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歸。復除翰林直學士,遣使召之,竟以疾不能起。泂骨 骼清峻,神情開朗,秀眉疏髯,目瑩如電,顏面如冰玉, 而脣如渥丹,然峨冠褒衣,望之者疑為神仙中人也。 其為文章,奮筆揮洒,迅飛疾動,汨汨滔滔,思態疊出, 縱橫奇變,若紛錯而有條理,意之所至,臻極神妙。泂 每以李太白自儗,當世亦以是許之。嘗游匡廬、王屋、 少室諸山,留連久乃去,人莫測其意也。僑居濟南,有 湖山花竹之勝,作亭曰「天心水面」,文宗嘗敕虞集製 文以記之。泂尤善書,自篆、隸、草、真皆精詣,為世所珍 愛。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四十卷。

貢奎

按《宣城縣志》:「奎字仲章。父士濬,贈廣陵郡矦。廣陵力 學尚節義,不仕元。嘗作義塾以待四方學者,鄉人甚 尊禮之。奎天性穎慧,風儀嚴整。十歲屬文,長益博綜 經史,以古為師。仕齊山書院山長。朝廷方議行郊祀 禮,諸大臣以奎識鑒清遠,議論詳明,遂推授太常奉 禮郎兼檢討。奎即討定上之,朝廷多採其說。遷應奉」 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纂修《成宗實 錄》,授江西儒學提舉。敷明理學,諸生皆竦聽不懈。累 遷集賢直學士。天曆二年,奉使還卒。著有《雲林小槁》 《聽雪齋記》《青山漫吟》《倦遊集》《豫章槁》《上元新錄》《南州 紀行》,凡百二十卷。

貢師道

按《宣城縣志》:「師道,字道甫,奎之從子。舉茂才,累官翰 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有文名。時奉旨修宋、遼、金三 史,丞相脫脫總史事,欲以遼、金為正統,師道奮筆議 曰:『昔苻堅已據中原,不忘東晉,凡以成正統也。本朝 得上承中國帝王之統,而與唐虞、三代、漢唐齊稱,以 承宋耳,則正統在宋也明矣』。」不果從。師道亦坐此忤 時,出補嘉興路治中。部使者交章薦之,尋卒。奎子師 泰,在《名臣傳》。從孫友初,在《忠節傳》。

饒宗魯

按《江西通志》:「宗魯,字心道,臨川人。性孝友。生五歲母 沒,事繼母孝養備至,隱居不仕。天曆二年大旱,鄉人 乏食,死者相藉,發廩賑之,所活甚眾,號六有。所著有 《易傳庸言》及雜文若干篇。又嘗輯其所聞於平山曾 子良語,為《周易輯說》若干卷。」

林泉生

按《福建通志》:「泉生,字清源,永福人。天曆中進士,授福 清州同知,轉泉州經歷、漳州推官,擢知福清州,累官 翰林待制、行省郎中,為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卒諡文 敏。泉生邃於《春秋》,工詩文,多權略,有將帥才。前後在 福清,屢建武功,始為同知。適山海寇充斥,悉以計」 之。及為守,會紅巾寇連江,帥府檄泉生禦之。乃創保 甲,置屯柵,立誅鹽丁謀亂者七人,捕殺長樂謀為內 應者三十餘人,先發制之,賊遂驚潰。又善聽訟,悉物 情。在泉州,民負酒稅,繫者多瘐死。泉生至,悉破械出 之,令船商私釀者代償。司理漳州畬洞,相戒勿犯。福 清俗多好殺,孤幼誣訟求賄,泉生立連逮親鄰法,民 自是不敢犯。所著有《春秋論斷》及《覺是集》行於世。

張師愚師曾

按《宣城縣志》:師愚字仲愚,弟師曾,字叔輿,皆古學先 生子。好學工詩。曾兩領延祐、天曆鄉薦,譔《梅宛陵年 譜》,多所摭引。並從汪文節澤民游,文節禮下之,嘗稱 平生畏友有「二張」云。師愚詩《送陳公輔之》「采石蛾眉 上碧落,牛渚送春濤。」《和師炳仲》「桑落山中酒,芙蓉江 上秋。」《送趙伯淵》:「秦淮倚棹秋聽雨,易水驅車曉度霜。」 《師曾挽劉待制》:「視草催春直,藏舟惜夜移。」《懷師氏山 林》:「雨林黃耳菌,春澗白頭魚。」頗稱工麗。師愚子知言, 字公允,亦以詩名。

王景賢

按《廣東通志》:「景賢,字希賢,號愚谷,海康人。登鄉薦,為 邕州路教授,陞天河縣令,尋擢清江路推官致仕。學 富行修,著作超逸,皆出自胸臆。文宗潛邸時,出居海 南,道經雷州,景賢以詩進,覽之甚喜,手書『愚谷』二大 字賜之。天曆中,復賜以六花宮袍,鄉人榮之。」

梅德明

按《宣城縣志》:德明,堯臣後裔。積學工詩,見推於世。《和 汪叔志曉望山門》:「石漏窗中月,岩通洞底泉。」《送傅經 歷》:「柳枝歌斷山杯盡,梅雨晴來江路長。」《送叔章姪》:「彩 鷁隨風飛宛水,黑貂犯雪上燕臺。」《柳枝詞》:「江上春陰 半畫橋,扁舟西下夕陽潮。離魂何似垂楊柳,飛雪漫 空暖不消。」惜全稿佚。

封盛甫

按《廣西通志》:「盛甫,履孫子。大曆中任宥州清水司巡 檢,不畏權勢,獎率善良,士民德之。後以內艱歸隱,寄 情詩酒,淹貫百家。所著有《容州人材題名記》。」

何正

按《浙江通志》:「正字守中,分水人。至順間應薦,授鰲川 書院山長,轉寧都下河巡檢,尋棄官歸,號雲壑道人, 能詩。初被薦時,試以詩二首,人至今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