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此,雲林尤數焉。嘗使童子入山擔七寶泉,以前桶 煎茶,後桶濯足。人不解其意,或問之,曰:「前者無觸,故 用煎茶;後者或為泄氣所穢,故以為濯足之用耳。」 嘗眷趙買兒,留宿別業,疑其不潔,俾之浴。既共寢,且 捫且嗅,復俾浴不已,竟夕不交而罷。趙談於人,每為 絕倒。

其溷廁以高樓為之,下設木格,中實鵝毛,便下則鵝 毛起覆之。一童子俟其傍,輒易去,不聞有穢氣也。 倪嘗留客,客夜榻,恐有所穢,時出聽之。一夕,聞有嗽 聲,侵晨,令家童遍覓,無所得。童慮捶楚,偽言「窗外梧 桐葉有唾痕者」,元鎮遂令剪葉十餘里外,蓋宿露所 凝,訛指為「唾」,以紿之耳。

楊廉夫耽好聲色,一日與元鎮會飲友人家,廉夫脫 妓鞋,置酒杯其中,使坐傳飲,名曰《鞋杯》。元鎮素有潔 疾,見之大怒,翻案而起,連呼「齷齪」而去。

元鎮嘗入城訪周南老,必先使人投刺,南老禮遇特 厚。凡燕室柱礎之間,必先洗滌,然後延坐。

同郡有富室,池館芙蓉盛開,邀雲林飲。庖人出饌,拂 衣起,不可止。主人驚愕,叩其所以,曰:「庖人多髯,髯多 者不潔,吾何留焉?」坐客相顧哄堂。

閣前置梧石,日令人洗拭,及苔蘚盈庭,不留水跡,綠 縟可坐。每遇墜葉,輒令童子以針綴杖頭刺出之,不 使點壞。

蹤跡多在松陵、笠澤間。陸莊有蝸牛廬,則其嘗棲止 處。荊溪善權、離墨、銅棺,其遊甚數,嘗避兵泖上,有《出 泖》詩。

老年游歷江湖,多寓琳宮梵剎,有《懷歸》詩云:「他鄉未 若還家樂,綠樹年年叫杜鵑。」洪武甲寅還鄉時已無 家,寓姻親鄒惟高家。是歲中秋,鄒氏開宴賞月。元鎮 以脾疾戒飲,凄然不樂,乃賦詩有「紅蠡捲碧應無分, 白髮悲秋不自支」之句。不久,竟以是疾卒於鄒氏。

徐舫

按《明外史》本傳:「舫字方舟,桐廬人。幼輕俠,好擊劍走 馬蹴踘。既而悔之,習科舉業。已復棄去,學為歌詩。睦 故多詩人,唐有方干、徐凝、李頻、施肩吾,宋有高師魯、 滕元秀,號睦州詩派,舫悉取而步驟之。既乃出遊四 方,交其名士,詩益工。行省參政蘇天爵將薦之,舫笑 曰:『吾詩人耳,可羈以章紱哉』?竟避去,築室江皋,日苦」 吟於雲煙出沒間,翛然若與世隔,因自號滄江散人。 宋濂、劉基、葉琛、章溢之赴召也,舟溯桐江,忽有人黃 冠鹿裘立江上,招基而笑,且語侵之。基望見,急延入 舟中。琛、溢競讙謔,各取冠服服之,欲載上黟川,其人 不可,乃止。濂初未相識,以問基,基曰:「此徐方舟也。」濂 因起,共歡譟,酌酒而別。舫詩有《瑤林》《滄江》二集。年六 十八,丙午春,卒於家。

吳海

按《明外史》本傳:「海字朝宗,閩縣人也。元季以學行稱。 值四方盜起,絕意仕進,深自韜晦。洪武初,守臣欲薦 諸朝,力辭免。既而徵詣史局,復遺書所知,力辭。嘗言: 楊、墨、釋、老,聖道之賊;管、商、申、韓,治道之賊;稗官野乘, 正史之賊;支詞艷說,文章之賊。上之人宜敕通經大 臣,會諸儒定其品目,頒之天下,民間非此不得輒藏」, 坊市不得輒粥。如是數年,學者生長不涉異聞,其於 養德育才,豈曰小補。因著書一編曰《書禍》,以發明之。 與永福王翰善。翰嘗仕元,數勸之死,後翰果自裁海 教養其子,偁卒底成立。平居虛懷樂善,有規過者,輒 欣然立改。因顏其延賓之所曰《聞過》。為文嚴整典雅, 一歸諸理,後學咸宗仰之。有《聞過齋集》行世。

方行

按《列朝詩集》:「行,字明敏,黃巖人。詩名《東軒集》。」宋濂序 曰:「明敏仕於元,嘗參知政事於江浙行中書。」按:方谷 真據慶元,姪明善據溫,授江浙行省平章。又有明鞏、 明謙者,明敏或其群從也。復見心《蒲庵集》。《夜宿東軒 柬方明敏大參詩》云:「重來濠上得盤桓,剪燭東軒坐 夜闌。」國初,元臣例安置濠,見心奉詔住鳳陽,與明敏 數倡酬,知明敏亦徙濠也。沐景顒《滄海遺珠》多載國 初戍濠之詩,而明敏與焉,知徙濠後又謫滇也。余之 初考如此。及觀袁忠徹《古今識鍳》云:「方明敏,谷真子 也。」柳莊相之曰:「君邊庭赤氣如刀劍紋,二九日有陞 進。」隨從父克太倉,授分省參政,調江西。乃知明敏為 谷真之子。前元之陞授,實以谷真。子之役,而余初 考為未詳也。袁記又云:洪武戊午,谷真已沒,明謙受 剝膚之刑,舉族累禍。則明敏或於此時得以從輕典 戍滇也。《洪武實錄》載谷真質子,曰關、曰元,後與其子 明完,明則俱降。完小名亞關,關即完也。宋濂《神道碑》 載子男五人,其二則禮與完。谷真病亟時授官以慰 之者,其三曰「本則安。」則未知此五人「者孰為明敏者 也。谷真諸子姪內附,前後名字,竄改更互,不可考核, 史家闕誤若此者多矣,豈獨杞宋無徵為可歎哉!」谷 真竊據時,招延文士,薩天錫、朱右輩咸往依之,劉仁 本、詹鼎則親近用事,潛溪盛稱「明敏襟度瀟灑,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