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溪東北距焙僅一舍,諸焙絕下。慶曆中,分屬北苑。園 之別有十:一曰大畬,二曰石雞望,三曰黃園,四曰石 坑古焙,五曰重院,六曰彭坑,七曰蓮湖,八曰嚴曆,九 曰烏石高,十曰高尾山。多古木修林,今為本焙取材 之所。《園焙》歲久,今廢不開。二焙非產茶之所,今附見 之。

《壑源》葉源附

《建安郡》東望「北苑之南,山叢然而秀,高峙數百丈,如 郛郭焉。」

民間所謂《捍火山》也。

其絕頂西南下視建之地邑。

民間謂之望州山

山,起壑源口而西,周抱北苑之群山,迤𨓦南絕其尾, 巋然山阜高者為壑源頭,言壑源嶺山自此首也。大 山南北以限沙溪,其東曰壑,水之所出。水出山之南, 東北合為建溪。壑源口者,在北苑之東北,南徑數里, 有僧居曰承天,有園隴,北稅官山,其茶甘香特勝,近 焙受水則渾然色重,粥面無澤。道山之南,又西至於 章歷,章歷西曰後坑,西曰連焙,南曰焙山,又南曰新 宅,又西曰嶺根,言北山之根也。茶多植山之陽,其土 尺埴,其茶香少而黃白。嶺根有流泉,清淺可涉,涉泉 而南,山勢回曲,東去如鉤,故其地謂之「壑嶺坑頭」茶 為勝絕處。又東別為大窠,坑頭至大窠為正壑嶺,實 為南山,土皆黑埴,茶生山陰,厥味甘香,厥色青白,及 受水則淳淳光澤。

民間謂之冷粥面

視其面渙散如粟,雖去《社茅》葉過老色益青明,氣益 鬱,然其止則苦去而甘至。

民間謂之《草木大而味大》是也。

他焙,芽葉過老,色益青濁,氣益勃然,甘至則味去而 苦留,為異矣。大窠之東,山勢平盡,曰「壑嶺尾」,茶生其 間,色黃而味多,土氣絕。大窠南山,其陽曰林坑,又西 南曰壑嶺根,其西曰壑嶺頭,道南山而東曰「穿欄焙」, 又東曰黃際,其北曰李坑,山漸平下,茶色黃而味短。 自壑嶺尾之東南,溪流繚遶,岡阜不相連附。極南塢 中曰「長坑」,踰流為葉源,又東為梁坑,而盡於下湖。葉 源者土赤多石,茶生其中,色多黃青,無粥面粟紋,而 頗明爽,復牲重喜沈為次也。

《佛嶺》

佛嶺連接葉源下湖之東,而在北苑之東南,隔壑源 溪水道,自章阪東際為丘坑。坑口西對壑源,亦曰「壑 口。」其茶黃白而味短。東南曰「曾坑。」今屬北苑其正東曰「後 歷」,曾坑之陽曰「佛嶺。」又東至於張坑,又東曰李坑,又 有硬頭、後洋、蘇池、蘇源、郭源、南源、畢源、苦竹坑、岐頭、 槎頭,皆周環佛嶺之東南,茶少甘而多苦,色亦重濁, 又有篢。音膽未詳此字源石門,江源白沙,皆在佛嶺之東北。 茶泛然縹塵色而不鮮明,味短而香少,為劣耳。

《沙溪》

沙溪去北苑西十里,山淺土薄,茶生則葉細,芽不肥 乳。自溪口諸焙,色黃而土氣自龔漈。南曰「挺頭」,又西 曰章坑,又南曰「永安」,西南曰南坑,漈,其西曰「砰溪。」又 有周坑、范源溫湯漈厄源黃坑石龜,李坑章坑、章村 小梨,皆屬沙溪。茶大率氣味全薄,其輕而浮,浡浡如 土色,製造亦殊。壑源者不多留膏,蓋以去膏盡則味 少而無澤也。

茶之面無光澤也

故「多苦而少甘。」

《茶名》

茶之名類殊別,故錄之。

茶之名有七:一曰「白葉茶」,民間大重出於近歲,園焙 時有之。地不以山川遠近,發不以社之先後,芽葉如 紙,民間以為茶瑞,取其第一者為「鬥茶」,而氣味殊薄, 非食茶之比。今出壑源之大窠者六。葉仲元葉世萬葉世榮葉勇葉 世積葉相「壑源巖」下一葉務滋《源頭》二。葉團葉肱壑源後坑。葉久壑 源嶺「根《三》。」葉公葉品葉居林坑黃漈一。游容丘坑一。游用章畢源 一。王大照「《佛嶺》尾」一。游道生沙溪之《大梨》。《漈上一》。謝汀「高石 巖」一:大梨一。呂演砰《溪嶺》根《一》。任道者次有「甘葉茶」, 樹高丈餘,徑頭七、八寸,葉厚而圓,狀類柑橘之葉,其 芽發即肥乳,長二寸許,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 類柑葉,發,常先春,民間採製為試焙者。四曰「細葉茶」, 葉比柑葉細薄,樹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 溪山中,蓋土薄而不茂也。五曰「稽茶」,葉細而厚密,芽 晚而青黃。六曰「晚茶」,蓋雞茶之類發,比諸茶,晚生於 社後,七曰「叢茶」,亦曰「糵茶」,叢生,高不數尺,一歲之間, 發者數四,貧民取以為利。

《採茶》

《辨茶》須知製造之始,故次

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歲多暖,則先 驚蟄十日即芽,歲多寒,則後驚蟄五日始發。先芽者 氣味俱不佳,唯過驚蟄者最為第一,民間常以驚蟄 為候。諸焙後北苑者半月,去遠則益晚。凡採茶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