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帝、五官於明堂。後禮,祀昊天上帝於明堂。准《孝經》,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先儒以為天是感精之帝,即太微之五帝,此即皆是星辰之例。按上帝之號,皆屬昊天,鄭元所引皆云五帝。《周禮》曰:「王將旅上帝,張氈案,設皇邸,祀五帝,張大次、小次。」 則上帝與五帝,豈可為一?《孝經》云:上帝即五帝,故云「嚴父莫大於配天。」 下云「宗祀文王以配上帝」 ,明上帝即天矣。且祀五方帝於明堂,行之自久。《記》曰:「有其舉之,莫可廢也。」 今二禮並行,以成《月令》「大享帝」 之義也。

立春日,祀青帝於東郊。

以太昊配勾芒、歲星、三辰、七宿從祀。

立夏日,祀赤帝於南郊。

炎帝配祝融、熒惑。三辰七宿從祀。

季夏日,祀黃帝於南郊。

軒轅配后土,鎮星從祀。

立秋日,祀白帝於西郊。

少昊配,蓐收太白,三辰、七宿從祀。

立冬日,祀黑帝於北郊。

顓頊配元冥,恆星、三辰、七宿從祀,正座、配座籩豆各十二,五辰、五官、三辰、七宿,籩豆各二,餘各一也。

以上樂各用本音,皆以黃鐘為均,三成。准《周禮》云:「圜 鐘之均六變,天神皆降,可得而禮。」《記》云:「天神皆降」,明 五帝、日月星辰皆天神也。又准《周禮》,樂三變,唯致丘 陵之祇。今改用六變。

臘日,䄍百神於南郊。

都百九十二座,《大明》《夜明》在壇上,每座籩豆各十,簠、簋、㽅、俎各一;神農、伊耆五官,每座籩豆各四,簠、簋、㽅、俎各一。五星、十二辰、后稷、五方田畯、嶽鎮海瀆、二十八宿、五方山林川澤,每座籩豆各二,簠、簋、俎各一;丘陵墳衍、原隰、龍鱗、朱鳥、百獸、元武、鱗羽、毛介、於菟、井泉等八十五座,籩豆各二,簠、簋、俎各一,皆准禮定也。

春分朝日於東郊,秋分夕月於西郊。

以上籩豆各十,簠、簋、㽅、俎各一也。

「舊用黃鐘之均,三成。新改用《天神之樂》」,圜鐘之均,六 成。

立春後丑日,祀風師於國城東北。立夏後申日,祀雨 師於國城南。立秋後辰日,祀靈星於國城東南。立冬 後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祿於國城西北。

已上四祀,舊不用樂,籩豆各八,簋俎等各一也。

夏至日,祭皇地祇於方丘壇上,以高祖神堯皇帝配 座。

每座籩豆各十二,簠、簋、㽅俎各一,都七十二座。

祭神州地祇於壇第一等。

籩豆各四餘如上也

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五山五川、五林五澤、五岳五 陵、五墳、五衍、五原、五隰於內壝之外,各依方面。

每座籩豆各二,簠簋俎各一,皆准舊禮為定。

立冬後,祭神州地祇於北郊,以太宗文武聖皇帝配 座。

每座籩豆各十二,簠簋㽅俎各一也。

舊樂用姑洗三成。准《周禮》云「函鐘之均八變」,則地祇 皆降,可得而禮。鄭元云:「祭地有二,一是大地崑崙,為 皇地祇,則宗伯黃琮所祭者。二是帝王封域內之神 州,則兩圭有邸所祭者。」國家後禮,則不立神州之祀。 今依前禮為定,既曰地祇,其樂合用函鐘之均八變, 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

每座「籩豆各十,簠簋各二,鈃俎各二。」

「舊樂用姑洗之均,三變社稷之祀,於禮為尊。豈同丘 陵,只用三變?合依地祇用函鐘之均,八變之樂。」 五嶽、四鎮、四海、四瀆,每年五郊迎氣日各一祭。

「東岳岱山,祭於兗州界。東鎮沂山,祭於沂州界。南嶽衡山,祭於衡州界。南鎮會稽山,祭於越州界。中嶽嵩高山,祭於河南府界。西嶽華山,祭於華州界。西鎮吳山,祭於隴州界。北嶽恆山,祭於定州界。北鎮毉巫閭山,祭於營州界,祭東海於萊州界,祭東瀆大淮於唐州界,祭南海於廣州界,祭南瀆大江於益州界,祭西」 海及西瀆、大河。於同州界,祭「北海、北瀆、大濟。」 於河南府界,皆本州縣官祭之。以上四祭,每座籩豆各十,簠簋各二,俎各二。

太廟九室、每歲五享

謂「四時孟月及臘也。」 每室籩豆各十二,簠簋各二,㽅鈃俎各三。

又「三年一祫,以孟冬,五年一禘」,以孟夏。

《祫禘》之月,則不時享。

《祫禘》之時,功臣配享于庭。

高祖室,殷開山、劉政會、淮安王神通、河間王孝恭;太宗室,房元齡、魏徵、屈突通、高士廉;高宗室,馬周、李勣、張行成;中宗室,桓彥範、敬暉、張柬之、崔元暐、袁恕己;睿宗室,蘇瓌、劉幽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