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遷陟。」

開平四年九月辛亥詔搜訪賢良。

按《五代史梁太祖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四年九 月下詔曰:「朕聞歷代帝王。首推堯舜。為人父母。孰比 禹湯。睿謀高出於古先。聖德普聞於天下。尚或卑躬 待士。屈己求賢。俯仰星雲。慮一民之遺逸。網羅巖穴。 恐片善之韜藏。延爵祿以徵求。設丹青而訪召。使其 為政。樂在進賢。蓋由國有萬幾。朝稱百揆。非才不治。 得士則昌。自朕光宅中區,迄今三載,宵分輟寐,日旰 忘餐,思共力於廟謀,庶永清於王道。而乃朝廷之內, 或未盡於昌言;軍旅之間,亦罕聞於奇策。眷言方岳, 下及山川,豈無英才,副我延佇。諸道都督觀察防禦 使等,或勳高翊世,或才號知人,必於塗巷之賢,備察 芻蕘之士。」詔到可精搜郡邑,博訪賢良,「喻之以千載 一時,約之以高官美秩,諒無求備,務在得人。如有卓 犖不羈,沉潛自負,通霸王之上略,達文武之大綱,究 古今刑政之源,識禮樂質文之變。」朕則待之不次,委 以非常,用佐經綸,豈勞階級。如或一言拔俗,一事出 群,亦當捨短從長,隨才授任。大小方圓之器,寧限九 流;溫良恭儉之人,難誣「十室。俟爾發揚,慰於翹渴。仍 從別敕處分。」

後唐

莊宗同光元年詔所在舉選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佑二 十年四月即位,制曰:「或所在有藝行頗高。為鄉閭所 推者,並仰准例舉選,所司量才任使。」按梁世晉王仍以天佑紀元天 佑二十年十月唐莊宗滅梁改元同光歲癸未即同光元年也 又按《冊府元龜》十 月詔曰:「側席求賢,將臻至理;懸旌進善,式贊鴻猷。應 名德有稱,才藝可取,或隱朝市,遁跡林泉,並委逐處 長吏,遍加搜揚,津致赴闕,朕當量才任使。兼偽庭僭 逆已來,凡有冤抑沉滯之人,並宜特與申雪,仍加遷 陟。」

同光二年敕:「選舉二門,當考藝精詳,勿得徇私。」 按《五代史唐莊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同光二 年三月敕,「選舉二門,仕進根本,當掄擇於多士,全委 仗於有司。苟請託是從,則踰濫斯極。況方行公事,已 集群材,須行戒勵之文,俾絕倖求之路。宜令吏部、禮 部、翰林考藝,必盡於精詳,滅私徇公,無從於請託。仍 委三銓」、貢院榜示省門,曉告中外。十月,中書門下奏: 「獻可效忠,前經之令典;因時建議,有國之明規。道既 務於化成,事亦敷於競勸。敢俾宸聽,輒罄芻言。伏惟 陛下業茂經綸,功成理定。《五材》《七德》,威冠於伐謀;《百 氏》《三墳》,義彰於知教。爰自中興啟運,下武膺期,照臨 而日月光華,鼓舞而乾坤交泰。英明取士,睿哲崇儒, 誠宜便廣於搜羅,豈可尚令其淹抑。但以今春貢士, 就試不多,即日選人,磨勘未畢。宗伯莫臻於俊乂,天 官難辨於妍媸。況已過秋期,將行公事,例間道路,悉 是家貧。比及到京,多踰程限,文闈選部,皆礙條流。伏 請權停貢選一年,俟遷鶯者更勵進修,希祿者益加 循省。然後精求良幹,博採藝」能,免有遺賢,庶同《樂聖。 敕》。「舉選二門,國朝重事,俱要精確,難議權停,宜准常 例處分。」例間二字疑

後晉

高祖天福元年詔舉賢才

按《五代史晉高祖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元 年閏十一月壬午敕:「應有懷才抱器,隱遁山林,方切 務於旁求,宜遍行於搜訪。委所在長吏備達朝旨,具 以名聞。又明宗朝親屬之內,宿舊之中,或功名曾著 於輿情,或才器可裨於公政,宜委中書門下量才敘 錄。士流之內,有懷才抱器,碩學殊能者,委中書門下 搜」訪任使,勿拘門地資歷。應致仕官或筋力未衰,才 能可任者,「將表乞言之敬,難從歸老之心,委中書門 下商量奏聞,當議升擢。」

後漢

隱帝乾祐三年盧賈請取士以行為本從之

按《五代史漢隱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乾祐三 年,兵部侍郎盧賈上言:「臣讀《唐史》,見薛登上疏云:『古 之取士,實異於今。先觀名行之原,考其鄉曲之譽,崇 禮讓以厲己,取名節以標言,以敦朴為先最,以雕文 為後科。故人從禮讓之風,士去輕浮之行,希進者必 修貞確不拔之操,行難進易退之規』。臣因覽前書,睹 茲舊事,望於聖代,復用此言,則有才者皆務造修,無 行者不宜推擇。」從之。

後周

世宗顯德元年詔求遺才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元 年正月,世宗即位,三月赦制:「應有懷才抱器,出眾超 群,或養素於衡門,或屈跡於末位,孤寒難進,志業何 伸,咸用搜羅,待以爵秩。諸隱遁不仕及卑官下位中 有文武幹略,灼然可稱者,所在具以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