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其祭禮尢嚴。立都家人,以掌其都之祭祀之禮,使有其舉之,不敢廢也,非所當祭者,不敢僭也。《大宰》有八則以馭之,曰祭祀以馭其神,又專立一官以掌其禮,彼安敢有過差哉 !王氏《詳說》曰:「致福之事,見於《天官》膳夫,又見於《祭僕》。都家、宗人夫、膳夫。祭僕既云致福,而此又言者,蓋祭祀王所不與,則賜之禽,都家亦如之。」 上賜禽於下,則下致福於上。然致福者,宗人也。「展宗人之致福,而受之於膳夫」 者,祭僕也。受祭僕之致福,而獻之於王者膳夫也。

《正都禮》與其服:

王昭禹曰:「《禮》以定尊卑、別貴賤、辨親疏,而明分守。而僭亂之生,其微常起於衣服之間,則《正都禮》與其服不可緩也 。」 鄭鍔曰:「所謂正者,與其他所正之禮服異,乃奉祭之服為有祖廟之嫌耳。」

若有寇戎之事,則保群神之壝。

鄭鍔曰:「郊有群神之兆,則有壇壝之制,國有寇戎之變,固所當保也 。」 鄭康成曰:「守山川、丘陵、墳衍之壇域 。」 王氏曰:「以其掌都祭祀之禮,故使與小祝保神壝之在外者。《小祝》言保郊,此言保神之壝,相備也 。」 李嘉會曰:「欲群神之無警動。」

國有大故,則令禱祠。

賈氏曰:「都宗人,是王家之官。王命使禱祠,是都內之事。令,令都內之有司有事於神者。」

既祭,反命於國。

鄭康成曰:「祭謂報塞也。反命,還白王 。」 王昭禹曰:「祭之命上所出,既祭,反命於國,則逆祀命者無有也 。」 王氏曰:「民祭反命於國,則雖非國,故禱祠亦必命之祭然後祭。」

《家宗人》,如都宗人之數。

鄭康成曰:「家謂大夫所食采邑。」

掌家祭祀之禮。凡祭祀,致福。

鄭康成曰:「大夫采地之所祀與都同,若先王之子孫亦有祖廟。」

國有大故,則令禱祠。反命,祭,亦如之。

鄭康成曰:「以王命令禱祠,歸白王於獲福,又以王命令祭之,還又反命 。」 賈氏曰:「禱祠反命,則與都宗人既祭反命同,祭亦如之。」 是禱祠訖,王更命祭,祭訖亦反命。都宗人亦有此法,文不具耳。

凡以神士者無數,以其藝為之貴賤之等。

劉執中曰:「神士,謂明神理而仕者 。」 薛平仲曰:「《六典》敘官,未有無所命名而列之於數者,特《禮官》之末有所謂凡以神士者以官焉。謂之神士者不出於巫祝之間,先王何為特諄復於此哉?」 嘗觀周家五禮之制,以事鬼神示為先;六樂之作,亦以事鬼神示為首。先王之敬鬼神示者如是,人之有能以致天神、人鬼、地示「者,要必選掄,搜訪其藝,必有以通幽明之故,知鬼神之情狀者,然後居之,則仕進之貴賤而藝能之疏密可考矣。」

掌三辰之法,以猶鬼神示之居,辨其名物。

鄭康成曰:「猶圖也。居謂坐也。天者,群神之精,日月星辰,其著位也。以此圖天神人鬼地示之;坐者,謂布祭眾寡與其居句 。」 賈氏曰:「神有眾寡多少,或居方為之,或句曲為之也 。」 薛氏曰:「日月星辰謂之三辰。日,陽也;月,陰也;星辰亦有陰陽焉。陰陽之氣,有消息盈虛之理,而三辰之法未嘗不由之。三辰之數,有升降出入」 往來之變,而鬼神示之居,未嘗不從之。推陰陽而考三辰,觀三辰以居鬼神,示非知幽明之故不能也。《傳》曰:「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 故知三統之合於三辰也。日合於天統,則天神可得而猶其居;月合於地統,則地示可得而猶其居;星辰合於人統,則人鬼可得而猶其居。猶之之法,則神士者之所掌。其法雖不可見,大要壇場廟社,左右前後,各從其類而已。故《小宗伯》位宗廟於陽之左,猶日之生於東也;位社稷於陰之右,猶月之生於西也。兆五帝、四望、四類,各於其郊,猶星辰之躔次也。神士者,特能三辰之法,猶其居而已。建其位,非宗伯不可也。

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

鄭康成曰:「天人,陽也,地物,陰也。陽氣升而祭鬼神,陰氣升而祭地祇。」 物鬽,所以順其人與物也。百物之神曰鬽。《春秋傳》曰:「魑鬽魍魎 。」 薛氏曰:「致天神而人主與之。」 荀卿所謂「郊則并百王於上而祭之」 是已。郊天合百王,則郊地合物鬽,宜矣。鄭氏謂「用祭天地之明日」 ,於經無據 。黃氏曰:「是必有推候之法,可睹之實。至漢」 郊祀,猶候神先下,天子望拜,則司樂六變,天神降,八變地示出,九變人鬼格,非無其事。

以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

杜氏曰:「禬,除也 。」 王昭禹曰:「致天神、人鬼、地示物,鬽而祭之者,以禬國之凶荒、民之札喪故也。」 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