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 畫卦臺。在府治西龍泉峯下,武侯屯兵之地。世傳武侯於草萊中有石刻伏義像,因畫八卦,作臺祀之。土人以爲祭天,因名曰祭天臺。
  • 天威逕。孟獲僭稱王,扇誘諸夷,牂牁、越雋皆應。其人素爲夷漢所服,占據昆明、東川、武定以及烏撤、霑蒙數千里,其衆數萬。諸葛亮經會川,歷三絳、弄棟、葉榆,西抵永昌,遂生擒獲,置軍中。問曰:我軍如何?對曰:恨不早知公易勝耳。亮以方務在北,而南中好叛亂,宜窮其詐,乃赦之使還。合軍再戰,凡七虜七赦,獲心乃服。亮問獲,獲對曰:公天威也。因郡遂平。後名龍闕以西曰天威逕。
  • 唐九徵銅柱。唐御史九徵遵洱河尾而西,見吐蕃築城,以鐵緪梁漾鼻二水,以越點蒼。徵毁緪夷城,立銅柱而去。柱今已失其處矣。
  • 轆角莊。在府城南二十里。南詔神武王有女,欲爲擇配。女曰:父王擇配,非三婚也。我欲倒坐牛背,任牛所之,不問貧富貴賤,牛入之家則嫁之。王從其請。牛至一委巷,左右側其角而入。其家老嫗走避,強之乃出。問:有子否?曰:子往樵薪。王女卽拜老嫗爲姑。頃之,其子負薪囘,見巷有駒從,亦走避。使招之入,女曰:此吾壻也。令報王,王大怒,遂絕其女。一曰,壻問:首飾是何物也?曰:金也。壻曰:吾樵處此物甚多,明日載囘,皆金磚也。頃之,王怒解。女請王,王難之曰:汝能作金橋銀路,吾當來。果作以宴王。王歎曰:信天婚也。後人名其名曰轆角莊,言方牛入時,角如轆轤轉,誚陋巷也。
  • 天橋。在府城南三十五里。觀音大士鑿洞山骨,使洱河水下趨虞也。初未鑿時,蒼洱之間水據十之七,鑿後水存十之三矣。古人謂之石河。下斷上連,絕壑深塹,石梁跨之,憑虛凌空,可度一人,故名天橋。橋邊傲水濺珠,宛如梅樹,人呼曰不諸梅,亦奇觀也。橋之北有沓嶂,又名一線天,水故道也。石林古色,可吹洞簫。
  • 白虎墩。在府城南十里蕩山感通寺。昔有僧在寺廚炊黍,見白虎入廚,急以甑縻擲之,繞其基,虎遁。明日,見佛殿左一尊像,有縻在頸,取視之,卽甑縻也。寺廢,存墩,名白虎墩。後復建寶藏寺。
  • 放黑龍於馮河。在玉局峯項之南。世傳黑龍爲患,觀音大士請佛勅放之於馮何,使冬春居雪山,夏秋居溫湯,寒益寒,熱益熱,今龍尾關溫泉是矣。夏至、冬至先後數日,雷雨大作,是其往復時也。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