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文有發而為文,自鑄偉辭。其史論有遷、固之風,其 古文有韓、柳之則,其詩句有蘇、黃、後山之味。至於四 六,踵六一、東坡之步武,超然絕塵,崛奇層出,自汪彥 章、孫仲益「諸公而下不論也。小技如尺牘,本朝惟山 谷一人,今王君亦咄咄逼之矣。挾希世之寶,而未應 時之須,可為長嘆息」等語。嘗遊京師,上史館書,述此 頌之意,以杜篤自況,階薦得官,初任為成都帥幕,歸 遂棲遲衡泌,其節亦可觀云。

歐陽鈇

按《吉安府志》:「鈇字伯威,廬陵人。善屬文,尤長詩詞,累 舉弗售。王庭珪、劉承弼、楊愿皆以能詩高世,獨推鈇 嘗比之孟襄陽、賈長江云。楊誠齋敘鈇脞詞,至手書 誦其警句。鈇嘗著《遇讒詞》《蜂螫蜘蛛賦》,胡忠簡一見, 稱之不容口,繇是鈇以詩豪重一時。鈇為人有氣概, 然於物坦平,不設町畛,人故樂與游,鈇亦無所讓擇。」 周益公在政府,數欲官,鈇謝曰:「使吾數口無饑,差可 卒歲,奈何以虛名自煩苦乎?」自號寓菴,所作有《謾成》 《遣興》《暮景》《自娛》《松筠》等五篇,雜著五卷,《見聞錄》二卷。

林師德

按《福建通志》:「師德,字叔正,紹熙中,特奏名。長駢儷,為 學者師。遊太學,與黃杶齊名。尉東莞,以獲盜功,改武 岡軍僉判官。不稱才,士論惜之。」

余詔

按《福建通志》:「詔,字道夫,龍溪人。有學術,舉八行,隱於 東湖,號東湖居士,以詩文自娛,有《栖靜堂集》。」

龍仁夫

按《吉安府志》:「仁夫,字觀復,永新人。博學好古,潛心理 道,深探濂洛、關、閩之奧,經傳子史,律曆陰陽,靡不精 究。官湖廣儒學提舉,晚居黃岡。嘗與呂文煥及呂氏 諸子弟宴琵琶亭,賦詩有『江心正好看明月,卻抱琵 琶過別船』之句。坐客皆掩泣罷酒。其忠義之能激人 如是。所著《周易集傳》八十卷,立說主《本義》,每卦爻下」 各分變、象、辭。古謂雜卦為古《筮書》,《春秋傳》所引「屯固、 比入、坤安、震殺」,皆以一字斷卦義,此類是也。孔子存 之,以為經羽翼,初非創作。其言蓋先儒所未發者。鄱 陽董真卿集《周易會通》,於仁夫之說多取焉。為文章 與廬陵劉岳申並名,而奇逸流麗過之,學者稱麟洲 先生。

王日休

按《浙江通志》:「日休,分水人。右司諫縉之子也。紹興進 士,授朝請郎。嘗著《九丘總要》三百四十卷以進。光宗 嘉之,進官一秩,遷朝奉大夫。弟日勤,亦登進士,授右 朝散郎。」

樓昉

按《寧波府志》:「昉字暘叔,號迂齋,登紹熙四年進士,與 弟昺俱以文名。少從呂成公於婺,其文汪洋浩博,凡 所論議,援引敘說,小能使之大,而統宗據要,風止水 靜,泊然不能窺其浚。從學者常數百人,最顯者鄭清 之、應㒡、鄭次申、趙與權,尤善章表,李璧、黃裳為侍從, 所為文俱出昉手。宋世,鄞士善論策,台越進士,歲率」 數十人來從學,繇昉始守興化軍以卒。清之既相,追 贈直龍圖閣,率其弟子祭於墓。復立「甬東書院」祀之。

馬壬仲

按《浙江通志》:「壬仲,字次辛,本建陽人。從朱熹游,擢紹 熙元年進士乙科,寓東陽,遂為東陽人。歷仕州縣,以 廉能稱。嘗知古郢,撫循兵民,俾禦邊寇,郡賴以安。尋 上祠請歸。壬仲議論典刑,詩章閑雅,所著有《得齋集》。 孫世穎、世綸,皆以壬仲恩入仕。」

高元之

按《寧波府志》:「元之,字端叔,武烈王瓊七世孫。建炎間, 衣冠南渡,父寓籍於鄞,因家焉。家貧無書,得《易編》,口 誦不輟,數月忘盥櫛。鄰士憐之,稍借之書。後受《易》《春 秋》於沙隨程迥。時傅伯成為郡教授,少許可,折節與 之交,繇是鄉學者數百人師事之。元之作《變離騷》九 篇,曰愍畸志,曰臣薄才,曰惜來日、曰感回波,曰力陳」、 曰《危衷》、曰《悲嬋娟》、曰《古誦》、曰《繹思》,行於世。宋儒擬《騷》, 弗能及也。集《春秋》說三百餘家,號《義宗》,悉本經旨,凡 百五十卷,《易》《詩》《論語》《後漢志解》各一卷,詩三千,雜著 五百,號《茶甘甲乙》。稿五上禮部,卒不第。將死,手屬書 樓鑰,以歐陽公南省曰「欄」,求誌文。貧不能葬,門人會 葬於桃源鄉蔣山,買田立祠於寶嚴院,歲時祀之,號 「萬竹先生。」

蔣暉

按《浙江通志》:「暉,字君實,青田人。幼穎異,六歲能屬文。 登紹熙進士,分教臨江。以《大學絜矩》《中庸伐柯章》揭 示學者知用力之地。尋除文思院。」

馮翼翁

按《吉安府志》:「翼翁字子羽,永新人。師水窗劉先生,造 詣益深。登第授漢陽縣丞,歷官撫州守。所著有《春秋 集解》《春秋大義》《士禮考正》《性理群書》十七卷,《通鑑小 錄考索》《類要》《正統》《五德類要》三十四卷,《古書正譌》《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