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勿食,食久令人有頸疾。江水取去人遠者,井水取汲 多者,如蟹黃,混濁鹹苦者,皆勿用。若杭湖心水、吳山 第一泉、郭璞井、虎跑泉、龍井、葛仙翁井,俱佳。

《二洗茶》

凡烹茶,先以熱湯洗茶葉,去其塵垢冷氣,烹之則美。

《三候湯》

凡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謂炭火之有焰者,當使 湯無妄沸,庶可養茶。始則魚目散布,微微有聲;中則 四邊泉湧,纍纍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 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最忌柴葉煙熏,煎 茶為此。《清異錄》云:「五賊六魔湯」也。

凡茶少湯多則雲腳散,湯少茶多則乳面聚。

《四擇品》

凡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相應。若瓶大啜存, 停久味過,則不佳矣。茶銚茶瓶,磁砂為上,銅錫次之。 磁壺注茶,砂銚煮水為上。《清異錄》云:「富貴湯,當以銀 銚煮湯,佳甚。銅銚煮水,錫壺注茶次之。」

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有等宣 窯印花白甌,式樣得中而瑩然如玉。次則喜窯心內 「茶」字小琖為美。欲試茶色黃白,豈容青花亂之。注酒 亦然。惟純白色器皿為最上乘品。餘皆不及。

《試茶三要》

《一滌器》

茶瓶茶盞,茶匙生鉎。音星致損茶味。必須先時洗潔則 美。

《二熁盞》

凡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則茶面聚乳,冷則茶色不浮。

《三擇果》

茶有真香,有佳味,有正色。烹點之際,不宜以珍果香 草雜之。奪其香者,松子、柑橙、蓮心、木瓜、梅花、茉莉、薔 薇、木樨之類是也。奪其味者,牛乳、番桃、荔枝、圓眼、枇 杷之類是也。奪其色者,柿餅、膠棗、火桃、楊梅、橙橘之 類是也。凡飲佳茶,去果方覺清絕,雜之則無辨矣。若 欲用之所宜核桃、榛子、瓜仁、杏仁、欖仁、栗子、雞頭、銀 杏之類,或可用也。

《茶效》

《人飲》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 出本草拾遺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然或有忌而 不飲。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去,而脾胃不損。 凡肉之在齒間者,得茶漱滌之,乃盡消縮,不覺脫去, 不煩刺挑也。而齒性便苦,緣此漸堅密,蠹毒自已矣。 然率用中茶。

茶具十六器,收貯於器局供役苦節君者,故立名管之;蓋欲歸統於一,以其素有貞心雅操,而自能守之也。

《商象》, 古石鼎也。用以煎茶。

《歸潔》, 竹筅箒也,用以滌壺, 分盈 杓也,用以量水斤兩。

「遞火」 銅火斗也用以搬火。

降紅 銅,火著也,用以簇火。

執權 準茶秤也。每杓水二斤,用茶一兩。

《團風》 素竹扇也,用以發火。

漉塵 茶洗也。用以洗茶。

靜沸 竹架,即《茶經》支腹也。

注春 磁,瓦壺也,用以注茶。

運鋒 劖果刀也,用以切果。

《甘鈍》, 《木碪墩》也。

「啜香」 磁瓦甌也。用以啜茶。

《撩》雲: 竹茶匙也,用以取果。

「《納敬》 竹」,茶橐也。用以放盞。

受污 拭抹布也。用以潔甌。

《總貯茶器七具》

苦節君 煮茶竹爐也。用以煎茶,更有行者收藏 建城 以篛為籠,封茶以貯高閣。

《雲屯 磁瓶》,用以杓泉,以供煮也。

《烏府》 以竹為籃,用以盛炭,為煎茶之資。

《水曹》, 即磁矼瓦缶,用以貯泉,以供火鼎。

器局, 竹編為方箱,用以收茶具者。

外有品司, 竹編圓橦提合,用以收貯各品茶葉,以 待烹品者也。

《論泉水》

田子藝曰:山下出泉,為蒙穉也。物穉則天全,水穉則 味全。故《鴻漸》曰:「山水上其曰乳泉石池慢流者,蒙之 謂也。其曰瀑湧湍激者,則非蒙矣。宜戒人勿食, 混混不舍,皆有神以主之。故天神引出萬物,而《漢書》 三神,山嶽其一也。」

源泉必重,而泉之佳者尢重。餘杭徐隱翁嘗為余言, 以鳳凰山泉較阿姥墩、百花泉,便不及五泉,可見仙 源之勝矣。

「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 皆佳品也。不厚則薄,不奇則蠢,不清則濁,不幽則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