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每燕談,間有可取者輒記之,久而得三百六十餘事, 編次成帙,為十卷,題曰《澠水燕談》,行于世。」

張壆

按《江南通志》:「壆,字子厚,晉陵人。登進士,調清溪主簿, 以親老不之官。元豐、元祐間,廷臣交薦,終不出。閉戶 篤學四十年,手校書數萬卷。」

鮑剛

按《浙江通志》:「剛字弱翁,龍泉人。少負大節,善屬文,尢 長於詩。始舉進士不第,即毅然曰:『此非吾所學也』。遂 徜徉於東南山水間。同時陶弼有能詩聲,少許可,得 剛所作,以為出己上,願得為友。剛亦雅聞弼,因徒步 歸弼。初,剛與呂惠卿善,熙寧中,惠卿參知政事,欲用 剛。剛曰:『吾老矣』。即日出京師。元豐末,疏天下弊事,將」 獻之朝。其略謂:「四方用師,須擇將帥。往年韓、范諸公 經營關中,大功雖不成,而朝廷亦無他憂。兵柄至重, 不宜以委中人。」又謂:「江淮以南縣官計戶口多寡為 鬻鹽。今民無計得錢以償,縣皆願淡死無聊之民,其 毒可畏。」會神宗崩,不果上。元祐五年七月,卒於秦州。

翟逢亨

按《廣東通志》:「逢亨,歸善人。事母孝,學問博洽,邦人呼 為翟夫子。居白鶴峰東,讀書嘉祐寺。蘇軾謫惠時與 往還焉。」

陳煥

按《廣東通志》:「煥字少微,博羅人。安貧守道,敝衣蔬食, 處之晏如。接物敬謹,雖遇童稚,無異成人。以禮遜化 閭里,鄉人稱之曰陳先生。」四壁蕭然,詠歌不輟。其為 詩清勁傳於世者幾百篇,時爭傳誦。以特科調高要 縣簿,秩滿不仕。

呂士元

按《巢縣志》:士元,哲宗時人。元祐丙寅立十科取士法, 士元上疏懇切,未報。後又累試不第,乃歸,自憤曰:「當 今蔡確、章惇四害未除,吾等困老田園,其如與世無 補何?」乃去東山二里許,至橋,抱書投溺。朝士王巖叟、 朱光庭等咸惜之。里人因名其橋曰「抱書。」

彭戢

按《四川總志》:「戢,鄰水人。元祐進士,為兩浙提舉,奉祠 以歸。嘗畜雙鶴,江右士夫送行,有『扁舟載雙鶴,萬卷 貯群書』之句。」

蔡伯俙

按《福建通志》:「伯俙,福清人。祥符中,應童子科。真宗見 而嘉之,賜詩有云:『七閩山水饒靈秀,四歲奇童應盛 時』。尋賜東宮伴讀。元符初,以司農卿致仕,年八十七。」

蔣湋

按《湖廣通志》:「湋,零陵人。善屬文。年少辭家入太學,既 不遇,棄而歸隱。黃庭堅在宜州病革,湋往見焉。庭堅 委以身後事。及卒,為棺殮,具舟送歸。鄒浩謫永州,湋 從之遊。浩有昭州之行,湋又為經紀其家。」

張樞

按《湖廣通志》:「樞字子發,零陵人。慷慨有大志,善屬文。 入太學。紹聖中,上書言孟后事。」

江滋

按《福建通志》:「滋字益之,崇安人。元祐進士,知耒陽縣, 作《論學詩》七十韻。繼知長社縣,與蘇轍日夕唱酬。累 官至朝議大夫。」

周師原

按《江西通志》:「師原,貴溪人。元祐進士,有雋才,博學能 文辭。初仕將作監丞,歷遷左拾遺,直史館,數上書言 時政利病。出知明州,卒於官。」

徐遘

按《太平府志》:徐遘,徐迪兄弟也。遘登熙寧九年進士, 迪登紹聖元年進士。昆季相師友,專勤學問,為文清 麗。尢工詩而友于篤愛,人以軾、轍目之。遘為推幕時, 作詩寄迪,有曰:「杜雲江被每相思,物換星移又一期。 知汝再尋鸚鵡賦,起予深念鶺鴒詩。山寒久厭啼猿 苦,水闊那堪鴈到遲。好約春風共攜手,玉壺沽酒繫 青絲。」一時服其溫麗。蔡確宰繁昌,築北園,邀迪賦詩 為樂。迪有《追和》五言古:

胡伸

按《江南通志》:「伸字彥時,伋之弟。七歲賦莊周《夢蝶詩》。 入太學,與汪藻齊名。哲宗朝中進士,授潁川教授,遷 祕書丞、著作佐郎,與修《神宗日曆》及禮書。遷辟雍司 業。後知無為軍,行政以慈恕聞。」

丘崇

按《福建通志》:「崇,晉江人。工詩文,尢精天文象數學。嘗 侍父官惠州之河源,時蘇軾謫於惠,崇從之遊,李邴 亦嘗與唱和。有《遺稿》六帙。」

李亮工

按《江南通志》:「亮工,桐城人。舉進士,以文鳴縉紳間。與 蘇軾、黃庭堅遊,咸有倡和。」

陳俌

按《福建通志》:「俌,龍巖人。元祐間,與劉棠俱有詞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