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七十六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四

  宋十四

  王拱辰      呂南公

  朱長文      俞紫芝

  邵迎       賈收

  謝逸       謝薖

  僧如璧      王闢之

  張壆       鮑剛

  翟逢亨      陳煥

  呂士元      彭戢

  蔡伯俙      蔣湋

  張樞       江滋

  周師原      徐遘

  胡伸       丘崇

  李亮工      陳俌

  唐觀       馬存

  毛滂       游靖

  段蕡       都頡

  韋旻       王箴光先

  蔣燦       彭俞

  趙東野      李觀

  李熙載      梁弼直

  李格       歐陽闢

  區革       劉平伯

  孫勴       黎道華

  梁彥昌      黃洞

  胡宗炎      唐伯虎

  唐庚       賀鑄

  劉涇鄭少微  鮑由

  李清臣

文學典第七十六卷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四

宋十四

王拱辰

按《宋史》本傳:「拱辰,字君貺,開封咸平人。元名拱壽,年 十九,舉進士第一,仁宗賜以今名。通判懷州,入直集 賢院,歷鹽鐵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慶曆元年為翰 林學士。契丹使劉六符嘗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 一葦可杭,投箠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即可路 矣』。仁宗以問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 語我,此夸言爾。設險守國,先王不廢,而祖宗所以限 敵人也』。」至是,又使六符來求關南十縣,斥太宗伐燕 為無名,舉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師征河東,契丹既 通使,而寇石嶺關以援賊。太宗怒,遂回軍伐之,豈謂 無名?」乃作《報書》曰:「既交石嶺之鋒,遂起衡門之役。」契 丹得報,遂繼好如初。帝喜,謂輔臣曰:「非拱辰深練故 實,殆難答也。」權知開封府、拜御史中丞。夏竦除樞密 使,拱辰言:「竦經略西師,無功稱而歸,今置諸二府,何 以厲世?」因對,極論之。帝未省,遽起拱辰前引裾,乃納 其說,竦遂罷。又言:「滕宗諒在慶州所為不度,而但降 秩守虢,懼邊臣則傚,宜施重責。」未聽,即家居求自貶。 乃徙宗諒岳州。敕拱辰赴臺入見。帝曰:「言事官第自 舉職,勿以朝廷未行為沮己,而輕去以沽名。自今有 當言者,宜力陳毋避。」僧紹宗以鑄佛像惑眾,都人競 投金冶中,宮掖亦出貲佐之。拱辰言:西師宿邊,而財 費於不急,動士心,起民怨。詔亟禁之。蘇舜欽會賓客 于進奏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風其僚,魚周詢、劉 元瑜舉劾之。兩人既竄廢,同席者俱逐。時杜衍、范仲 淹為政,多所更張,拱辰之黨不便,舜欽、益柔皆仲淹 所薦,而舜欽,衍婿也,故因是傾之,由此為公議所薄。 復以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坐舉富民鄭旭,出知鄭州, 徙澶、瀛、并三州。數歲,還為學士承旨兼侍讀。帝於邇 英閣置《太元經蓍》草,顧曰:「朕每閱此,卿亦知其說乎?」 拱辰具以對,且曰:「願陛下垂意《六經》,旁求史策,此不 足學也。」至和三年,復拜三司使。聘契丹,見其主混同 江,設宴垂釣,每得魚,必酌拱辰酒,親鼓琵琶以侑飲。 謂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狀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 厚待之。」使還,御史趙抃論其「輒當非正之禮,異時北 使援此以請,將何辭拒之?」湖南轉運判官李章、知潭 州任顓市死商真珠,事敗,具獄上,拱辰悉入珠掖庭, 抃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職,本以待勳 勞者,唯前執政及節度使得為之,拱辰安得汙此選?」 乃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歷泰定二州、河南、大名 府,積官至吏部尚書。神宗登極,恩當轉僕射,歐陽修 以為此宰相官,不應序進,但還太子少保。熙寧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