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面與眾占之,訖,不釋龜,進告於太常卿,占曰某日從。

授卜正龜。謁者進太常卿之左,曰「禮畢。」謁者引太常 卿以下還次。卜者徹龜,守宮,徹席以進。若上旬不吉, 卜中旬;中旬不吉,卜下旬,如初禮。若卜吉日及非大 事,皆太卜令莅卜。卜正、占者視高命龜,作龜 筮日。《禮》,國有小祀,應筮日者,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眾 星,山林川澤、州縣、社稷、釋奠「及諸神祀,並為小祀。應 筮日及諸王冠婚、公主降嫁等,並筮」日於太廟南門 之外。將筮前一日,右校掃除太廟南門之外。守宮設 太卜令以下次於門外之東,皆西向。其日平明,太卜 令、正占者俱就次,各服公服。守宮布筮席於闑西閾 外,西向。贊引引太卜令升立於門東,西面;卜正、占者 立於門西,東面。卜正開櫝出策,兼執之,東面受命於 太卜令。卜令曰:「皇帝來日某祭某神於某,尚饗。」卜正 曰:「諾。」遂右還西面,以櫝擊策,遂述曰:「假爾太筮有常, 皇帝來日某祭某神,尚饗。」乃釋櫝,坐筮訖,興,執卦以 示太卜令,太卜令受視,反之。卜正退復位,東面與眾 占之訖,進告於太卜令。占者曰:「某日從。」贊引進太卜 令之左曰:「禮畢。」贊引引太卜令以下還次。卜正櫝策 守宮,徹席以退,不吉,即筮。中旬、下旬如初。

神位,冬至祀昊天上帝於圓丘,以高祖神堯皇帝配 座在壇上。

座、每籩豆各十二。簠簋㽅俎各一、都六百八十九座

壇之第一等祀。

「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鈕》,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葉光紀》」 ,及《大明》、夜明等七座,籩豆各八,簠、簋、㽅、俎各一也。

第二等祀:

天皇大帝、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帝座,並差在行位前。餘內官諸座及五星、十二辰、河漢,都四十九座,齊列在十二陛間,每座籩豆各二,餘如上也。

第三等祀。

中官、市垣、帝座、七公、日星、帝座、大角、攝提、太微、太子、明堂、軒轅、三台、五車、諸王、月星、織女、建星、天紀等十七座,及二十八宿,並差在前列。餘百四十二座,齊列皆十有二陛,間每座籩豆等如二等也。

又祀外官百五座於內壝之內。

籩豆、簠、簋俎各一也。

又設眾星三百六十座於內壝之外。

籩豆等與外官同。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按此星神之位,蓋渾儀制圖,聖人觀象,羲和所職,推步有徵。《傳》曰:「萬物之精,上為眾星。」 故天有萬一千五百二十星,地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物,星之與物,各有所主。今並依《郊壇圖》為也。

正月,上辛,祈穀,「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高祖神堯皇 帝配。」

都七座也

又「祀五帝於壇第一等。」

籩豆等數如冬至。國家前禮,祀感生帝於南郊,後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祈穀。准《左傳》郊祀后稷以祈農事,故啟蟄而郊,郊而後耕。《詩》曰:「噫嘻,春夏祈穀於上帝。」 則祈穀之文,傳之歷代。上帝之號,元屬昊天。而鄭康成云:「天之五帝,遞王四時。王者之興,必感其一,因其所感,別祭尊之。」 故夏正之月,祭其所生帝於南郊,以其祖配之。故周祭靈威仰,以后稷配之,因以祈穀。據所說祀感帝之意,本非祈穀。先儒此說,似恐難憑。且感帝之祀,行之自久。《記》曰:「有其舉之,莫可廢也。」 祈穀之禮,於祈穀之壇,祭五方帝。夫五方帝者,五行之精,九穀之宗。今二禮並行,六神咸祀也。

孟夏,雩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以太宗文武聖皇帝配 座。

籩豆等如冬至,都十七座。

又祀五帝、五官於壇第二等。

籩豆各四,簠簋俎各一也。

又祀五官於內壝之外。

勾芒、祝融、后土、蓐收、元冥也,每座籩豆各二,餘各一。國家前禮,雩祀五方帝、五方五官於南郊;後禮,祀昊天上帝於圜丘。且雩祀上帝,蓋為百穀以祈甘雨。故《月令》云:「命有司大雩帝,用盛樂,以祈穀實。」 鄭元云:「雩於上帝也。」 夫上帝者,天之別號,元屬昊天,祀於圜丘,尊天位也。且雩祀五帝,行之自久。《記》曰:「有其舉之,莫可廢也。」 今二祀並行,以成《大雩帝》之義也。

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以睿宗大真皇帝配座, 又以五方帝、五帝、五官從祀。

籩豆等同雩祀,都十七座。國家前禮,祀五方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