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或謂唐人雙鉤,則不可知,要必非後之君子所辨 耳。

《王會稽》,善學篆、籀者也;《顏平原》,善學羲、獻者也。晉帖 傳者,要為不可思議。唐帖有贗有臨,其真者固難髣 髴也。宋元名蹟,幸獲睹真:蘇則沈著之中,乃見妍姿; 米則逸宕之外,自覺淹通。蔡整而媚,人巧已極;黃秀 而勁,自得為多。吳興小楷,深穩多姿。行草自是入能, 氣韻不無近俗。然後之繼作,未見其倫。目以邁宋相 也舉肥矣。

周之士游鶴堂墨藪

《論元明書家》

元人自趙吳興外,鮮于伯機聲價幾與之齊,人或謂 「勝之極圓健,而不甚去俗。鄧文原有晉人意,而微近 麤糲;巙子山有韻氣,而結法少疏。」然是三人者,吳興 流亞也。虞伯生差古雅,鮮于必仁朗朗有父風,揭曼 碩父子美而近弱,張伯雨健而不佻,柯敬仲老而近 麤,班彥功少頗遒爽,晚成惡札。龔璛之梁輩皆長於 題跋,倪元鎮雖微有韻而未成長,人或許以得「大令 法」,何也?元鎮以稚筆作畫,尚能於筆外取意;以稚筆 作書,不能於筆中求骨。詎宜以汎愛推之也。

國朝書家,自京兆而後,當推徵仲擅代,楷法出之右 軍,圓勁古淡,雅不落宋、齊蹊徑,法韻兩勝人也。王履 吉、宋仲溫、宋仲珩次之,陸子淵、豐考功、沈華亭、徐元 玉、李正伯,又其次者也。至若詹希元、吳寬、楊士奇、黃 翰、張天駿、陳白沙、胡文穆、楊升菴、陳道復、周公瑕、羅 洪先、王穀祥、文嘉、莫雲卿、俞允文者輩,亦自赫赫取 名一時,雖各具一長,然而質既鈍滯,學復不能兼通。 求其「備精眾善,追跡古人,則已難矣。」

近代邢子愿書,研精二王筆法,恆髣髴《十七帖》意。即 其卷素所書,亦多述王帖,可謂極意臨摹者矣。宋齊 而下,書法衰颯,晉魏風軌埽地,已非旦夕之故。乃公 獨裒然辟除陋習,追蹟逸少,亡論其精詣謂何?即其 矢志,則已超人一等矣。韓昌黎以文章振起八代之 衰,其此之謂乎!

華亭董元宰,擅名詞賦,博通六藝,於六體八法,靡所 不精,即今海內學士大夫,莫不盛推其詩文書畫為 三絕。今觀其書,出乎蘇,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飄飄欲 仙。董為余恩師,余不敢阿若所好。即其搨,有《戲鴻》一 帖,搨成而中原爭相傳寫,吾蓋不知其門臬更幾鐵 限矣。黃貞夫書,媚不掩骨,韻能成法。鍾云:「多力豐筋」 者,勝貞夫有焉。黃慎軒書,老於筆而深於學,揮運所 及,輒自成體,雲卷霧收,令人心醉。朱康侯書,晚起翰 墨,學本淵源,如洛陽美女,顏色奕奕艷絕。《趙夢白書》, 沈渾鴻博,秀色可餐;鄒彥吉肥不剩肉,王百穀瘦不 露骨,陳眉公雅而有致,俱是一時書家。別若祝世祿 書,亦有風致,但筆多任意,法有出入,可備書家禪種。 詹景鳳書酷仿狂素,亦為可觀,而筆落蹊徑,終為幻 怪,牛鬼蛇神,酒肆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