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五卷目錄

 選舉總部藝文

  連珠           漢揚雄

  論貢舉疏        後漢張衡

  舉士令           曹操

  求逸才令          前人

  選令            前人

  考績            王符

  實邊            前人

  取士疏          晉孫楚

  策秀才文          陸機

  對策秀才文         紀瞻

  對賢良策          阮种

  後漢書左周黃列傳論   宋范蔚宗

  上搜才表          謝莊

  求才審官策       北齊樊遜

  擢賢良奏        北周蘇綽

  求訪賢良詔        唐制集

  舉賢制           同前

  搜訪賢良詔         同前

  舉賢良詔         許敬宗

  詔天下搜賢俊制       賈至

  求賢策問          闕名

  論選舉疏          薛登

  舉選議          趙匡本

  闢四門賦          王起

  賢不家食賦       宋范仲淹

  論廣收人才        呂公著

  策問一首         歐陽修

  取材           王安石

  戰國任俠論         蘇軾

  民政策二          蘇轍

  三本書          元陳祐

  三途並用議       明葉向高

  前題           劉應秋

  前題            闕名

選舉典第五卷

選舉總部藝文

《連珠》
漢·揚雄

臣聞明君取士,貴拔眾之所遺;忠臣薦善,不廢格之 所排。是以「巖穴」無隱,而「側陋章顯」也。

《論貢舉疏》
後漢·張衡

「古者以賢取士,諸侯歲貢。孝武之代,郡舉孝廉,又有 賢良太學之選,於是名臣皆出,文武並興。漢之得人, 數路而已。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能 焉。陛下即位之初,先訪經術,聽政餘日,觀省篇章,聊 以游藝,當代博奕,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諸生競利, 作者鼎沸,其高者頗引經訓風喻之言,下則連偈俗」 語,有類俳優,或竊成文,虛冒名氏。臣每受詔於盛化 門,差次錄第,其未及者,亦復隨輩,皆見拜擢。既加之 恩,難復收改,但守俸祿,於義已加,不可復理人及任 州郡。昔孝宣會諸儒於石渠,章帝集學士於白虎,通 經釋義,其事優大,文武之道,所宜從之。乃若小能小 善,雖有可觀,孔子以為「致遠則泥」,君子故當致其大 者遠者也。

《舉士令》
曹操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 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 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求逸才令》
前人

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 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 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 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 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 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 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 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選令》
前人

諺曰:「失晨之雞,思補更鳴。」昔季闡在白馬,有受金取 婢之罪,棄而弗問。後以為濟北相,以其能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