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草,趨吏適時,姑略上古,且詳今焉。夫道之統緒,始自 三代,而定於東周;書之源流,肇自六爻,而盛於兩晉。 宣尼稱聖,時中逸少,永寶為訓,蓋謂通今會古,集彼 大成,萬億斯年,不可改易者也。第自晉以來,染翰諸 家,史牒彰名,縹緗著姓,代不乏人,論之難殫。若品格 居下,真蹟無傳,予之所列,無復議焉。蓋聞張鍾、羲、獻, 書家四絕,良可據為軌爰作《指南》。彼之四賢,資學 兼至者也。然細詳其品,亦有互差。張之學、鍾之資,不 可尚已。逸少資敏乎張,而學則稍謙;學篤乎鍾,而資 則微遜。伯英學進十矣,資居七焉。元常則反乎張逸 少,皆得其九。子敬資稟,英藻齊轍;元常學力未深,步 塵張草,惜其蘭折不永,躓彼駿馳,玉𤥨復磨,疇追驥 驟,自云勝父,有所恃也。加以數年,豈萍語哉?六朝名 家,智永精熟,學號深矣。子雲飄舉,資稱茂焉。至於唐 賢之資,褚、李標幟,論乎學力,陸、顏蜚聲,若虞若歐,若 孫若柳,藏真、張旭,互有短長。或學六七而資四五,或 資四五而學六七,觀其筆勢生熟,姿態端妍,概可辨 矣。宋之名家,君謨為首,齊、範、唐賢,天水之朝,書流底 柱,李、蘇、黃、「米,邪正相半。總而言之,傍流品也。後之書 法,子昂正源,鄧俞伯機亦可接武。妍媚多優,骨氣皆 劣,君謨學六而資七,子昂學八而資四」,休哉!蔡、趙兩 朝之脫穎也!元章之資,不減褚、李,學力未到,任用天 資,觀其纎濃詭厲之態,猶夫排沙見金耳。子昂之學, 上擬陸、顏,骨氣乃弱,酷似其人。大抵宋賢資勝乎學, 元手學優乎資使,稟元章之睿質,勵子昂之精專,宗 君謨之遒勁,師魯直之懸腕,不惟越軌三唐,超蹤宋、 元,端居乎逸少之下,子敬之上矣。明興以來,書蹟雜 糅,景濂、有貞,仲珩、伯虎,僅接元蹤;伯琦、應禎,孟舉原 博,稍知唐、宋。希哲、存禮,資學相等,初範晉、唐,晚歸怪 俗,競為惡態,駭諸凡夫。所謂「居夏而變裔,棄陳而學 許」者也。然令後學知宗晉、唐,其功豈少補邪?文氏父 子徵仲學比子昂,資甚不逮,筆氣生尖,殊乏蘊緻。小 楷一長,秀整而已。壽承、休承,資皆勝父,入門既正,克 紹箕裘,要而論之,得處不逮豐、祝之能,邪氣不染二 公之陋。《仲溫草章》,古雅微存;《公綬》《行真》,朴勁猶在。《高 陽》《道復》,僅有米芾之遺風,民則立綱,盡是趨時之吏 手。若能以豐祝之資,兼徵仲之學,壽承之風逸,休承 之峭健,不幾乎歐、孫之再見邪?若下筆之際,苦澀寒 酸,如倪瓚之手,縱加以老、彭之年,終無佳境也。

范欽天一閣集

《評書》

書法,晉以下業有定評,蓋爛然舉也。國朝頗遜於古, 所稱「建幟藝林」者:篆,李長沙、喬太原《署書》,詹孟舉《行 草》,宋仲珩《端朮孝思》,祝希哲《章草》,宋仲溫《八分》,龔聖 與、文徵仲《小楷》,仲溫與徵仲皆名家。宋昌裔、李昌祺、 沈民則、程南雲諸英非不奕奕,以言對壘,難矣。成弘 來尚正書,姜立綱臃腫凝濁,大類算子,世顧好之,遞 相宗習。邇年陳方、楊馬草書視解,大紳沈文明、張汝 弼猶怪誕,乃攘臂馳騖。說者至以「病丐偷兒」,殭蛇曲 蚓,目之然乎?


謝肇浙五雜組

《評書》

國初能手,多黏俗筆,如詹孟舉、宋仲溫、沈民則、劉廷 美、李昌祺輩,遞相模倣,而氣格愈下。自祝希哲、王履 吉二君出,始存晉、唐法度。然「祝勁而稍偏,王媚而無 骨,文徵仲法度有餘,神化不足,張汝弼乃素師之重, 儓豐道生得淳化之優,孟文休承小禪縛律,周公瑕 槁木死灰」,其下瑣瑣,益所不論矣。今書名之振世者, 南則「董太史元宰」,北則「邢太僕《子愿》」,其合作之筆,往 往前無古人。

婁堅學古緒言

《評書》

草書不難於放縱,而難於簡澹。逸少書見於閣帖者, 宜其為百代所宗也。獨張懷瓘之論小異,此與文皇 過貶子敬,或皆未足全憑耳。伯高藏真,相繼以狂草 名世。張書不多見,所見或多贗本。米元章以伯英《虎 丘帖》謂本伯高,差可髣髴。素之自敘,雖姿態縱逸,而 法度森然,比之晉人獨少韻耳。米論真書,微不滿於 「顏、柳挑踢」,即此可以論草書矣。自魯直極推揚少師, 往往以奴書為誚,而晉唐典刑,未免埽地。宋人之草, 惟薛道祖謹守前規,元章臨本,時露本色。蓋草書之 法,自是幾不傳於世矣。今人薄解怒張,便自號為顛 素,人亦以是稱之。如祝京兆,筆力非不矯矯,求之伯 高藏真,尚多乖少合,況於晉人之遠「韻乎?」予少而好 書,尤耽於草,頗從淳化、太清窺見古人之概,然恨刻 本止存形模,絕無神采。平生見蘇、米真蹟,雖率意之 筆,亦自爛然。世人遂欲以趙吳興壓之,此似是而非。 吳興勝場,當在小楷其最合作,亦非若今世所傳石 本也。然此三君子者特多真行,未睹其草,草書獨藏 真題《曹娥絹本》後,小字,運筆如游絲,最為奇蹟。又見 逸少「十月廿七」數行,乃知古今人不相及,若經塵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