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潭圍萬步,嵓壁聳削,奇水交加。潭以版石,皆人力爲者,修飭整整,塵埃不到。潭面淸徹,其深莫測,忽有墮葉,烏輒啣去。漢書謂雲南郡西北有山,如扶風太乙之狀,上有馮河,卽此。

  • 香嵓。在蒼山中峯之半。香從空來,芬酷襲人。世傳釋迦文佛文年栖雪山苦行之地。
  • 大石案。在府城北十三里。唐永徵間,大士楊波遠爲尊者迦葉波設供之案也。長丈六,闊六尺,厚二尺許,四足皆大石,上閣此案。然案與足相依處,有時可以度一髪,是謂神力。
  • 婦負石。在府城南十里陽和舗右。世傳漢兵至葉榆境上,耀兵而入,觀音化作一婦人,以稻草縻一大石,背負而行。將卒見之,相顧吐舌曰:婦人膂力如此,况丈夫乎?戒士卒忽露刃,因而市不易肆。以府地爲葉榆縣,置吏焉。
  • 晒經坡。在南峯無爲寺之上,廣三百步,不生草木,世傳唐三藏晒經處。
  • 卓錫泉。在城北三十五里喜州大慈寺前,昔有神僧卓錫得泉。
  • 石馬泉。在城西,水味甘冽,源出西天竺。〔副使妾龍詩〕:舊志聞茲水,何時看此景。來應自西極,流或到南溟。巢父牛堪飲,庖犠馬似經。直鈎無下處,坐對晚山靑。〔修撰楊愼詩〕:勝地荒蕪久,華亭結構新。淸泉分馬頰,白玉動魚鱗。玉瀉琴中調,花搖鏡裹春。學將濯纓事,撥問釣魚人。
  • 逆水浮板。在城中東南隅大悲寺。唐末有一木板在南門,溪流逆水,浮三里許。人異之,取視板上,有觀音像,繪彩如新,因立寺奉之。成化間,雪深七尺,城中烟火幾盡,人於寺中香篆得火。今於像前占卦尤驗,名大悲卦。
  • 五華樓在城中,南詔建,方廣五里,高百尺,元世祖賜金重修,前國初兵燹廢
  • 石馬井。在府治後,日亭午時,見井中有石如馬。
  • 戮魔石。在上羊溪。
  • 羅刹洞。在上羊溪深處,石門圓深,世傳以音大土放置羅刹之所,一山聳然,四山圍之,堪輿家謂牛不出。
  • 史城。在城北四十里,隋史萬歲巡西洱河駐此。
  • 南詔城。一在河尾里,一在關邑里,一在太和村,一城北國,一在磻溪里,一在塔橋,一在摩用,皆爲備吐蕃而設。
  • 金剛城。在佛頂峯麓,南詔雲南王築。
  • 觀音石蹟。在城西北三塔寺之南,石上有楊黼八分書誌之。
  • 剖碑崖。在洱河東岸,南詔鳳伽異欲刻碑國門於此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