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左傳襄公九年》,秦景公使士雃乞師於楚,將以伐晉, 楚子許之。子囊曰:「不可當今吾不能與晉爭,晉君類 能而使之,舉不失選,官不易方。當是時也,晉不可敵, 事之而後可。君其圖之。」

《說苑尊賢篇》:齊景公問孔子曰:「秦穆公其國小,處僻 而霸,何也?」對曰:「其國小,而志大,雖處僻,而其政中,其 舉果,其謀和,其令不偷。親舉五羖大夫于係縲之中, 與之語三日而授之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霸則小 矣。」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去魯而反,魯哀公問政,對曰:「政 在選臣。」季康子問政,曰:「舉直錯諸枉,則枉者直。」 《晏子》,景公問晏子曰:「『蒞國治民,善為國家,何如』?晏子 對曰:『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則其道也;舉賢官能, 則民與若矣』。」公曰:「『雖有賢能,吾庸知乎』?晏子對曰:『賢 而隱,庸為賢乎?吾君亦不務乎?是故不知也』。」公曰:「請 問求賢?」對曰:「觀之以其游,說之以其行,君無以靡曼 辨辭定其行,無以毀譽非議定其身,如此則不為行 以揚聲,不掩欲以榮君。故通則視其所舉,窮則視其 所不為,富則視其所不取。夫上士難進而易退也,其 次易進而易退也,其下易進而難退也,以此數物者 取人,其可乎?」

《荀子哀公篇》:魯哀公問於孔子曰:「請問取人?」孔子對 曰:「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健,貪也;詌,亂也。口啍,誕 也。故弓調而後求勁焉,馬服而後求良焉;士信慤而 後求知能焉;士不信慤而有多知能,譬之其犲狼也, 不可以身企也。語曰:『桓公用其賊,文公用其盜。故明 主任計不信怒,闇主信怒不任計。計勝怒者彊,怒勝』」 計者亡。

《淮南子說山訓》:季孫氏劫公家,孔子說之,先順其所 為,而後與之入政。曰:「舉枉與直,如何不得?舉直與枉, 勿與遂往。」此所謂同污而異塗者。

《新序雜事篇》:燕易王時,國大亂,齊閔王興師伐燕,屠 燕國,載其寶器而歸。易王死,及燕國復,太子立為燕 王,是為燕昭王。昭王賢,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 郭隗曰:「『齊因孤國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 不足以報,然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醜,孤之願 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隗曰:『臣聞古之人君,有以』」 千金求千里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 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 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用死馬?捐五百金。」 涓人對曰:「死馬且市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 王為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期年,千里馬至者二。 今王誠欲必致士,請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於隗者 乎?豈遠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築宮而師之。樂毅自 魏往,鄒衍自齊往,劇辛自趙往,士爭走燕。燕王弔死 問孤,與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軼 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 伐齊。《樂毅》之策,得賢之功也。

《孔叢子抗志篇》:「子思自齊反衛,衛君館而問曰:『先生 魯國之士,然不以衛之偏小,猶步玉趾而慰存之,願 有賜於寡人也』。子思曰:『臣羇旅於此,而辱君之威尊, 亟臨蓽門,其榮多矣。欲報君以財幣,則君之府藏已 盈,而伋又貧;欲報君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 聽也。顧未有可以報君者,唯進賢爾』。衛君曰:『賢固寡 人之所願也』。」子思曰:「未審君之願將何以為?」君曰:「必 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君曰:「何故?」答曰:「衛國非 無賢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賢才不見用故也。」君 曰:「雖然,願聞先生所以為賢者。」答曰:「君將以名取士 耶?以實取士耶?」君曰:「必以實。」子思曰:「衛之東境有李 音者,賢而有實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答曰:「世農夫 也。」衛君乃胡盧,大笑曰:「寡人不好農,農夫之子無所 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稱李音,稱其 賢才也。周公大聖,康叔大賢,今魯衛之君未必皆同 其祖考李音父祖雖善農,則音亦未必與之同也。君 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則臣所謂有賢才而不見用, 果信矣。臣之問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實也。今君不 問李音之所以為賢才,而聞其世,農夫因笑而不愛, 則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實者也。」衛君屈而無辭。 《韓子外儲說》篇:「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 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 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 而任之。」燕相白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 今世學者多似此類。

《後漢書樊準傳》:「準補尚書郎。鄧太后臨朝,儒學陵替, 準乃上疏曰:『臣聞賈誼有言:『人君不可以不學。故雖 大舜聖德,孳孳為善;成王賢主,崇明師傅。及光武皇 帝受命中興,群雄崩擾,旌旗亂野,東西誅戰,不遑啟 處,然猶投戈講藝,息馬論道。至孝明皇帝,兼天地之 姿,用日月之明,庶政萬機,無不簡心,而垂情古典,游』』」 意經藝。每饗射禮畢,正坐自講,諸儒並聽,四方欣欣。 雖「闕里之化,矍相之事,誠不足言。」又多徵名儒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