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言不及水。表是二美,吾無愧焉。凡泉品二十,列於右 幅。且使盡神方之四兩,遂成其功。代酒限於七升,無 忘真賞云。南陽葉清臣述。

《進茶錄序》
蔡襄

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諭臣「先任福建轉運使日所 進上品龍茶最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 知鑒,若處之得地,則能盡其材。昔陸羽《茶經》,不第建 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採造之本。至於烹試,曾未聞 有。臣輒條數事,簡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錄》。伏惟 清閑之晏,或賜觀採。臣不勝惶懼榮幸之至。謹序。

《葉嘉傳》
蘇軾

葉嘉,閩人也。其先處上谷。曾祖茂先,養高不仕,好游 名山,至武夷悅之,遂家焉。嘗曰:「吾植功種德,不為時 採,然遺香後世,吾子孫必盛於中土,當飲其惠矣。」茂 先葬郝源,子孫遂為郝源民。至嘉,少植節操,或勸之 業武,曰:「吾當為天下英武之精,一槍一旗,豈吾事哉!」 因而游見陸先生,先生奇之,為著其《行錄》傳於世。方 漢帝嗜閱經史時,建安人為謁者,侍上,上讀其《行錄》 而善之,曰:「吾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曰:「臣邑人葉嘉, 風味恬淡,清白可愛,頗負其名,有濟世之才,雖羽知 猶未詳也。」上驚,敕建安太守召嘉,給傳遣詣京師。郡 守始令採訪嘉所在,命齎書示之。嘉未就,遣使臣督 促。郡守曰:「葉先生方閉門制作,研味」經史,志圖挺立, 必不屑進,未可促之。親至山中,為之勸駕。始行登車, 遇相者揖之曰:「先生容質異常,矯然有龍鳳之姿,後 當大貴。」嘉以皂囊上封事。天子見之曰:「吾久飫卿名, 但未知其實耳,我其試哉。」因顧謂侍臣曰:「視嘉容貌 如鐵,資質剛勁,難以遽用,必搥提頓挫之乃可。」遂以 言恐,嘉曰:「碪斧在前,鼎鑊在後,將以烹子,子視之如 何?」嘉勃然吐氣曰:「臣山藪猥士,幸惟陛下採擇。至此 可以利主,雖粉身碎骨,臣不辭也。」上笑,命以名曹處 之,又加樞要之務焉。因誡小黃門監之。有頃,報曰:「嘉 之所為,猶若粗疏然。」上曰:「吾知其才,第以獨學未經 師耳。」嘉為之屑屑就師,頃刻就事,已精熟矣。上乃敕 御史歐陽高、金紫光祿大夫鄭當時、甘泉侯陳平三 人與之同事。歐陽嫉嘉初進有寵,曰:「吾屬且為之下 矣。」計欲傾之。會天子御延英,促召四人,歐但熱中而 已。當時以足擊嘉,而平亦以口侵陵之。嘉雖見侮,為 之起立,顏色不變。歐陽悔曰:「陛下以葉嘉見托,吾輩 亦不可忽之也。」因同見帝,陽稱嘉美,而陰以輕浮訾 之。嘉亦訴於上,上為責。歐陽憐嘉,視其顏色,久之,曰: 「葉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氣飄然若浮雲矣。」遂引而宴 之。少選間,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見嘉,未甚好也。久味 之,殊令人愛朕之精魄。」不覺灑然而醒。《書》曰「啟乃心, 沃朕心。」嘉之謂也。於是封嘉為鉅合侯,位尚書,曰:「尚 書,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寵愛日加。朝廷賓客,遇會宴 享,未始不推於嘉。上日引對,至於再三。後因侍宴苑 中,上飲踰度,嘉輒苦諫。上不悅曰:「卿司朕喉舌,而以 苦辭逆我,我豈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於地。嘉正色 曰:「陛下必欲甘辭利口,然後愛耶?臣言雖苦,久則有 效。陛下亦嘗試之,豈不知乎?」上顧左右曰:「始吾言嘉 剛勁難用」,今果見矣。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嘉既 不得志,退去閩中,既而曰:「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上以 不見嘉月餘,勞於萬幾,神薾思困,頗思嘉,因命召至。 喜甚,以手撫嘉曰:「吾渴見卿久也。」遂恩遇如故。上方 欲以兵革為事,而大司農奏計國用不足。上深患之, 以問嘉,嘉為進三策,其一曰:榷天下之利,山海之資, 一切籍於縣官。行之一年,財用豐贍,上大悅。兵興,有 功而還。上利其財,故榷法不罷。管山海之利,自嘉始 也。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鉅合侯其忠可謂盡矣。」遂得 爵其子。又令郡守擇其宗支之良者,每歲貢焉。嘉子 二人,長曰摶,有父風,襲爵;次曰挺,抱黃白之術,比於 摶,其志尢淡泊也。嘗散其資,拯鄉閭之困,人皆德之。 故鄉人以春伐鼓大會山中,求之以為常。贊曰:「今葉 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樂山居氏於閩中者,蓋 嘉之苗裔也。」天下葉氏雖夥,然風味德馨,為世所貴, 皆不及閩。閩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為甲。嘉以布 衣遇天子,爵徹侯,位八座,可謂榮矣。然其正色苦諫, 竭力許國,不為身計,蓋有以取之。夫先王用於國有 節,取於民有制,至於山林川澤之利,一切與民。嘉為 策以榷之,雖救一時之急,非先王之舉也。君子譏之。 或云「管山海之利,始於鹽鐵丞孔僅、桑弘羊之謀也。」 嘉之策未行於時,至唐趙贊始舉而用之。

《煎茶賦》
黃庭堅

洶洶乎如澗松之發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雲。 賓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渾。苦口利病,解膠 滌昏,未嘗一日不放箸而策茗碗之勳者也。余嘗為 嗣直瀹茗,因錄其滌煩破睡之功,為之甲乙建谿,如 割雙井,如「日鑄如㔃。其餘苦則辛螫,甘則底滯,嘔 酸寒胃,令人失睡,亦未足與議。」或曰:「無甚高論,敢問 其次。」涪翁曰:「味江之羅山,嚴道之蒙頂,黔陽之都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