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某某充儒學之教授,以其田贍學官,一如所請。未幾, 講堂穹宏,兩序端直,舍次靘深,庖湢潔具,學則大備。 其從事陳剛中曰:「《禮》,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請以「命 教名堂。」屬其同舍郎胡珵紀厥事,乃為著其大略,而 告之曰:江陰,古延陵也。季子墓距縣治西三十里,列 在祀典,遺風固可想也。學官弟子,朝夕肄業其中,克 究師友淵源所自,勿貽前聞人羞,則為無負。矧軍興 以來,公私告匱,朝廷為之捐田租,命師儒,一切靡所 愛惜,所望於學官弟子宜何如?嗚呼!克咸自勉爾矣。 抑予聞之,魯僖公作頖,獻馘獻功,修頖宮,故事職也。 長江之陰,萬室之封,信能治其賦役,明其獄訟,訓其 桀黠,而師其賢人,毋遽薄此蕞爾者。鄭人鄉校,始議 子產,後且更誦其遺愛,第徐觀之。

《紹興奉詔修學記略》
鄭漻

唐柳宗元移書太學諸生,謂說者咸曰:「太學生聚為 朋曹,侮老慢賢,有惰窳敗業而利口食者,有崇飾惡 言而肆鬥訟者,有陵傲長上而誶侮有司者,其退然 自克,特殊於眾人者無幾耳。」於戲!太學賢士所關,其 覆載之仁為甚厚,其依日月之光為甚邇,其被雲漢 之章為甚飾,而習氣如許,獨蒙惡聲,則下至郡國宜 若何?時惟大患,古今一揆,學不負士而士負學,士不 興學而學興士。故有累於學者,士也,非學也。而有益 于士者學也,非士也。爾邦之學子,藏于斯,修于斯,游 息于斯,能書《柳子語》,以銘座右。老者欽之,賢者尊之。 精勤事業而不恥惡食,慎出語言而不成凶訟。推先 于長上,致嚴于有司。益堅素履,無因「物遷,則上不負 明良會神之誠意,下不負賢侯奉詔之深忠。漻家頗 綿薄,使得飽食塞責,終更而去,甚休甚休。」若其退然 自克,特殊於眾人,如錐之出囊中,而劍之倚天外,則 區區他日尚蘄寓目焉。嗚呼!群聖賢文字關教化者, 塞宇宙漻無所取,而獨取宗元之數語,豈以為宗元 之言,賢於群聖賢之言耶。嗚呼,漻之志亦可悲矣。

《無錫縣學記》
李彌正

「孔子刪《詩》,列國獨存,《魯頌》非私魯也,以其君臣有道, 而庶事舉也。體大而有證,孰若修頖宮?」鄭亦周同姓 國,學校不修,而子衿之刺興其後。然明至欲毀鄉校, 賴國僑知政,議尼不行,以鄭之刺,則魯之頌宜也。今 天下郡縣,同被王靈,固無異政,至於奉令率職,身任 風教,不為具文避課,豈不宜大書特書,行之永久乎? 毗陵,浙右支郡,文儒逾於大府,無錫於郡屬,又壯哉! 縣也。九峰峙其西,太湖漾其南,山川炳靈,人物阜夥, 卿材民望,繼踵接武,服冠屨業弦誦者,肩摩地屬。異 時庠序未稱,獨廟貌岌然孤立,旁無夾輔。春秋二丁, 官吏用事,張以菅葦,風雨不除,道路目笑。迺紹興甲 子秋,詔諸縣治學舍,尚或窘於獄訟,簿書,日不暇給, 遲回未遑。越明年冬,邑宰胡君舜舉既下車,以儒雅 飾吏事,迺惕然曰:「德音甚渥,矧大邑多士,其敢後?」於 是營資庀具,拓地度材,屬主簿朱君奇視役。奇究心 知,務,纖悉必躬,克欽乃事,以輔其長,迄用有成。堂皇 廠崇,齋廡整潔。榱桷戶牖,丹雘塗塈,咸極精緻。庫置 什器,廥蓄儲貯,炊烹濯滌,皆有處所。凡為屋大小五 十有四楹,又撤殿蓋而新之,公無侈費,民不勞苦。作 始於丙寅春三月,至冬十月,工畢。丁未,率里之大夫 士釋菜於先聖,退鄉飲酒於講堂。主賓僎价,升降獻 酬。耆耋壯稚,式序在位。觴豆靜嘉,殽核旅美,揚觶致 戒,情文俱盡。禮成,拜送於庠門之外,觀者如堵,嗟咨 懽忻。「喜。王化之復行,伻圖來諗,俾記以文。斯舉也,夫 子以為宜頌,其敢惜辭?」乃具載興建本末,且告諸方 來曰:「惟人為萬物之靈者,有倫有類也。《五典》之敘,自 天子下達,有虞、夏、商之學,名異實同,皆以明倫為本。」 周制益詳,崇術立教,迪德訓行,悉有官師,以造俊秀, 養老齒冑,獻馘受成咸在焉。鄉舉里選之法,出長入 治之政,顧寓行於其間耳。由漢而來,取士之制,一變 而升孝廉,再變而置中正,三變而舉進士。雖科目猥 多,塗轍濅廣,而明君良臣賢守令,率以立學官、增弟 子員為急先務。蓋教化淵源,有在於是,非直角文藝、 階進取而已。國朝自慶曆始詔州縣悉置學,元豐推 行三舍法於賢關,崇寧遂頒天下。海隅遐荒,禮義滲 漉,中更艱難,茲道乍息。今天子撫運中興,儲神道藝, 既修鄰睦,廓然無事。乃與大臣議建太學,繼及郡邑, 以幸斯文。縣大夫暨其僚,精白承休,亟就嘉績。嗚呼! 士之游息於斯,與夫耕養家食者,盍體勉勵訓飭之 勤,平居孝弟忠信,修身行道,奉彝倫,蹈聖域,祿在其 中矣。其或「先利後義,綴緝口耳之學,顓以弋釣名第, 如區區漢儒之陋,指典籍為拾青紫,具陳車服,以誇 稽古之力,斯豈君相崇儒易俗之旨,縣大夫宣化流 澤之意哉?」紹興十六年十一月朔旦

《深澤重修學記》
張克敬

魯之治見於《泮宮》之頌,鄭之亂見於《子衿》之刺。觀其 一治一亂,莫不本於學。故雖三代之盛,亦以學為先。 是以聖王之興,一道德,同風俗,使天下無遺材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