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人愁,初日芙蓉映碧流,未怕元劉爭獨步,不妨陶謝 與同遊』是也。秀老嘗有『夜深童子喚不起,猛虎一聲 山月高』之句,尢為荊公所賞,亟和云:『新詩比舊仍增 峭,若許追攀莫太高』。」秀老卒於元祐初,惜時無發明 之者,不得與林和靖一流概見於隱逸。其弟澹,字清 老,亦不娶,滑稽善諧謔,洞曉音律,能歌,荊公亦善之, 晚年作《漁家傲》等樂府數闋,每山行,即使澹歌之。然 澹使酒好罵,不若秀老之恬靜。一日見公云:「吾欲去 為浮屠,但貧,無錢買祠部耳。」公欣然為置祠部。澹約 日祝髮,既過期,寂無耗。公問其然,澹徐曰:「吾思僧亦 不易,為公所贈,祠部已送酒家償舊債矣。」公為之大 笑。黃魯直嘗作三詩贈澹,其一云:「有客夢超俗,去髮 脫塵冠。平明視清鏡,正爾良獨難。」蓋荊公事也。 按《老學菴筆記》:俞秀老紫芝,物外高人,喜歌謳,醉則 浩歌不止。故荊公贈之詩曰:「魯山眉宇人不見,只有 歌辭來向東。借問樓前蹋于蒍,何如雲臥唱《松風》。」又 云:「暮年要與君攜手,處處相煩作好歌。」不知者以為 賦詩也。紫芝之弟清老欲為僧,荊公名之曰「紫琳」,因 手𥳑目之為琳公。然清老卒未嘗祝髮也。

邵迎

按《澠水燕談錄》:「邵迎,高郵人。博學強記,文章清麗,而 尢長于詩。為人恭儉孝友,頗精法律,長于吏事,而清 羸多病,尪然不能勝衣。平生奇蹇不偶,登進士十餘 年,而官止州縣。窮死無嗣,其妻困苦,蘇子瞻哀卹之, 不幸,集其文為之引,以為原憲之貧,顏回之短命,揚 雄之無子,馮衍之不遇,皇甫士安之篤疾,彼遇其一」 猶哀悼而君兼之,非命也哉。

賈收

按《貧士傳》:收字耘老,烏程人也。以詩著名,喜飲酒。家 素貧,東坡先生每念之,嘗作古木怪石,書其後以贈 云:「念賈處士貧甚,無以慰其意,為作古木怪石一紙, 每遇飢時,輒一開看,還飽人否?若吳興有好事,能為 君月致米三石,酒三斗,終君之世者,當便以贈之。不 爾,可令侍姬掌貯,須添丁長以付之也。」

謝逸

按《墨客揮犀》:「臨川謝逸,字無逸,高才,江南勝士也。魯 直見其詩,歎曰:『使在館閣,當不減晁、張』。朱世英為撫 州,舉八行不就。閑居多從衲子遊,不喜對書生。一日 有貢士來謁,坐定曰:『每欲問無逸一事,輒忘之。聞人 言歐陽修果何如人』?無逸熟視久之,曰:『舊亦一書生, 後甚顯達,嘗參大政』。又問:『能文章否』?無逸曰:『也得』。」無 逸之子宗野方七歲,立於旁,聞之,匿笑而去。

按《江西通志》:「逸字無逸,臨川人。博學工文辭,操履峻 潔,再舉進士不第。母喪,毀瘠不勝衣。黃魯直嘗曰:『使 斯人在館閣,晁、張之流也』。李商老謂其文步趨劉向、 韓愈、朱彥,以八行薦,勉赴之。一夕返。嘗自家如京師, 士大夫迎候相屬,詩酒酬酢,屢月不能達。自號溪堂。 所著書有《春秋廣微樵談》,其他詩啟碑志雜論凡數」 百篇。太守趙華繪像祠於郡學。

謝薖

按《江西通志》:「薖,字幼槃,逸弟。嘗為漕司首薦,省闈報 罷,以琴奕詩酒自娛,詩文不亞其兄,時稱二謝。」呂本 中云:「《無逸》似康樂,幼槃似元暉。」又云:「二謝修身勵行, 在崇觀間無所污染,不獨以文見稱。」孫源,字資深,以 孝友稱。紹興末,登進士,轉邵武丞。嘗遊武夷題詩。朱 晦菴謂其律詩不慚前輩云。

僧如璧

按《墨莊漫錄》:僧如璧乃江西進士饒節次子也。少年 嘗投書于曾子宣,論新法非是不合,乃祝髮,更名尢。 長于詩,嘗住數剎,士大夫多與之遊。後改字德操,《詠 梅花》一聯云:「遂教天下無雙色,來作人間第一春。」風 味亦不淺。又《答呂居仁寄詩》云:「長憶吟時對短檠,詩 成重改又雞鳴。如今老矣無心力,口誦君詩遶竹行。」 居仁甚稱之。

按彥周《詩話》:饒德操為僧,號倚松道人,名曰如璧。作 詩有句法,若學副其才情,不愧前輩,尤善作銘贊古 文。其作《佛米贊》,謂武將念佛,以米記數,得三升也。將 軍念佛,難于遣辭,而曰:「時平主聖,萬國自靖。不殺而 武,不征而正,矯矯虎臣,無所用命。移將東南,介我佛 會。久聞我曹,念佛三昧。喑嗚叱吒,化為佛聲。三令五」 申,易為佛名。「一佛一米,為米三升。自升而㪷,自㪷而 斛。念之無窮,太倉不足。」觀此,雖柳子厚曲折不過是 矣。

按《江西通志》:饒節,字德操,博學善屬文,與黃山谷、陳 后山友善,時稱二謝一饒,謂溪堂與節也。後之穀城 香巖寺,聽智海說法,遂改名如璧。陳瑩中與詩云:「舊 時饒措大,今日璧頭陀。借問安心法,儒禪隔幾何?」有 《倚松集》,徵入祕閣。

王闢之

按《青州府志》:「王闢之,臨淄人。登治平四年進士,從仕 四方,志尚博雅。紹聖間,退居澠水,日與賢士大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