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據眾狀舉請曾到御前進士楊希堂,領文會有二十 餘人,日課藝業,其來不已,所益居多。臣欲乞朝廷依 天雄軍江寧府,特賜「州學」名額,用明勸導。庶獲修長, 歲時不隳,方俗可厚。顏、閔德行,遠侔洙泗之間;唐虞 文章,廣及江湖之上。臣無任祈天俟命激切屏營之 至。

《海豐縣新學宮記》
余靖

夫教化之本,自學校始;學校之興,自鄉遂始。周人有 鄉先生,遂大夫分掌其令,以謹其習,而薦其賢能焉。 鄉校所建,則有《皮弁》之薦、《小雅》之歌,以享先賢先師, 古之道也。自秦人蠶食六國,廢周之令,《詩》《書》之教輕 於蟣蝨。漢興雜霸,學者惟集於長安,郡縣之學濅微 矣。唐室雖欲尊儒,而不得其本,春秋祭菜,專為孔子 祠堂。已事而竣,鬱生荊棘,因循其弊,以至於今。矧!今 之縣令,惟以斷笞杖、督賦稅為稱職耳,其能勸學以 警俗者幾何哉?吾友譚君初命為豐令,民安農畝,吏 守曹事,合境恬然,夜亡犬聲。下車期年,政已成矣。乃 曰:「習俎豆所以敦風俗,興學校所以勵良善;嚴祀事 所以教肅祇,考前計所以辨制度。古之建學,必居公 宮之左。明堂亦學也,在國之陽。縣雖小,亦國也。子男 之制,其可忽乎?」舊有廟學,處之西偏,編竹覆葵,以為 其宮,隙風霾雨以昏其像。歲二月上丁,率諸生祗其 常事,跼躓庭下,退與諸生謀建新廟而崇學館。諸生 聞之,願傾私儲以贊其成。遂狀其事,得請於州,徙建 於邑治之東南隅。伐「山斂材,易葵以瓦,冕服玉璜,儀 容大備。先師南向,賢哲從祀。丹朱其器,以薦乎牢醴; 堊白其堂,以業其講誦。工既畢,遺書請詞以識之。夫 素王之道,猶天地之大,日月之明,江海之浸,陰陽之 變,日用於百姓而不知其仁,澤及於萬世而不為其 私,口誦目訾而不加損益,所以尊而奉之者,教之所 存焉」耳。今海壖遠國,王化廣被。夫子之道,同其汙隆, 興葺黌舍,希風鄒魯,此亦政之所存焉耳。乃書之以 示於後。康定二年六月日記。

《勸學詔》
歐陽修

「儒者通天地人之理,明古今治亂之源,可謂博矣。然 學者不得騁其說,而有司務先聲病章句以拘牽之, 則吾豪俊奇偉之士何以奮焉?士有純明樸茂之美, 而無斆學養成之法,其飭身勵節者,使與不肖之人 雜而並進,則夫懿德敏行之賢何以見焉?此取士之 甚弊,而學者自以為患,議者屢以為言,比令詳酌,仍」 詔政事府參定,皆謂「本學校以教之,然後可求其行 實。先策論則辨理者得盡其說,簡程式則閎博者可 見其才。至于經術之家,稍增新制,兼行舊式,以勉中 人,煩法細文,一皆罷去,明其賞罰,俾各勸焉。如此,則 待才之意周,取人之道廣。夫遇人以薄者,不可責其 厚也。今朕建學興善,以尊子大夫之行,而更制革弊, 以盡學者之才。教育之方,勤亦至矣。有司其務嚴訓 導,精察舉,以稱朕意。」學者其進德修業,無失其時。凡 所科條,可為永式。

《吉州新學記》
前人

慶曆三年秋,天子開天章閣,召政事之臣八人,問治 天下其要有幾,施於今者宜何先使坐而書以對。八 人者皆震恐失位,俯伏頓首言:「此非愚臣所能及,惟 陛下所欲為,則天下幸甚。」於是詔書屢下,勸農桑,責 吏課,舉賢才。其明年,遂詔天下皆立學,置學官之員, 然後海隅徼塞、四方萬里之外,莫不皆有學。嗚呼,盛 矣。學校,王政之本也。古者致治之盛衰,視其學之興 廢。《記》曰:「國有學,遂有序,黨有庠,家有塾。」此三代極盛 之時,大備之制也。宋興,蓋八十有四年,而天下之學 始克大立,豈非盛美之事,須其久而後至於大備歟? 是以詔下之日,臣民喜幸,而奔走就事者,以後為羞。 其年十月,吉州之學成。州舊有夫子廟,在城之西北。 今知州事李侯寬之至也,謀與州人遷而大之,以為 學舍。事方上請,而詔已下,學遂以成。李侯治吉,敏而 有方。其作學也,吉之士率其私錢一百五十萬,以助 用人之力,積二萬二千工,而人不以為勞;其良材堅 甓之用,凡二十二萬三千五百,而人不以為多。學有 堂筵齋講,有藏書之閣,有賓客之位,有游息之亭,嚴 嚴翼翼,壯偉閎耀,而人不以為侈。既成,而來學者常 三百餘人。「予世家於吉,而濫官於朝,進不能贊揚天 子之盛美,退不得與諸生揖讓乎其中。然予聞教學 之法,本於人性,磨揉遷革,使趨於善。其勉於人者勤, 其入於人者漸。善教者以不倦之意,須遲久之功,至 於禮讓興行,而風俗純美,然後為學之成。」今州縣之 吏,不得久其職而躬親於教化也,故李侯之績,及於 學之立,而不及待其成。惟後之人無廢慢天子之詔 而怠以中止。幸予他日因得歸榮故鄉,而謁於學門, 將見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問於其俗,而 婚喪飲食,皆中禮節;入於其里而長幼相孝慈於其 家;行於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於道 路,然後樂學之道成,而得時從先生耆老席於眾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