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41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7冊.pdf/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浪穹縣儒學。洪武十八年知縣金文舉建。〔知府杜瑜記畧〕:浪穹爲縣,在大理西北,號爲嚴邑。蒙段據有以來,民間被氈荷毳,授甲佩兵而已。大明洪武壬戍,天兵南下,始復流之境土,悉以其地入爲郡縣。然守令難其人,又出近伸之臣,俾司牧之。而給事中會稽金公文舉來令茲邑,人政有經,不事苛察。嘗諭其屬曰:天子所以設官分職,將以一視同仁,等民於赤子而敎化之,非徒欲利其錢穀貢賦也。遂議建學,羣弟子員擇士之學術才行者爲之師,乃卜地創學。會主簿上黨楊君淸亦至,又能贊襄厥事,不四月而殿堂門廡、齋廬、庖廩落成。

寧川書院。在縣治西。正德己已,知縣蔡杲建。嘉靖癸已,知縣陳儒重修。

龍華書院。在縣治北。弘治戊午,知縣蔡霄傑建。

射圃。在城隍廟左。宣德辛巳,署縣事檢校王廚建。

社學。在縣治西護明寺。

賓川州儒學。在州治前。弘治七年建,知州吳仲善重修。〔郡人給事中何邦憲記畧〕:洱水之東,素稱難治。弘治七年,分巡林公俊病之,議曰:洱東去太和縣治水六百里,而狼子野心,肆毒無憚,欲化其人,舍建學將奚爲乎?由是創城池,設州衛,興學校。䟽上,孝宗敬皇帝可其奏。惟時蜀胡伯定筮守是邦,以學校爲急,擇地於州治之西三峯峙前,經之營之,二年落成。弘治十七年,始頒學印,授官補弟子員。嘉靖三年,荆南吳公仲善繼守是邦,重加修葺。凡昔之所未具者,今乃貝愚以諸生之請,爲之識其歲月云。

秀峯書院。在學西南。嘉靖二十三年,知州朱官建。有〔李逸民記〕:秀峯書院在賓川州學左而前,其襲棟接文廟而凸出,迴連學之閈,爲懷顧之勞,以固風氣。面對三山,如島之振翮而將翔也。三山故名秀峯,取仰止之義,稱秀峯書院云。初,大夫朱君蒞政之明年,一日,諸學觀藝,步自門堂,延佇以視,指學前坂曰:何瓴然坂也,趨而下也,襟抱虧䟽,風氣殆洩與?諸生曰:始者長老固憂之,而力未迨也。大夫及是,文有其興乎?大夫曰:願聞伊始。曰:自吾土之有州也,衛之城之,凡以防盜設也。弘治間創始未具,具則所以防盜焉耳矣。學則卽建而弗閎也。今田加闢矣,民加聚矣,請作書院以聚經籍,次其棟宇,附於學宫,匪直土有專業,而彌綸風氣亦將有裨。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