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侍兼御史大夫。時亮善屬文,長於詩,嘗與陶弼同官, 有賡和詩,曰《李陶集》。」

梅蟠

按《廣東通志》:「梅蟠,歸善人。元豐八年舉進士,多才博 學,授迪功郎,不仕進。鄉人稱梅夫子,於山川多所留 題。」

伍誥

按《吉安府志》:「誥,字純甫,安福人。聰敏博學,才思天成, 如泉湧川赴。既大肆厥辭。祖孟軻、司馬子長文雄渾 獨步當時。登治平進士,知石城。王安石薦其文行過 人,起為諸王宮教授。性剛介寡合,人多忌之。其《詠月》 詩云:『扁舟何日江南岸,與子歸來竹一竿』。東坡亟賞 之,以為不減予『半篙新漲百灘空』之句云。」

王致

按《浙江通志》:「致,字君一,鄞人。以道義化鄉里,諸生子 弟師尊之。嘗與牧守言政事,王安石曰:『無事於職而 愛民若此,可以為仁矣』。年踰七十,樂道安貧。召為祕 書省校書,不赴。宰臣陳執中奏錄致文一百八十篇, 藏之祕書閣。」

何琬

按《浙江通志》:「琬,字子溫,龍泉人。皇祐進士,七歷監司。 神宗疏其名於屏曰:『政事何琬,文章葉濤』。除龍圖學 士。與東坡有詩倡和。」

劉敏求

按《吉安府志》:「敏求,字好古,泰和人。工於詩,每得句,寄 興高遠,自號松菊老人。嘗過豫章,題《滕王閣》云:『閣中 環珮知何處』?」

「游子再來春欲暮,鶯啼紅樹柳搖風。」《疑》

「是當年舊歌舞。古來興廢君莫嗟,君看紅日西山斜。 西山不改舊顏色,換盡行人與落霞。」山谷稱賞再三, 以此知名。詩文行於世頗多。

潘及甫

按《江南通志》:「及甫字憲臣,博通經史。慶曆中,與兄希 甫同登進士,充楚王宮太學教授,律宗室以禮法,神 宗嘉之。晚得目疾,每命子姪執策讀於前,未卒前一 日,猶臥聽《周書》《漢史》,口占詩以遺親友。」

王令

按《儀真縣志》:令字逢原,有異才,年十數歲,晝從群兒 戲,夜必讀書。家貧無以自存,徙居高郵。王安石與之 交,惜其才,以其妻之姨妻之。嘗作《論語》《孟子解義》。安 石嘗與語曰:「始得足下之文,獨愛足下之才。既而見 足下衣刓履缺。」

「坐而語,未嘗及己之窮。」退而詢足下。

終歲食不葷,不以銖忽妄售於人,世之自立如足下 者有幾?後居江陰,卒,年三十有八。所著有《廣陵集》十 卷,《蒙求》一卷。

蔣則

按《浙江通志》:「則字朝式,縉雲人。舉進士,授南陵尉。適 歲大祲,則諭巨室出米數十萬石,減直賑糶,惠及當 塗、池陽之境,修復廢陂,溉田數萬頃。則詩體平淡,深 得盛唐志趣,佳句多落人口,姜特立甚稱重之。」

晏防

按《江西通志》:「防字宗武,殊姪。幼學於荊公,奏任主崇 仁簿。部使者俾伺廬陵,不職事,以薦剡啖之,防不為 動。轉萬載丞,行李蕭然,遣家奴致米,乃得歸。赴調,卒 於京。防寬厚好學,安於義命,不可榮辱,作堂扁曰『淇 澳』。所著有《候門集》十卷,《俱胝集》一卷。姪中,從姪孫升 卿朋,曾孫敦復、敦臨、肅大正,曾姪孫紹休,皆進士。」

劉康夫

按《福建通志》:「康夫,字公南,閩縣人。屯田員外郎奕之 子也。康夫為兒時,遭父喪,僚佐憐而厚賻之,康夫卻 不受,曰:『勿以浼吾考也』。長學於周希孟,主鄉校者三 十載,從遊千餘人。知州張伯玉、元絳、程師孟交禮重 焉。熙寧中,朝廷索所為文,進《志術》二十七篇,其文義 皆根柢仁義。時苗役方行,嘗狀其事,為圖籍以獻,言」 極剴切,不報。卒後,鄭俠表其墓。著有「《經訓雜文》《古律 詩》」行於世。

童宗說

按《江西通志》:「宗說,字夢弼,南城人。有《柳文音註》行於 世,極其審博稱善。本官袁州教授。」

陳舜俞

按《浙江通志》:「舜俞,字令舉,嘉興人。強記博學,從胡安 定瑗游。舉進士,嘉祐間中制科第一。熙寧初,以屯田 員外郎知山陰。會青苗法行不奉,上疏自劾,責監南 康軍酒稅。在貶所日,與太傅劉凝之跨雙犢,窮泉石 之勝。自號白牛居士,鄉人名其所居曰白牛鎮清風 里。詩畫皆傳於世。」

王嚮

按《江西通志》:「嚮,字夢錫,南城人。熙寧將以新術作興 士類,嚮獨取諸家說讀而思之,推見其旨,乃解《詩》《孟 子》,合四十萬言。書既成而新說亦出。嚮取而讀之,大 笑曰:『果與吾書合』。」

傅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