失二也。大驾西狩。虽出于仓卒不得已之计。至于渡辽则非计也。迁国图存。惟太王为可。后世无地可迁者。去将安之。徒失于死社稷之义耳。故孟子对滕君。虽以太王事告之。终始以效死勿去言之者。盖以此也。魏君之去东就西。皆在其国中。则非如弃国远走者。而朱子犹以为左右近臣从君于西。社稷大臣守国于东。此其大计之必在于守国。可知也。大驾一离我境。人心波荡。不复知有国家矣。纵得天兵而来救。亦岂易于恢复哉。幸而不至于此耳。当时诸公则无一人言其非计。此其大计之失三也。倭之于我。有陵庙之雠。其不可与和明矣。秀吉既死。源氏复兴。尽灭平族。为我复雠。则与倭和亲。固无不可。而平贼未灭之前则不可言和也。此其大计之失四也。凡此四失。是录一不及焉。后人亦何以惩毖哉。丙子之难。亦不能备豫。不能守险。坐使胡骑孤军深入而莫之能御。终以和议辱国。而其败一如前辙。则盖亦不知惩毖之所也。然则是录之昧于大计之失而不存录之者。不但误一时事。亦以重误后人也。且窃惟念国家当日之恢复。皆由于天幸而非有赖于人谋之臧也。何谓天幸。一则倭不知先据三南。与其国通而为一。固其巢穴。以出于反客为主之计也。二则倭不知既陷平壤。进兵不已。竆其所至而后止也。三则天兵之不能迅扫倭寇也。倘使天兵大胜。迅扫强寇。而我国之力已竭。则昔日苏定方之计。近日丁应泰之诬。可谓寒心。四则平秀吉之死也。当其倭寇再逞也。天兵已不可恃。而秀吉不死。则其祸岂但已哉。此四者皆天幸。而我国之所以恢复也。是录只知倭寇不逼行宫之为幸。秀吉死而兵退之为幸。而其他之幸则不知也。不知其幸。则亦不知其不幸而不知为计矣。果使知见有及于此者。岂不有先为之虑。如周亚夫之先据洛阳而喜贼之无能为。金庾信之预备唐兵而使不敢动也。倭自不据三南而使为我恢复之地。天兵亦不大胜而倭自退去。遂无后日难言之患。此所谓天幸而非有赖于人谋之臧也。余之备言及此者。盖欲后人之知所惩毖也。余于是录。又有所窃疑者。柳相既沮栗谷之计。而及其乱作。乃发李文靖真圣人之叹。则是亦知备豫之为至计。以不用之为可恨也。是录之作。为惩毖也。则固宜先著栗谷重峯之言而追咎其不用。使后人知戒。而又自伏其误事之罪。则误事之失。虽在于一时。牖后之功。可及于无竆矣。人亦服其用心之大公。而知其前日之沮事。非出于私意也。其知又不及此。栗谷重峯之言。全没不著。曹好益之微劳。沈岱之虚死。皆为之立传。而其记重峯事则只书起兵败死四字。而又抑之于僧人灵圭之下。不少称其许国首义之忠。保全江淮之功者何哉。金诚一之怪鬼。栗谷之所斥。则其为人可知也。奉使误国。当伏前使十辈之罪。而曲为分解。贷罪授任。又无功绩可记。而录其一言之善。褒之以真忠者。亦何哉。此余之所窃疑而未得其说也。大抵柳相之平生。顾余后生。未得其详。今于是录。备见之矣。王安石自作日记。以记其事。朱子以为自然不易之公论。余于是录亦云。壬戌仲夏日。旸谷老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