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二卒懷臺牒拄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語,人心 益疑懼。軾曰:「軾自來激惱朝廷多,今日必是賜死,死 固不辭,乞歸與家人訣別。」僎始肯言,曰:「不至如此。」無 頗乃前曰:「大博必有被受文字。」僎問:誰何?無頗曰:「無 頗是權州。」僎乃以臺牒授之。及開視之,只是尋常追 攝行遣耳。僎促軾行,二獄卒就直之。即時出城登舟, 郡人送者雨泣,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此事 無頗目擊也。

蘇子瞻隨皇甫僎追攝至太湖蘆香亭下,以柁損修 牢。是夕風濤傾倒,月色如晝。子瞻自惟倉卒被拉去, 事不可測,必是下吏所連逮者多,如閉目窣身入水, 頃刻間耳。既為此計,又復思曰:「不欲辜負老弟。」弟謂 子由也,言己有不幸,則子由必不獨生也。由是至京 師,下御史獄。李定、舒亶、何王臣雜治之,侵之甚急,欲 加以指斥之罪。子瞻憂在必死,掌服青金丹,即收其 餘窖之土中,以備一旦當死,則併服以自殺。有一獄 卒,仁而有禮,事子瞻甚謹,每夕必然湯為子瞻濯足, 子瞻以誠謁之曰:「軾必死,有老弟在外。」他日託以二 詩為訣,獄卒曰:「學士必不至如此。」子瞻曰:「使軾萬一 獲免,則無所恨;如其不免,而此詩不達,則目不瞑矣。」 獄卒受其詩,藏之枕中。其一詩曰:「聖主寬容德似春, 小臣孤直自危身。百年未了先償債,十口無依更累 人。是處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 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其後子瞻謫黃州,獄卒曰:還 學士此詩,子由以面伏案,不忍讀也。子瞻好與子由 夜話,對榻臥聽雨聲,故詩載其事。子瞻既出,又戲自 和云:「卻對酒杯渾似夢,試拈詩筆已如神。」子瞻以詩 自被劾,既作此詩,私自罵曰:「猶不改也。」

皇甫僎追取蘇軾也,乞逐夜所至送所司案禁。上不 許,以為「只是根究吟詩事,不消如此。」其始彈劾之峻, 追取之暴,人皆為軾憂之。至是乃知軾必不死也,其 後果然。

《癸辛雜識》:建康溧陽市民同日殺人,皆繫獄具,以囚 上府,同日就道。二囚時相與言,監者不虞也,夕宿邸 舍,甲謂乙曰:「吾二人事已至此,死固其分,顧事適同 日,計亦有可為者。我有老母,貧不能自活,君到府第 稱冤,悉以諉我,我當兼任之,等死耳。幸而脫,君家素 溫,為我養母終其身,則吾死為不徒死矣。」乙欣然許 之。時張定叟以尚書知府事,號稱嚴明,囚既至,皆呼 使前,問之,及乙,則曰:某實不殺人,殺人某者亦甲也。 張駭異,使竟其說,曰:甲已殺某人,即逸去。其家不知 為甲所殺也,平日與某有隙,遂以聞於官。已而甲又 殺某人,乃就捕。某非不自明,官闇而吏賕,故冤不得 直也。張以問甲,甲對如乙言,立破械縱之,一縣大驚。 甲既論死,官吏皆坐「失入」抵罪,而張終不悟。甚哉,獄 之難明也!

《林下偶談》:「晦翁帥潭,一日得趙丞相簡密報,已立嘉 王為今上,當首以經筵召公。晦翁藏簡袖中,竟入獄, 取大囚十八人立斬之,纔畢而登極赦至。」

《元史王磐傳》:「磐字文炳,遷太常少卿。帝以天下獄囚 滋多,敕諸路自死罪以下,縱遣歸家,期秋八月悉來 京師聽決。囚如期至,帝惻然憐之,盡原其罪。他日命 詞臣作詔戒喻天下皆不稱旨意,磐獨以縱囚之意 命辭,帝喜曰:『此朕所欲言而不能者,卿乃能為朕言 之』。嘉獎不已,取酒賜之。」

《翦勝野》。聞獄有疑囚,太祖欲殺之,太子爭不可。御史 袁凱侍上,顧謂凱曰:「朕與太子之論何如?」凱頓首進 曰:「陛下欲殺之,法之正也;太子欲宥之,心之慈也。」帝 以凱持兩端,下獄,三日不食,出之。遂佯狂病顛,拾啖 污穢。帝曰:「吾聞顛者不膚撓。」乃命以木錐錐凱,凱對 上大笑。帝放歸,自縲木榻於床下。久之,上使人召之, 凱慢坐,對使者歌。使者廉其縲,還奏狀,上不為疑。已 而太祖晏駕,凱始出,優游以終。

《駒陰冗記》:都憲韓公雍巡江西日,方鞫死獄,忽誦句 云:「水上凍冰冰積雪,雪上加霜。」久不能對。一囚曰:「囚 冒死敢對。」公曰:「汝能對,貸汝死。」囚曰:「空中騰霧霧成 雲,雲開見日。」公撫掌稱善,果為減死。或謂不若空中 擁霧霧成雲,雲騰致雨更為順,但見日意於囚為當 耳。

囚繫部雜錄

《癸辛雜識》:「梁席闡為東陽太守,在郡有能,悉放獄中 囚,依期而至。後漢虞延為細陽令,每至歲時伏臘,輒 休遣囚徒,各使歸家,並感其恩德,因期而還。」《南史》:「何 引在齊為建安太守,為政有恩,人不忍欺,每伏臘放 囚還家,依期而返。嗚呼,中孚之信及豚魚,蓋非一日 之積也。」

《緗素雜記》:《漢書何武傳》云:「武為揚州刺史,行部錄囚。 又雋不疑為京兆尹,每行縣,錄囚徒還,其母輒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