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績》
王符

「凡南面之大務,莫急於知賢;知賢之近途,莫急於考 功。選茂才、孝廉、賢良方正、惇樸有道、明經、寬博、武猛 治劇。」此皆名自命而號自定,群臣所當盡情竭慮稱 君詔也。今則不然,群僚舉士者,或以頑魯應茂才,以 桀逆;應至孝,以貪饕,應廉吏,以狡猾;應方正,以諛諂, 應直言;以輕薄,應敦厚,以空虛;應有道,以嚚闇,應明 「經,以殘酷應寬博,以怯弱應武猛,以顓愚應治劇。名 實不相副,求貢不相稱,富者乘其材力,貴者阻其勢 要,以錢多為賢,以剛強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 而觀聽所以數亂荒也。古者諸侯貢士,一適謂之好 德,再適謂之尚賢,三適謂之有功,則加之賞。其不貢 士也,一則黜爵,再則黜地,三黜則爵土俱畢,附下罔 上者刑,與聞國政而無益於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 進賢者,逐其受事而重選舉,審名實而取賞罰也。如 此故能別賢愚而獲多士,成教化而安民氓。

《實邊》
前人

詔書:法令二十萬口,邊郡十萬,歲舉孝廉一人,員除 世舉廉吏一人。羌反以來,戶口減少,又數易太守,至 十歲不得舉。當職勤勞而不錄,賢俊蓄積而不悉,衣 冠無所覬望,農夫無所貪利,是以逐稼中災,莫肯就 外。古之利其民,誘之以利,弗脅以刑。《易》曰:「先王以省 方,觀民設教。」是故建武初得邊郡,戶雖數百,令歲舉 孝廉,以召來人,今誠宜權時令邊郡舉孝一人,廉吏 世舉一人,益置明經百石一人,內郡人將妻子來召 著,五歲以上,與居民同均,皆得選舉。

《取士疏》
晉·孫楚

當今士子繁多,略以萬計。當患官少才多,無地以處。 秀才自別是一種仕官,非若漢代取人之例也。假若 秀才對五問可稱,孝廉答一策能通,此乃雕蟲小道, 何關理功得人?以此求才,徒虛語爾。

《策秀才文》
陸機

問:庶明亮采,故時雍穆唐;有命既集,而多士隆周。故 《書》稱「明良」之歌,《易》貴「金蘭」之美。此長世所以廢興,有 邦所以崇替。夫成功之君,勤於求才,立名之士,急於 招世。理無世不對,而事千載恆背。古之興王,何道而 如彼?後之衰世,何闕而如此?

《對策秀才文》
紀瞻

興隆之政,務在得賢,清平之化,急於拔才。故二八登 庸,則百揆序有亂,十人而天下泰。武丁擢傅岩之徒, 周文㩦渭濱之士,居之上司,委之國政,故能龍奮天 衢,垂勳百代。先王身下白屋,搜揚側陋,使山無扶蘇 之材,野無《伐檀》之詠。是以化厚物感,神祇來應,翔鳳 飄颻,甘露豐墜,醴泉吐液,朱草自生,萬物滋茂,日月 「重光,和氣四塞,大道以成。序君臣之義,敦父子之親, 明夫婦之道,別長幼之宜。自九州被八荒,海外移心, 重譯入貢,頌聲穆穆,南面垂拱也。今貢賢之塗已闓, 而教學之務未廣,是以進競之志恆銳,而務學之心 不修。若闢四門以延造士,宣五教以明令德,考績殿 最,審其優劣,厝之百寮,置之群司,使」調物度宜,節宣 國典,必協濟康哉。符契往代,明良來應,金蘭復存也。

《對賢良策》
阮种

夫文武經德,所以成功丕業,咸熙庶績者,莫先於選 建明哲,授方任能,令才當其官而功稱其職,則萬機 咸理,庶寮不曠。《書》曰:「天工,人其代之。」然則繼天理物, 寧國安家,非賢無以成也。夫賢才之畜於國,由良工 之須利器,巧匠之待繩墨也。器用利則斲削易而材 不病,繩墨設則曲直正而眾形得矣。是以人主必勤 求賢而佚以任之也。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 則砥節潔志,營職不干私義,出心必由公塗,明度量 以呈其能,審經制以效其功,此昔之聖王所以恭己 南面而化於陶鈞之上者,以其所任之賢與所賢之 信也。方今海內之士,皆傾望休光,希心紫極,唯明主 之所趣舍,若開四聰之聽,廣疇咨之求,抽群英,延俊 乂,考工授職,呈能制官,朝無素餐之士。如此化流罔 極,樹功不朽矣。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論》
宋·范蔚宗

論曰:「古者諸侯歲貢士,進賢受上賞,非賢貶爵土,升 之司馬,辯論其才,論定然後官之,任官然後祿之。故 王者得其人,進仕勸其行,經邦弘務,所由久矣。漢初, 詔舉賢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貢士之方也。 中興以後,復增敦朴、有道、賢能、直言獨行、高節、質直、 清白敦厚之屬。榮路既廣,觖望難裁。自是竊名偽服」, 浸以流競,權門貴仕,請謁繁興。自左雄任事,限年試 才,雖頗有不密,固亦因識時宜。而黃瓊、胡廣、張衡、崔 瑗之徒,泥滯舊方,互相詭駮,循名者屈其短,算實者 挺其效。故雄在《尚書》,天下不敢妄選,十餘年間,稱為 「得人」,斯亦效實之徵乎!順帝始以童弱反政,而號令 自出,知能任使,故士得用情,天下喁「喁,仰其風采。」遂 乃備元纁玉帛,以聘南陽樊英。天子降寢殿,設壇席, 尚書奉引,延問失得,急登賢之舉,虛降己之禮。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