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佐王建保邦國,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

黃氏曰:吉禮居其首。《禮》主敬,敬莫著乎祭 。鄭鍔曰:「祭祀之交於神明,有受福之道,故以吉名之。」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張氏曰:鄭注禋祀則變禋為煙,取其尚臭。據《洛誥》曰「明禋」 ,又《國語》曰:「精意以享曰禋。」 遍觀書傳,皆言禋是精潔致祭之名,凡祀天、日月、星辰、風師、雨師,皆取煙燎,不言可知。今祀天言禋,祀日月言實柴,祭天禮重,故取禋敬之名以別之。鄭不明此意,改「禋」 為煙,謬哉!

以實柴,祀日月星辰。

鄭司農曰:「實柴,實牛,柴上也 。」 鄭鍔曰:「日月星辰,民所瞻仰,而在祀典者,必以氣臭而達之,故用實柴。實牲、燔柴,則氣臭上達矣。」

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鄭康成曰:「槱,積也。三祀皆積柴實牲體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煙,所以報陽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

項氏曰:「血毛,告幽全之物。」 又曰:「血祭盛氣也」 ,則以地道有幽陰之義,而求之以血也。

以貍沈祭山林川澤。

《鄭鍔》曰:「山林有功於貍藏,川澤有功於涵容,祭山林之牲則埋之,祭川澤之牲則沈之,各象其德。」

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王昭禹曰:「疈者肆而磔之,辜者制而磔之。四方異體,肆而不全,故祭以疈;百物異用,制而不變,故祭以辜。亦各以其物宜。」

以「《肆獻祼》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 《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鄭鍔曰:「廟祭之序始者,王以玉瓚酌鬱鬯獻尸,是為祼獻。既祼,於是迎牲而殺,乃行朝踐之事。朝踐禮畢,乃行饋獻之事,則薦以今世之食。以其序推之,則肆,饋獻也;獻,朝踐也;祼,始祼也。謂之肆者,《詩》曰:『或剝或亨,或肆或將』。剝者解牲體;肆者解而陳之俎也。始而祼以求之,中而薦腥,則以神事焉,終而薦熟則以人養焉。」 此《經》乃以肆獻祼為序,何耶?余考鄭康成之說云:「於祫逆言之者,與下共文、明六享俱然。祫言肆獻,祼禘言饋食」 ,著有黍稷互相備。王安石以為「羞其肆而酌獻焉,則以祼享先王,其祼也,猶事生之有享;羞其熟而饋食焉,則以食享先王,其食也,猶事生之有食也。」 然祫以合食為主,未嘗無食;禘以審禘昭穆為主,未嘗不祼。祼主於敬,食主於愛,二者亦互見祠,春禴,夏嘗,秋烝,冬之享,時祭之名也。禮不豐不殺,所以稱時。有以少為貴者,有以多為貴者。春夏以蒐苗而奉祭祀,時物方生,可獻者寡,故春以詞為主,夏以樂為主而已。尚詞者,為物不足以言詞道意也。尚樂者,陽氣浸盛,樂由陽來也,此所謂「以少為貴」 也。秋冬以獮狩而奉祭祀,百物既登,可獻者眾,故秋以薦新為主,冬以備物為主焉。「嘗」 者,物初成始可嘗,於是而薦新也。「烝」 者,物畢備皆可烝,於是而備物也,此以多為貴者也。

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帥執事而卜日宿,眡滌濯, 涖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詔《大號》。

楊氏曰:「所謂人鬼、大鬼,非止先王而已。凡在祀典,如勾龍、共工之類皆是,故通謂之鬼。若帥執事卜日至相王,大禮惟大神示大鬼為然,其餘小祀則大宗伯不與,故不言先王而曰大鬼,所以別小祀。若肆獻祼、饋食、禴祠、烝、嘗,則施於宗廟,故皆稱先王。」

「治其大禮」,詔相王之大禮。

王昭禹曰:「治其大禮,凡禮事之大者,詔相王之大禮,王禮之大者 。」 鄭鍔曰:「始焉治之,則次序其先後之倫,簡習其進退之節,使有條而不亂。行事則詔王又以相王,使王不失其行禮之節。」 《雜說》曰:「先自治,然後可以詔乎王。」 帝曰:「伯夷,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 黃氏曰:「今郊祀,宰相為大禮使,無職掌,獨隨天子升」 降。蓋《宗伯》詔相之事也。

若王不與祭祀,則攝位。

黃氏曰:「王有三年之喪,百官總己以聽於冢宰,至祭祀則宗伯攝,其意為可知矣 。」 鄭鍔曰:「禮官之長,掌建祭祀享之禮,故使之得以攝祭位。」

凡大祭祀,王后不與,則攝而薦豆、籩、徹。

王昭禹曰:「豆籩有薦,謂正祭祀時;豆籩有徹,謂祭祀方畢 。」 鄭康成曰:「薦徹、豆籩,王后之事。」

國有大故,則「旅上帝及四望。」

鄭鍔曰:「旅,非常祭也。如《禹貢》言『荊、岐既旅、蔡蒙旅平、九山刊旅』之類,皆因水災之後而合祭也。五帝因變故而有禱焉,則合五帝與四望之山川旅而祭之,不如常時之祭,以事出於一時之變,故不能如禮也 。」 鄭康成曰:「上帝,五帝也 。」 薛氏曰:「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