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時人稱曰劉棠。」陳俌《漳南賦虎》,劉登第後,陳遂隱溪 南。嘗賦詩云:「大不手持卿相印,小無人擁使君符。門 前秋水綠如染,好把一竿坐釣鱸。」

唐觀

按《江西通志》:「觀,高安人,博學嗜書,隱居不仕。蘇欒城 監酒稅,與之為鄰,常貽以詩。」

馬存

按《饒州府志》:「存,字子才,樂平人,遵之從孫。幼穎悟,授 書輒成誦。元祐省試論,以揚雄、劉向為題,存論曰:『方 王莽以險怪愚弄天地,學士大夫高節尚潔者,非引 去則繼以死。龔勝以清死,鮑宣以悍死,其憤甚矣。雄 斯時方著《劇秦美新論》以發揚其盛,讀之令人氣拂 膺不懌者累日。嗚呼,雄乎,寧死耳,其忍為此文哉』!」典 舉,蘇軾奇之,置高等,京師競傳,因呼為拂膺公。廷試 策言:「臣之深思,常略於東南,而獨在北方詳定官。」蘇 轍喜其遠慮,欲以冠多士。同列間之,抑居第四,授鎮 南節度推官,再調越州觀察推官,天下方以兩制期 之。紹聖三年,卒於官。存蚤游太學,研經以考道,觀史 以究治亂之變,賦事搖毫,頃刻數千言。文學鍧一時。 文集二十卷行於世。其從子登,字遂良,性穎,善秦篆、 顏書。蚤以詩文交諸老,故聞見博雅。晚自號「老山翁」, 不復志當世。獨郡邑利病,懇懇為當位言之。有《怡齋》 《老山》諸集。

毛滂

按《浙江通志》:「滂字澤民,江山人。為錢塘法曹,歷祠部 副郎,知秀州。元祐中,東坡守錢塘,澤民為法曹,秩滿 辭去。翌日,坡公見其小詞佳麗,折簡追還,留連數月, 有《東堂集》。」

游靖

按《陝西通志》:「靖,武功人,舉進士,為河南府左軍巡判 官,管勾秦鳳路機宜文字。有學行,文章簡易順理,時 以為工。」

段蕡

按《江西通志》:「蕡字仲實,廬陵人。元祐進士,任南安主 簿時,蘇文定轍監高安稅,一見異之,日與論文,手為 校正《國語》等書。」

都頡

按《江西通志》:「頡,字光遠,餘干人。少貧苦學,讀書過目 輒成誦,為人儼雅。元祐中,嘗作《七談》,述鄱陽山川人 物之盛,三千餘言,七日而成,辭艷意遠,自謂比太沖 十稔平子十二年而無歉。官至奉朝請、司農少卿。」

韋旻

按《廣西通志》:旻,上林人。集書一樓,閉門誦讀,無所不 通,人以「書樓」目之。元祐間,應舉不第,遂隱于羅洪洞, 號白雲閑叟。太守許德言與旻論《盡心》《知性》《養氣》諸 篇,每欣然忘倦,鄉人推重。

王箴光先

按《四川總志箴》:蘇軾妻兄。九歲通經。弱冠,軾見其文 甚愛。與成都侯元叔每論古文,退即書數百言,如《史、 漢論贊》,元叔嘆其有良史才。元祐間,屢詔徵之,力辭。 子光先登進士,以詩文名。

蔣燦

按《宜興縣志》:「燦字宣卿,父之美,早卒。燦生十三歲,鞠 於世父魏公之奇,博覽群書,操筆成章,卓越不凡。魏 公器重之,賦詩曰:『渥洼之駒必汗血,青雲之榦飽霜 雪』。燦以之奇蔭,奏補將仕郎,轉承務郎,歷知平江、臨 安二府。後以侍郎守臨川,告老,遷大中大夫,提舉玉 隆觀,卒贈正議大夫。燦善為詩,孫覿稱其奇麗清婉, 咀嚼有味,如啖蔗然,讀之惟恐盡。」其擬東坡作,置蘇 集中殆不可辨。有《景坡堂詩卷》。

彭俞

按《江西通志》:「俞字濟川,宜春人。少隱集雲峰,學邃于 《易》,自號連山子。紹聖四年進士,知溧陽縣,理冤獄甚 多。監司連薦之,稍遷至朝散郎。俞所著有《循吏龜鑑》 十二卷,文集二百卷。」

趙東野

按《贛州府志》:「趙東野,贛縣人。博學攻文詞,為時所推 重。郡守姚鏞,豪雋能詩,自號雪蓬,雅與東野善。嘗畫 一小像,騎牛澗谷間,索其詩。東野題曰:『騎牛無笠又 無蓑,斷隴橫岡到處過。暖日暄風不常有,前村雨暗 卻如何』?蓋規之也。亡何,鏞忤帥臣,貶衡陽,人皆服東 野先見。」

李觀

按《江西通志》:「觀,士安從姪。慶曆二年,試《南宮賦》,偶失 韻,主司嘉其策,特奏名登第。時方冠,知清江縣事。熙 寧初,為大官令。會重修御廚,奉神宗旨撰記,尋言役 法不便,出倅括蒼。元祐初,監江州太平興國觀。司馬 溫公為相,以書召觀,觀許之。後而淹留江上日久,比 至京,溫公已薨,除虔州,不就,請監南嶽廟以歸。觀少」 好神仙,嘗遇異人劉海蟾,後撰《萬載燕州神記》及《岳 州呂公亭記》。每以得道自任,而排斥釋氏,至老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