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然,禍未已也』。」御史大夫《月呂魯》亦言:「江南盜起凡 四百餘處,宜選將討之。」帝曰:「月的迷失屢以捷聞,忙 兀帶已往,卿毋以為慮。」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六年正月癸卯,畬民丘大 老集眾千人,寇長泰縣,福州達魯花赤脫歡同漳州 路總管高傑討平之。三月庚辰,台州賊楊鎮龍聚眾 寧海,僭稱大興國,寇東陽、義烏,淛東大震。諸王瓮吉 帶時謫婺州,帥兵討之。五月丙申,賊鍾明亮率眾萬 八千五百七十三人來降,江淮、福建、江西三省所抽」 軍各還本翼。閏十月丙戍,廣東賊鍾明亮復反,以眾 萬人寇梅州,江羅等以八千人寇漳州,又韶、雄諸賊 二十餘處皆舉兵應之,聲勢張甚。詔月的迷失復與 福建、江西省合兵討之,且諭旨:「月的迷失、鍾明亮既 降,朕令汝遣之赴闕,而汝玩常不發,致有是變。自今 降賊,其即遣之。」丙申,婺州賊葉萬五以眾萬人寇武 義縣,殺千戶一人,江淮省平章不鄰吉帶將兵討之。 甲辰,湖廣省臣言:「近招降贛州賊胡海等,令將其眾 屯田自給,今過耕時,不恤之,恐生變。」命贛州路發米 千八百九十石賑之。十一月壬子,漳州賊陳機察等 八千人寇龍巖,執千戶張武義,與楓林賊合,福建行 省兵大破之。陳機察、丘大老、張順等以其黨降。行省 請斬之以警眾,事下樞密院議,范文虎曰:「賊固當斬, 然既降乃殺之,何以示信?宜並遣赴闕。」從之。癸丑,建 寧賊黃華、弟福結陸廣、馬勝復謀亂,事覺,皆論誅。 《元史紀事本末》:至元二十六年六月,月的迷失請以 降賊明亮為循州知州,宋士賢為梅州判官,丘應祥 等十八人為縣尹、巡尉。帝不允,令明亮、應祥並赴都。 閏十月,月的迷失以丘應祥、董賢舉歸於京師。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七年二月「己丑,江西群盜 鍾明亮等復降,詔徙為首者至京師,而給其餘黨糧。 三月癸亥,建昌賊丘元等稱大老,集眾千餘人,掠南 豐諸郡,建昌副萬戶擒斬之。辛未,太平縣賊葉大」五, 集眾百餘人寇寧國,皆擒斬之。五月戊申,江西行省 管如德、江西行院月的迷失合兵討反寇鍾明亮,明 亮降,詔縛致闕下,如德等留不遣。明亮復率眾寇贛 州,樞密院以如德等違詔縱賊,請詰之。詔罷江西行 樞密院。癸亥,徽州績溪賊胡發、饒必成伏誅。丙寅,江 西行省言:「吉、贛、湖南、廣東、福建以禁弓矢,賊益發,乞 依內郡例,許尉兵持弓矢。」從之。庚午,婺州永康、東陽、 處州縉雲賊呂重二、楊元六等反,浙東宣慰使史弼 擒斬之。泉州南安賊陳七師反,討平之。六月庚辰,杭 州賊唐珍等伏誅。七月戊午,建平賊王靜照伏誅。乙 丑,蕪湖賊徐汝安、孫惟俊等伏誅。九月己酉,福建省 以管內盜賊蜂起,請益戍兵,命江淮省調下萬戶一 軍赴之。發蒙古都萬戶府探馬赤軍五百人戍鄂州。 十二月丙戌,興化路仙游賊朱三十五集眾寇青州, 萬戶李綱討平之。己亥,處州、青田賊劉《甲乙》等集眾 萬餘人寇溫州、平陽。

《元史紀事本末》:至元二十七年「春正月,江西賊華大 老、黃大老等掠樂昌諸郡,行樞密院討平之。三月,建 昌賊丘元等,稱大老集眾十餘人掠南豐諸郡,太平 縣賊葉大五集眾百餘人寇寧國,皆擒斬之。」十一月, 江淮行省平章不憐吉帶言:「福建盜賊已平,惟浙東 一道,地極邊惡,賊所巢穴。初,伯顏等於各路置軍鎮 戍,蓋視地之輕重而為多寡,後為忙古䚟更易其法, 今宜復還三萬戶分戍之。揚州、建康、鎮江三城,跨據 大江,人民繁會,宜置萬戶府七;杭州行省諸司府庫, 所在宜置萬戶府四;瀕海、沿江要害二十二所,宜增 置戰艦,分兵閱習水戰之法。」從之。

《元史曹伯啟傳》:「伯啟字士開,至元中,歷仕為蘭溪主 簿。尉獲盜三十,械徇諸市。伯啟以無左驗,未之信。俄 得真盜,尉以是黜。」

《成宗本紀》:「元貞二年正月己卯,上思州叛賊黃勝許 攻剽水口思光寨,湖廣行省調兵擊破之,獲其黨黃 法安等,賊遁入上牙六羅。十月壬子,贛州賊劉六十 攻掠吉州,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選討平之。」

《元史紀事本末》:「成宗元貞二年冬十月,贛州民劉六 十聚眾至萬餘,建立名號,朝廷遣將討之,多觀望不 進,賊勢益盛。江西行省左丞董士選請自往,進至興 國,距其營百里,命將校分兵守地,悉置激亂之人於 法,復誅奸民之為囊橐者。於是民爭出自效。不數日, 六十就擒,餘黨悉散。事平,士選遣使奏聞,但請黜人」 吏數人而已,略不及破賊事,時稱其不伐。

《元史成宗本紀》:「大德元年夏五月庚寅,上思州叛賊 黃勝許遣其子志寶來降。」

六年十二月,甲子,衡州袁舜一等誘集二千餘人,侵 掠郴州,湖南宣慰司發兵討之,獲舜一及其餘黨。命 「誅其首謀者三人,餘者配洪澤、芍陂屯田,其脅從者 招諭復業。」

七年六月癸巳,叛賊雄挫來降。十月乙未,發雲南叛 寇餘黨未革心者來京師。十一月甲寅,亦乞不薛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