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材,今碑蹟猶存,蓋下臨萬仞之淵,爲力至難。

  • 石乳崖。在蒼山芒湧溪上,有滴乳石,南詔高智昇初生棄其下,石乳滴入口中,數日不死,始收養之。
  • 筆塚。楊黼作八分書,瘞退筆爲塚。
  • 放光谷。在芒湧溪深處,名悉達場,四圍皆有佛光,或圓或長,五色互異,云藥師道場。
  • 日本四僧塔。在龍泉峯北澗之上,遠光古斗南,其二人失其名,皆日本國人,元末遷謫大理,皆能詩善書,卒學佛化去,郡人憐而葬之。
  • 念珠樹。在城北五十里,每穗結實百八枚,昔李賢者寓周城主人,其冢婦產難,賢者摘念珠一枚,使吞之,珠在兒手中擎出。棄珠之地,叢生珠樹。
  • 巨人跡。在蒼山五臺峯,一在洱東靑顚山。
  • 地券。在洱河羅筌寺南赤文島,有大篆數十字,今莫辨也。
  • 占文峯。卽玉局峯之別名。世傳六月二十五日星囘節,各寺皆燃炬,惟此峯有神火,與凡炬散列山曲,濱海漁家得見其全。鄕試之年,炬有多寡,中式者如其數。若見大炬參其中,明年春榜,中式亦如數,往往預知不爽。
  • 駐蹕臺。一在蘭峯無爲寺龍苑菴,一在趙州遍知寺東北二里,皆元世祖駐蹕之地。
  • 碧玕石。在下雲龍泉一峯澗內,嵌於巖上,旭日初出,碧緣欲滴。
  • 鐵柱。在趙州南百里白崖。諸葛亮旣擒孟獲,囘白崖,立鐵柱紀功,改益州郡曰建寧,卽其地也。柱歲久剝泐,至唐懿宗咸通間,龍佑那十五世孫張樂進求思武侯之功,重鑄鐵柱,合酋長九人,祭天於柱側。是日,有烏五色,集於鐵柱,頃之,飛憩蒙舍。酋長習農樂左肩上,衆以爲異,戒勿驚擾,農樂寢食唯謹。十八日,烏乃去。衆以天命攸屬,張樂進求遂遜位農樂,農樂不敢當,衆強之,立爲興宗王,是爲蒙南詔。
  • 彩雲城。卽一統志所謂文案洞城也,在白崖西山下,白國主張龍祐那所築。
  • 建寧縣址。卽迷渡市地。
  • 諸葛城。在今迷渡。武侯南征,立建寧縣,築城於此。
  • 孔明印。在定西嶺。兩崖間刻文印篆,世傳武侯之印。
  • 唐城。在州南十九里。唐李宓築。
  • 安東城。在州東二里。李專珠所築。蒙氏封珠爲安東將軍,故名。
  • 御井。在州北一十五里。元楊庭御井記曰:世祖癸丑南征,駐蹕其所。時旱,軍士渴甚。上憫之,禱神,以寶劍插地,淸流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