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

《李當之》曰:「戎鹽,味苦臭,是海潮水澆山石,經久鹽凝, 著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赤。」

陶弘景曰:「《史書》言虜中鹽有九種:白鹽、食鹽常食者; 黑鹽主腹脹氣滿,胡鹽主耳聾目痛,柔鹽主馬脊瘡。 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即 大鹽,黑鹽疑是鹵鹽,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名 胡鹽,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亦從燉 煌來。其形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 不甚鹹,口常氣臭,正如毈雞子臭者乃真。又河南鹽 池泥中自有凝鹽如石片,打破皆青黑色,善療馬脊 瘡,又疑此是戎鹽。又巴東胊䏰縣北崖有鹽井,鹽水 自凝,生繖子鹽一二寸,中央突張如繖形,亦有方如 石膏博碁者。

蘇恭曰:「戎鹽即胡鹽,生河崖山坂之陰土石間,大小 不常,堅白似石,燒之不鳴烢也。」

寇宗奭曰:「戎鹽成垛,裁之如枕,細白,味甘鹹。」

蘇頌曰:「陶氏所說九種,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 補下藥,多用青鹽,恐即戎鹽也。《本草》云:『北海青,南海 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稜,明瑩而青黑色,最 奇。北海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若蜂窠狀, 色亦淺於西鹽,彼人謂之鹽枕,入藥差劣。北胡又有 一種鹽,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謂之青鹽,緘封於」 匣。與鹽枕并作禮贄。不知是何色類。

李時珍曰:《本草》戎鹽云:「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 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涼州異物志》云:「姜賴之墟,今 稱龍城,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碁而生,出 于胡國,故名」《戎鹽讚》云:「鹽山二岳,二色為質。赤者如 丹,黑者如漆,小大從意。鏤之為物,作獸辟惡,佩之為 吉。」或稱戎鹽可以療疾。此說與《本草》本文相合,亦惟 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 則戎鹽也。故《西涼記》云:「青鹽池出鹽,正方半寸,其形 如石,甚甜美。」《真臘記》云:「山間有石,味勝于鹽,可」為 器。《梁杰公傳》言:交河之間,掘磧下數尺,有紫鹽,如紅 如紫。色鮮而甘。其下丈許,有珀。《北戶錄》亦言:張掖 池中出桃花鹽,色如桃花,隨月盈縮。今寧夏近涼州 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皎潔如石。山丹衛即張掖地, 有池產紅鹽紅色。此二鹽即戎鹽之青赤二色者。醫 方但用青鹽,而不用紅鹽,不知二鹽皆名戎鹽也。所 謂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 也。張果《玉洞要訣》云:「赤戎鹽出」西戎,稟自然水土之 氣,結而成質。其地水土之氣黃赤,故鹽亦隨土氣而 生,味淡于石鹽,力能伏陽精,但于火中燒汁紅赤,疑 定色轉益者,即真也。亦名絳鹽。《抱朴子》書有作赤鹽 法。又嶺南一種紅鹽,乃染成者,皆非真紅鹽也。又《丹 房鑑源》云:「蠻鹽可伏雌雄,紅鹽為上。」

氣味

鹹寒無毒。

寇宗奭曰:「甘、鹹。」

《大明》曰「平。」

獨孤滔曰:「戎鹽赤黑二色,能累卵乾汞制丹砂。」

主治

《本經》曰:「明目目痛,益氣堅肌骨,去毒蠱。」

《別錄》曰:「心腹痛,溺血吐血,齒舌血出。」

《大明》曰:「助水臟,益精氣,除五臟癥結,心腹積聚,痛瘡 疥癬。」

李時珍曰:「解芫青、斑蟊毒。」

發明

寇宗奭曰:「戎鹽甘鹹,功在卻血入腎,治目中瘀赤濇 昏。」

李時珍曰:戎鹽功同食鹽,不經煎鍊而味鹹帶甘,入 藥似勝。《周禮》注云:「飴鹽味甜」,即戎鹽,不知果否?或云 以飴拌鹽也。

附方

小便不通,戎鹽湯:用戎鹽彈丸大一枚,茯苓半斤,白 朮二兩,水煎服之。仲景金匱方

風熱牙痛:青鹽一斤,槐枝半斤,水四盌,煎汁二盌,煮 鹽至乾,炒研,日用揩牙洗目。唐氏經驗方

牢牙明目:「青鹽二兩,白鹽四兩,川椒四兩,煎汁拌鹽 炒乾,日用揩牙洗目,永無齒疾目疾。」通變要法 風眼爛弦:戎鹽化水點之。普濟方

痔瘡漏瘡:「白礬四兩,青鹽四兩,為末,豬尿脬一個,盛 之陰乾,每服五錢,空心溫水下。」趙氏經驗方

《光明鹽》

《釋名》

石鹽、 聖石、 水晶鹽

李時珍曰。雷斆《炮炙論序》云。「聖石開盲明目,而如雲 離日。則光明」者。乃兼形色與功而名也。

《集解》

蘇恭曰:「光明鹽生鹽州五原,鹽池下鑿取之,大者如 升,皆正方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