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9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嘯聞百里,婦人嘯聞五十里,如笙竽之音。秋冬則聲 清亮,春夏則聲沈下,人舌尖處倒向喉內」,亦曰兩舌 重㳫,以爪徐刮之,則嘯聲逾遠。故《呂氏春秋》云:「反舌 殊鄉之國。」即此謂也。「有至聖之君,則來服其化。」 《後漢書。向栩傳》:「栩性卓詭不倫,恆讀《老子》,狀如學道, 不好」語言,而喜長嘯,賓客從就,輒伏而不視。

《黨錮傳序》:「汝南太守宗資,任功曹范滂;南陽太守成 璡,亦委功曹岑晊。二郡為謠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 陽宗資主畫諾;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璡但坐嘯』。」 《漢晉春秋》:「桓帝幸樊城,百姓莫不觀之,有一老父,獨 耕不輟,議郎張溫使問焉,父嘯而不答。」

外史李膺訪徵君於衡門,雪甚,道遇郭泰,乃稅駕於 野,乘蹇驢而造焉。時童子候門,見二子來,振衣長嘯 而入。

《魏略》:「諸葛亮在荊州遊學,每晨夜常抱膝長嘯。」 《異苑》:「劉元少與武帝善,而輕何無忌,遂不相得。乃去 遊吳郡虎丘山,心欲留焉。夜臨風長嘯,對月鼓琴於 劍池上。」

《晉書劉元海載記》:王彌從洛陽東歸,元海餞彌於九 曲之濱,泣謂彌曰:「王渾、李憙以鄉曲見知,每相稱達, 讒間因之而進,深非吾願,適足為害。吾本無宦情,惟 足下明之,恐死洛陽,永與子別。」因慷慨歔欷,縱酒長 嘯,聲調亮然。坐者為之流涕。

《石勒載記》:「勒年十四,隨邑人行販洛陽,倚嘯上東門。 王衍見而異之,顧謂左右曰:『向者胡雛,吾觀其聲,視 有奇志,恐將為天下之患』。馳遣收之,會勒已去。」 《趙書》:「石勒屯葛陂,值天雨不息,長史刁膺勸勒降晉, 勒愀然長嘯。張賓勸勒還北,勒鼓髯曰:『賓計是也』。」 《晉書阮籍傳》:「籍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 骸,時人」多謂之癡。惟族兄文業每歎服之,以為勝己。 嘗於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道氣之術, 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 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遂歸。著《大人先生傳》。 《水經注》臧榮緒《晉書》稱孫登嘗經宜陽山作炭,人見 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精神非常,咸共傳說。」太 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 「復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 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 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 問久之,乃知姓名。

《世說》:阮步兵嘯,聞數百步蘇門山中,忽有真人樵伐 者,咸共傳說。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 之,箕踞相對。籍商略終古,上陳黃農元寂之道,下考 三代盛德之美以問之,仡然不應。復敘有為之教,棲 神導氣之術以觀之,彼猶如前,凝矚不轉。籍因對之 長嘯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復嘯,意盡,退還半嶺。《許 聞上。然有聲如數部鼓吹,林谷傳響。顧看,乃向人 嘯也。

晉文王德盛功大,坐席嚴敬,擬於王者。唯阮籍「箕踞 嘯歌」,酣放自若。

《晉書謝鯤傳》:「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 折其兩齒。時人為之語曰:『任達不已,幼輿折齒』。鯤聞 之,傲然長嘯曰:『猶不廢我嘯歌』。」

《成公綏傳》:「綏雅好音律,嘗當暑承風而嘯,冷然成曲, 因為嘯賦。」

《劉琨傳》:「琨在晉陽,嘗為賊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 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中夜奏 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 棄圍而走。」

《王廙傳》:廙為荊州刺史,性儁率,嘗從南下,旦自尋陽, 迅風飛帆,暮至都,倚舫樓長嘯,神氣甚逸。王導謂庾 亮曰:「世將為傷時識事?」亮曰:「正足舒其逸氣耳。」 《世說》:謝太傅與孫興諸人泛海,風起浪湧,諸人色動。 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輟。

《晉書謝萬傳》:萬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嘗以嘯詠自 高,未嘗撫眾。兄安深憂之,自隊主將帥已下,安無不 慰勉。萬乃召集諸將,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云: 「諸將皆勁卒。」諸將益恨之。

《王徽之傳》:徽之性卓犖不羈,時吳中一士大夫家有 好竹,欲觀之,便出坐輿造竹下,諷嘯良久,主人灑埽 請坐,徽之不顧,將出,主人乃閉門,徽之便以此賞之, 盡歡而去。嘗寄居空宅中,便令人種竹,或問其故,徽 之但嘯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耶?」

《世說》:劉道真少時常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留連。 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乃殺豚進之,道 真食盡,了不謝。嫗見不飽,又盡一豚,食半,餘半乃還 之。後為吏部郎,嫗兒為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 問母,母告之。於是齎牛酒詣道真,道真曰:「去去,無可 復用相報。」

《晉中興書》:「桓石秀風韻秀徹。叔父沖嘗與石秀共獵, 獵徒甚盛,觀者傾坐,石秀未嘗瞻盻,嘯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