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太平興國中,太宗謂宰相曰:「邇來貢舉混雜,乃有道、 釋之流還俗赴舉。此等不能專一其業,他日居官,必 非廉士。進士須先通經術,遵周、孔之教。亦有迭相倣 傚,止習淺浮文章,殊非務本之道也。當下詔切責之。」 《宋史·王禹偁傳》:真宗「即位,詔求直言。禹偁上疏言事 曰:艱難選舉,使入官不濫。古者鄉舉里選,為官擇人, 士君子學行修于家,然後薦之朝廷。歷代雖有沿革, 未嘗遠去其道。隋唐始存科試。太祖之世,每歲進士 不過三十人,經學五十人。重以諸侯不得奏辟,士大 夫罕有資蔭,故有終身不獲一第,沒齒不獲一官者。 太宗」毓德,王藩睹其如此,臨御之後,不求備以取人, 舍短用長,拔十得五。在位將逾二紀,登第殆近萬人, 雖有俊傑之材,亦有容易而得。臣愚以為數百年之 艱難,故先帝濟之以泛取,二十載之霈澤,陛下宜糾 之以舊章。望以舉場還有司,如故事。

《蘇軾傳》:「熙寧四年,王安石欲變科舉,興學校,詔兩制 三館議。軾上議曰: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 于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責實之政,則胥 史皂隸未嘗無人,而況於學校貢舉乎?雖因今之法, 臣以為有餘。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責實,則公卿侍 從常患無人,而況學校貢舉乎?雖復古之制,臣以為 不足。」夫時有可否,物有廢興,方其所安,雖暴君不能 廢;及其既厭,雖聖人不能復。故風俗之變,法制隨之。 譬如江河之徙移,彊而復之,則難為力。慶曆固嘗立 學矣,至於今日,惟有空名僅存。今將變今之禮,易今 之俗,又當發民力以治宮室,斂民財以食游士。百里 之內,置官立師,獄訟聽于是,軍旅謀「于是,又簡不率 教者屏之遠方,則無乃徒為紛亂,以患苦天下邪?」若 乃無大更革,而望有益于時,則與慶曆之際何異?故 臣謂今之學校,特可因仍舊制,使先王之舊物不廢 於吾世足矣。至於貢舉之法,行之百年,治亂盛衰,初 不由此。陛下視祖宗之世,貢舉之法與今為孰精,言 語文章與今為孰優,「所得人材與今為孰多,天下之 事與今為孰辨,較此四者之長短,其議決矣。今所欲 變改,不過數端:或曰鄉舉德行而略文辭,或曰專取 策論而罷詩賦,或欲兼采譽望而罷封彌,或欲經生 不帖墨而考大義,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願陛 下留意于遠者大者,區區之法何預焉?」臣又切有私 憂過「計者。夫性命之說,自子貢不得聞,而今之學者 恥不言性命。讀其文,浩然無當而不可窮,觀其貌,超 然無著而不可挹。此豈真能然哉?蓋中人之性,安於 放而樂於誕耳,陛下亦安用之。」議上,神宗悟曰:「吾固 疑此。得軾議,意釋然矣。」

《呂大防傳》:大防弟大臨,學于程頤,通六經,尤邃於《禮》。 每欲掇習三代遺文舊制,令可行,不為空言,以拂世 駭俗。其論選舉曰:「古之長育人才者,以士眾多為樂。 今之主選舉者,以多為患。古以禮聘士,常恐士之不 至。今以法待士,常恐士之競進。古今豈有異哉?蓋未 之思爾。夫為國之要,不過得人以治其事,如為治必 欲得人,惟恐人才之不足,而何患于多;如治事皆任 其責,惟恐士之不至,不憂其競進也。今取人而用,不 問其可任何事;任之以事,不問其才之所堪。故入流 之路不勝其多,然為官擇士則常患乏才;待次之吏 歷歲不調,然考其職事則常患不治。是所謂名實不 稱,本末交戾」,如此而欲得人而治事,未之有也。今欲 立「《士規》以養德厲行」,「更學制以量才進藝」,「定試法以 區別能否」,「修辟法以興能備用」,「嚴舉法以覈實得人」, 「制考法以責任考功」,庶幾可以漸復古矣。

《高麗傳》:高麗有國子監四門學,學者六千人,貢士三 等,王城曰土貢,郡邑曰「鄉貢」,他國人曰「賓貢。」間歲試 於所屬,再試於學,所取不過三四十人。然後王親試 以詩、賦、論三題,謂之「簾前重試。」亦有制科宏詞之目, 然特文具而已。

《金史徒單鎰傳》:鎰通契丹大小字及漢字,該習經史。 樞密使完顏思敬請教女直人舉進士,下尚書省議, 奏曰:「初立女直進士科,且免鄉府兩試。其禮部試、廷 試,止對策一道,限字五百以上,或在都設國子學,諸 路設府學,並以新進士充教授。士民子弟,願學者聽, 歲久學者當自眾,即同漢人進士,三年一試。」從之。 《守貞傳》:上嘗歎文士卒無如党懷英者,守貞奏進士 若趙渢、王庭筠,甚有時譽。上曰:「出倫者難得爾。」守貞 曰:「間世之才,自古所難。然國家培養久,則人才將自 出矣。」守貞因言:「國家選舉之法,惟女直、漢人進士得 人居多,此舉更宜增取。其諸司局承應人,舊無出身, 大定後才許敘使。經童之科,古不常設。唐以諸道表 薦,或取五人至十人。近代以為無補,罷之。本朝皇統 間,取及五十人,因為常選。天德間,尋以停罷。陛下即 位,復立是科。朝廷寬大,放及百數,誠恐積久,不勝銓 擬。宜稍裁減,以清流品。」並嘉納焉。

《劉炳傳》:「炳中進士第,即日上書,條便宜十事,其三曰: 廣收人才,以備國用。夫備歲寒者必求貂狐,適長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