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四十一卷目錄

 祀典總部彙考五

  唐二元宗開元四則 天寶二則 肅宗上元一則 德宗貞元二則

  後梁太祖開平一則

  後唐莊宗同光一則

  後晉出帝天福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二則 世宗顯德二則

禮儀典第一百四十一卷

祀典總部彙考五

唐二

元宗開元四年詔詳定祀典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四年十 二月戊寅詔曰:「國之大事在祀,神之所歆,惟敬潔誠, 而齊精意以享,則可臻介福,致休祥。深慮有司,未副 厥旨。所緣宗廟、社稷、嶽、瀆等祭,宜令禮官博士斟酌 古今,務加虔肅,合於典禮,即詳定奏聞。」

開元十八年八月詔「天下州府縣,春秋二祀及釋奠。 並停牲牢。」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十八年 八月丁酉詔曰:「祭主於敬,神歆惟德。黍稷非馨,蘋藻 可薦。宣尼闡訓,以仁愛為先;句龍業官,以生植為本。 普天率土,崇德報功,饗祀惟殷,封割滋廣,非所以全 惠養之道,葉靈祇之心。其春秋二祀及釋奠,天下諸 州府縣等,並停牲牢,唯用酒脯,務在修潔,足展誠敬。 自今已後,以為常式。」

開元二十年,《開元禮》成,大祀、中祀,各有其制。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開元禮》, 二十年九月頒所司行用焉。」

按《開元禮》,「大唐開元之制五禮,其儀百五十有二。一 曰吉禮,其儀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於圜丘;二、正 月上辛祈穀於圜丘;三、孟夏雩祀於圜丘;四、季秋大 享於明堂;五、立春祀青帝於東郊;六、立夏祀赤帝於 南郊;七、季夏祀黃帝於南郊;八、立秋祀白帝於西郊; 九、立冬祀黑帝於北郊;十、臘日䄍百神於南郊;十一」、 春分祀朝日於東郊。十二、秋分祀夕月於西郊。十三, 祀風師、雨師、靈星、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十四、夏至祭 皇地祇於方丘,后土同。十五、孟冬祭神州於北郊。十 六、仲春上戊,祭太社、太稷。十七,祭五嶽四鎮。十八,祭 四海四瀆。十九,時享太廟。二十,祫享大廟。二十一,禘 享太廟。二十二,拜陵。二十三,太常卿行諸陵。二十四、 孟冬吉亥享先農,耕籍。二十五、皇后季秋吉已享先 蠶,親桑。二十六、有司享先代帝王。二十七、薦新於太 廟,季夏祭中霤於太廟。二十八、孟冬祭司寒,納冰。二 十九、興慶宮祭五龍壇。三十、皇帝親學。三十一、皇帝 太子釋奠於孔宣父。三十二、國學釋奠於孔宣父。三 十三、仲秋釋奠於齊太公。三十四、巡狩告圜丘。三十 五、巡狩告社稷。三十六、巡狩告宗廟。三十七、皇帝巡 狩。三十八、封祀於太山,禪於社首山。三十九、時旱祈 太廟。四十、時旱祈太社。四十一、時旱祈嶽鎮以下於 北郊。四十二、就祈嶽鎮海瀆。四十三、諸州祭社稷。四 十四、諸州釋奠於孔宣父。四十五、諸州祈社稷,禱諸 神,禜「城門四十六,諸縣諸里祭社稷四十七,諸縣釋 奠於孔宣父」四十八,諸縣祈社稷及諸神四十九。諸 太子廟時享五十:三品已上時享,其廟五十一;三品 已上祫享,其廟五十二;三品已上禘享,其廟五十三; 四品、五品時享,其廟五十四;六品以上春祠五十五, 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四曰軍禮,其儀二十有 三:一親征類於上帝,二宜於太社,三、告於太廟,四禡 於所征之地,五、軷於國門,六告所過山川,七、宣露布, 八、勞軍將,九講武,十田狩,十一射宮,十二觀射,十三 遣將出征宜於太社,十四遣將告太廟,十五遣將告 齊太公廟,十六祀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馬社,十 九祭馬步,二十合朔伐鼓,二十一,合朔,諸州伐鼓。二 十二,大儺。二十三,諸州縣儺。

卜日《禮》,「國有大祀、中祀,並卜日於太廟南門之外。」

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皇地祇、神州宗廟,皆為「大祀。」 日月星辰、社稷、先代帝王、岳鎮海瀆、帝社、先蠶,孔宣父、《齊太公》、諸太子廟,「並為中祀。」

將卜前一日,以右校掃除太廟守宮,設太常卿以下 次於門外之東,皆西向。其日平明,太卜令、卜正、占者 俱就次,各服公服。守宮布卜席於闑西閾外,西向。謁 者告事具,謁者引太常卿升立於門東,西面。贊引引 太卜令、卜正、占者門西,東面。卜正先抱龜奠於席上, 西首。灼龜之具奠於龜北,執龜立於席東,北面。太卜 令進受龜,詣太常卿前示高。太常卿受視訖,太卜令 受龜,少退,俟太常卿曰:「皇帝來日某祇祀於某,尚饗。」 太卜令曰:「諾。」遂述命。還即席,西面坐,命龜曰:「假爾太 龜有常。」興,授卜正,龜負東扉。卜正坐作龜訖,興,太卜 令進受龜,示太常卿,卿受示,反之。太卜令退復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