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9001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4冊.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道不拾遺,外戶不閉。爨雖有酋長,然與郡縣雜居,習染詐僞,故姦盜不止,時起侵犯。此諸夷之大較也。僰不爲盜,惟爨爲盜。管爂土官,初則縱之爲盜,與之分贓,久之反爲所侮矣。爲今之計,宜考察土官,分别貪廉而賞罰之,亦九年之病,三年之艾也。

滇國始末

七國,楚頃襄王遣將軍莊豪畧地,至滇池,見地旁沃野千里,定屬楚。方圖歸報,會秦拔黔中,道塞不能歸,遂以其衆王滇。傳世至嘗羌,漢武元狩間,指求身毒國,嘗羌問漢使者曰:漢我孰爲大?使者歸報,帝惡其不遜。時白子國仁果善撫其衆,與嘗羌角立,帝乃封仁果爲滇王,豪世遂絕。此滇國絕而白國繼也。《史記》、《西漢書》俱作楚威王使莊蹻,《東漢書》作楚頃襄使莊豪,以時考之,《東漢》是。

白國始末

邃古之初,西海有阿育國,其王能登雲上天。出《隋書》。娶天女,生三子,長日福邦,次日弘德,季日至德。封長、季二子於金馬、碧鷄,俾各主其地,次子封於蒼洱之間。阿育俗奉佛敎,惡殺,不茹勞腥,日食白飯,人稱爲白飯王,是爲白國之鼻祖也。其時人壽二三百歲,長子、季子壽終,各爲神楚,莊豪據有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