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隴江淮之北,平原曠野之多,而吾長於騎,故所向不 能禦。兵鋒新銳,民物稠夥,擁而擠之,「郡邑自潰。而吾 長於攻,故所擊無不破,是以用其奇而驟勝。」今限以 大山深谷,阨以重險薦阻,迂以危途繚徑,我之乘險 以用奇則難,彼之因險以制奇則易。況於客主勢懸, 蘊蓄情露,無虜掠以為資,無俘獲以備役,以有限之 險,雖有奇謀祕略,無所用之。力無所用與無力同,勇, 無所施與不勇同,計不能行與無計同。泰山壓卵之 勢,河海濯熱之舉,擁遏頓滯,盤桓而不得進,所謂「強 弩之末,不能射魯縞」者也。為今之計,則宜救已然之 失,防未然之變而已。西師既構,猝不可解,如兩虎相 鬥,猝入於巖阻,見之者辟易不暇。又焉能以理相喻, 使之逡巡自退?彼知其危,竭國以并命;我必其取,無 由以「自悔,兵連禍結,何時而已?殿下宜遣人稟命於 行在所,大軍壓境,遣使喻宋,示以大信,令降名進幣, 割地納質,彼必受命,姑為之和,偃兵息民,以全吾力 而圖後舉,天地人神之福也。稟命不從,殿下之義盡, 而後進吾師,重慎詳審,不為躁輕飄忽,為前定之謀 而一之以正大假西師以為奇而用吾正」,比師南轅, 先示恩信,申其文移,喻以禍福,使知殿下仁而不殺, 非好攻戰闢土地,不得已而用兵之意。誠意昭著,恩 信流行。然後閱實精勇,別為一軍,為帳下之卒。舉老 成知兵者俾為將帥,更直宿衛,以備不虞。其餘師眾, 各𢌿侯伯,使吾府大官元臣,分師總統,為戰攻之卒。 其新入部曲,瞢不知兵,雖「名為兵,其實役徒」者,使沿 邊進築,與敵郡邑犬牙相制,為屯戍之卒。推擇單弱, 究竟逃匿,編葺部伍,使聞望重臣為之撫育,總押近 裏故屯,為鎮守之卒。使掣肘之計不行。妄意之徒屏 息內外,備禦無有缺綻,則制節以進。既入其境,敦陳 固列,緩為之行。彼善於守而吾不攻,彼恃城壁以不 戰老吾,吾「合長圍;以不攻困彼,吾用吾之所長,彼不 能用其長。選出入便利之地,為久駐之基,示必取之 勢,毋焚廬舍,毋傷人民,開其生路,以㩦其心;亟肄以 疲,多方以誤,以弊其力。兵勢既振,蘊蓄既見,則以輕 兵掠兩淮,杜其樵採而遏其糧路,血脈斷絕,各守孤 城,示不足取」,即進大兵,直抵於江。沿江上下列屯萬。 號令明肅,部曲嚴整,首尾締構,各具舟楫,聲言徑 渡,彼必震疊,自起變故。蓋彼之精銳盡在兩淮,江面 闊越,恃其巖阻,兵皆柔脆,用兵以來,未嘗一戰,焉能 當我百戰之銳?一處崩壞,則望風皆潰,肱髀不續,外 內限絕,勇者不能用而怯者不能敵,背者不能返而 面者不能禦,水陸相擠,必為我乘,是兵家所謂避堅 次瑕,避實擊虛者也。如欲存養兵力,漸次以進,以圖 萬全,則先荊後淮,先淮後江。彼之素論,謂有荊襄則 可以保淮甸,有淮甸則可以保江南。先是我嘗有荊 襄,有淮甸,有上流,皆自失之。今當從彼所保,以為吾 攻。」命一軍出襄鄧,直渡漢水,造舟為梁,水陸濟師,以 輕兵綴襄陽,絕其糧路。重兵皆趨漢陽,「出其不意以 伺江隙。不然則重兵臨襄陽,輕兵捷出,穿徹均、房,遠 叩歸、峽,以應西師。如交、廣、施、黔,選鋒透出夔門不守, 大勢順流,即并兵大出,摧拉荊、郢,橫潰湘潭,以成犄 角。一軍出壽春,乘其銳氣,并取荊山,駕淮為梁,以通 南北。輕兵抄壽春,而重兵支布於鍾離、合淝之間,掇 拾湖、濼,奪取關隘,據濡須,塞皖口,南入舒、和,西及於 蘄、黃,徜徉恣肆,以覘江口。烏江、采石廣布戍邏,偵江 渡之險易,測備禦之疏密,徐為之謀,而後進師,所謂 潰兩淮之腹心,抉長江之襟要也。一軍出維揚,連楚, 蟠亙,蹈跨長淮,鄰我強對,通、泰、海門,揚子江面,密彼 京畿,必皆備禦堅厚,若遽攻擊,則必老師費財。當以 重兵臨維揚,合為長圍,示以必取,而以輕兵出通、泰, 直塞海門、瓜步、金山、柴墟河口,游騎上下,吞江吸海, 並著威信,遲以月時,以觀其變,是所謂圖緩持久之 勢也。三道並出,東西運衡,殿下或處一軍,為之節制, 使我兵力常有餘裕。如是則未來之變或可弭,已然 之失亦或可救也。」議者曰:「三道並進,則兵分勢弱,不 若併力一向,則莫我當也。曾不知取國之術與爭地 之術異,併力一向,則爭地之術也。諸道並進,取國之 術也。」昔之混一者皆若是矣。晉取吳,則六道進;隋取 陳,則九道進;宋之於南唐,則三面皆進,未聞以一旅 之眾而能克國者。或者有之,僥倖之舉也。豈有堂堂 大國,師徒百萬而為僥倖之「舉乎!況彼渡江立國,百 有餘年,紀綱修明,風俗完厚,君臣輯睦,內無禍釁,東 西南北,輪廣萬里,亦未可小。自敗盟以來,無日不討 軍實而申警之,彷徨百折,當我強對,未嘗大敗,不可 謂弱,豈可蔑視謂秦無人,直欲一軍倖而取勝乎?」秦 王問王翦以伐荊,翦曰:「非六十萬不可。」秦王曰:「將軍 老矣,命李信將二十萬往,不克,卒𢌿翦以兵六十萬 而後舉楚。」蓋眾有所必用,事勢有不可懸料而倖取 者,故王者之舉必萬全。其倖舉者,崛起無賴之人也。 嗚呼!西師之出,已及瓜戍,而猶未即功,國家全盛之 力,在於東左。若亦直前振迅,銳而圖功,一舉而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