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必無佳泉。

「山不停處。」水必不停。若停即無源者矣。旱必易涸。

《石流》

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氣以產萬物,氣宣則脈長, 故曰山水上。《博物志》曰:「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 水。」又曰:「山泉者,引地氣也。」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詞云:「飲石泉兮蔭松柏。」皇 甫曾《送陸羽》詩:「幽期山寺遠,野汲石泉清。」梅堯臣《碧 霄峰茗》詩:「烹處石泉嘉。」又云:「小石冷泉留早味。」誠可 為賞鑑者矣。

泉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挹之不竭即可食,不然則 滲瀦之潦耳。雖清勿食。

流遠則味淡,須深潭停畜,以復其味,乃可食。

泉不流者,食之有害。《博物志》曰:「山居之民,多癭腫疾」, 由於飲泉之不流者。

《泉湧出》曰濆。在在所稱「珍珠泉」者,皆氣盛而脈湧耳, 切不可食,取以釀酒,或有力。

泉縣出曰沃,暴溜曰瀑,皆不可食。而廬山水簾、洪州 天台瀑布,皆入水品,與陸經背矣。故張曲江《廬山瀑 布》詩:「吾聞山下蒙,今乃林巒表。物性有詭激,坤元曷 紛矯。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則識者固不食也。然 瀑布實山居之珠箔錦幕也,以供耳目,誰曰不宜?

《清寒》

「清朗」也,靜也,澂水之貌。「寒冽」也,凍也,覆水之貌。泉不 難於清而難於寒。其瀨峻流駛而清,岩奧陰積而寒 者,亦非佳品。

石少土多,沙膩泥凝者,必不清寒。

《蒙》之象曰「果行」,「井」之象曰「寒泉」,不果則氣滯而光不 澄,寒則性燥而味必嗇。

冰,堅水也,窮谷陰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為伏陰也。在 地英明者,惟水,而冰則精而且冷,是固清寒之極也。 謝康樂詩:「鑿冰煮朝飧。」《拾遺記》:「蓬萊山冰水飲者千 歲。」

下有石硫黃者,發為溫泉,在在有之。又有共出一壑, 半溫半冷者,亦在在有之,皆非食品。特新安黃山朱 砂湯泉可食。《圖經》云:「黃山舊名黟山,東峰下有朱砂 湯泉,可點茗,春色微紅,此則自然之丹液也。」《拾遺記》: 「蓬萊山沸水飲者千歲,此又仙飲。」

「有黃金處,水必清;有明珠處,水必媚;有子鮒處,《水必 腥腐》;有蛟龍處,水必洞黑。」媺惡,不可不辨也。

《甘香》

甘,美也。香,芳也。《尚書稼穡》作甘黍。甘為香。黍惟甘香, 故能養人;泉惟甘香,故亦能養人。然甘易而香難,未 有香而不甘者也。

味美者曰「甘泉」,氣芳者曰「香泉」,所在間有之。泉上有 惡水,則葉滋根潤,皆能損其甘香。甚者能釀毒液,尤 宜去之。

甜水以甘稱也。《拾遺記》:「員嶠山北,甜水遶之,味甜如 蜜。」《十洲記》:「元洲元澗水如蜜漿,飲之與天地相畢。」又 曰:「生洲之水,味如飴酪。」

水中有丹者,不唯其味異常,而能延年卻疾,須名山 大川諸仙翁修煉之所有之。葛元少時為臨沅令,此 縣廖氏家世壽,疑其井水殊赤,乃試掘井左右,得古 人埋丹砂數十斛。西湖葛井乃稚川煉丹所在馬家 園後淘井,出石甕中有丹數枚如芡實,啖之無味,棄 之有施漁翁者拾一粒食之,壽一百六歲。此丹水尢 不易得。凡不淨之器。切不可汲。

煮茶得宜,而飲非其人,猶汲乳泉以灌蒿萊,罪莫大 焉。飲之者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靈水》

靈,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澤,實 靈水也。《古稀》上池之水者,非歟?要之皆仙飲也。

大甕收藏,黃梅雨水、雪水下放鵝子石十數塊,經年不壞,用栗炭三四寸許,燒紅投淬水中,不生跳蟲。

靈者,陽氣勝而所散也。色濃為甘露,凝如脂,美如飴, 一名「膏露」,一名「天酒」是也。

雪者,天地之積寒也。《汜勝書》:「雪為五穀之精。」《拾遺記》: 穆王東至大之谷西王母來進嵰州甜雪,是靈雪 也。陶穀取雪水烹團茶,而丁謂《煎茶》詩:「痛惜藏書篋, 堅留待雪天。」李虛己《建茶呈學士》詩:「試將梁苑雪,煎 動建溪春。」是雪尢宜茶飲也。處士列諸末品,何耶?意 者以其味之燥乎?若言太冷,則不然矣。

雨者,陰陽之和,天地之施,水從雲下,輔時生養者也。 和風順雨,明雲甘雨,《拾遺記》:「香雲遍潤,則成香雨」,皆 靈雨也,固可食。若夫龍所行者,暴而霪者,旱而凍者, 腥而墨者,及簷溜者,皆不可食。潮汐近地,必無佳泉, 蓋斥鹵誘之也。天下潮汐,惟武林最盛,故無佳泉,西 湖山中則有之。

揚子固江也,其南泠則夾石渟淵,特入首品。余嘗試 之,誠與山東無異。若吳淞江,則水之最下者也,亦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