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響,聲激嚁而清厲,信自然之極麗,羌殊尢而絕世,越 《韶》《夏》與咸池,何徒取異乎鄭衛。於是綿駒結舌而喪 精,王豹杜口而失色,虞公輟聲而止歌,甯子斂手「而 歎息。鍾期棄琴而改聽,尼父忘味而不食。百獸率舞 而抃足,鳳凰來儀而拊翼。」乃知長嘯之奇妙,蓋亦音 聲之至極。

嘯部藝文二

《寄南岳白蓮道士能於長嘯》
僧齊己

「猨猱休啼月皎皎,蟋蟀不吟山悄悄。」大耳仙人滿頷 鬚,醉倚長松一長嘯。

嘯部選句

晉桓元《與袁宜都論嘯書》,論卿歌賦序:「詠音聲皆有 清味,然以嘯為髣髴有限不足以致幽旨,將未至耶? 夫契神之音,既不俟多贍而通其致,苟一音足以究 清和之極,阮公之言,不動蘇門之聽,而微嘯一鼓,元 默為之改顏,若人之興,逸響惟深也哉。」

袁山松《答桓南郡書》:「嘯有清浮之美,而無控引之深。 歌窮淵根之致,用之彌覺其遠。至乎吐辭送意,曲究 其奧,豈脣吻之切發,一往之清泠而已哉?若夫阮公 之嘯,蘇門之和,蓋感其一奇,何為徵此一至,大疑嘯 歌所拘耶?」

陶潛《歸去來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唐王勃《上明員外啟》:「一丘一壑,同阮籍於西山;一嘯 一歌,列嵇康於北面。」

《駱賓王文》:「佇嘯高丘,應箕文而動韻;聆音大野,浮艮 軸以流陰。」

吳筠《猿賦》,「連肱澗飲,命侶煙嘯。」

宋蘇軾《後赤壁賦》:「劃然長嘯,山鳴谷應,風起水湧。」 魏曹植《美女篇》:「顧盻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晉郭璞《游仙詩》:「綠蘿結高林,蒙籠蓋一山。」中有《寂 士》,靜嘯撫清絃。

《陸雲詩》:「逍遙近南畔,長嘯作悲歌。」

北周庾信詩:「冷猿披雲嘯。」

唐·李白《游太山》詩:「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王維詩:「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孟浩然》詩:「嶺猿相叫嘯,潭影似空虛。」

李商隱《寄華嶽孫逸人》詩:「唯應逢阮籍,長嘯作鸞音。」 宋蘇轍詩:「蕭然倚楹嘯,遺響入雲霄。」

嘯部紀事

《山海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

《獨異志》:「禹傷其父功不成,乃南逃衡山,斬馬以祭之, 仰天而嘯,忽夢神人降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 《說苑辨物》:扁鵲過趙,趙太子暴疾而死。扁鵲造宮門 曰:「入言鄭醫秦越人,能活太子。」入診之,太子耳中焦 焦如有嘯者聲。

《吳越春秋》:「吳將伐楚,深恐以兵往破滅而已。登臺向 南風而嘯。」

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 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潛泣,泣而復嘯。

《列女傳》:魯漆室女倚柱而嘯,鄰婦謂之曰:「何嘯之悲 也?子欲嫁乎?吾為子求偶。」女曰:「吾豈嫁哉?吾憂魯君 老而太子少也。」

《古今注》:「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無子,父兄將為之改 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

《香案牘》:「趙威伯善嘯,若衝風之激長林,眾鳥群鳴。須 臾雲翔其上,冥霧四合,零雨其濛。」

《黃野人遊羅浮》,長嘯數聲,遞響林樾。

《西京雜記》:東方生善嘯,每曼聲長嘯,輒塵落帽。 《趙飛燕外傳》:帝於太液池作千人舟,號合宮之舟。池 中起為瀛洲榭,高四十尺,后歌舞《歸風送遠》之曲,帝 令馮無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風大起。后揚袖 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帝曰:「無方為我 持后」,無方捨吹持后履。久之風霽,后泣曰:「帝恩使我 仙去不得。」悵然曼嘯,泣數行下。

《拾遺記》:「太始二年,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