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湖間累年,益偃蹇傲世。既至池,得九華、秋浦間,翫其 林泉,喜曰:「使我自擇,不過爾耳。」即築室於齊山之上, 名曰雲巢,好事者多往游。遼追悔平生不自貴重,悉 謝棄少習,杜門隱几,雖筆硯亦埃塵竟日間作為文 章,雄奇峭麗,尤長於歌詩。曾鞏、蘇軾、黃庭堅皆與唱 酬相往來,然竟不復起。元豐末卒。年五十四。

文同

按《宋史文苑傳》,「同字與可,梓州梓潼人。漢文翁之後, 蜀人猶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學名世,操韻 高潔,自號笑笑先生,善詩文、篆隸、行草、飛白。文彥博 守成都,奇之,致書同曰:『與可襟韻洒落,如晴雲秋月, 塵埃不到。司馬光、蘇軾尤敬重之。軾,同之從表弟也。 同又善畫竹,初不自貴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請者,足』」 相躡於門。同厭之,投縑於地,罵曰:「吾將以為襪。」好事 者傳之以為口實。初舉進士,稍遷太常博士、集賢校 理,知陵州,又知洋州。元豐初,知湖州。明年,至陳州宛 丘驛,忽留不行,沐浴衣冠,正坐而卒。崔公度嘗與同 同為館職,見同京南,殊無言。及將別,但云:「明日復來 乎?與子話。」公度意以「話」為畫,明日再往,同曰:「與公話 則左右顧,恐有聽者。」公度方知同將有言,非畫也。同 曰:「吾聞人不妄語者,舌可過鼻。」即吐其舌,三疊之如 餅狀,引之至眉間,公度大驚。及京中傳同死,公度乃 悟所見非生者。有《丹淵集》四十卷行於世。

按《石林詩話》:「文同,字與可,蜀人。與蘇子瞻為中表,兄 弟相厚,為人靖深,超然不攖世故。善畫墨竹,作詩騷 亦過人。熙寧初,時論既不一,士大夫好惡紛然,同在 館閣,未嘗有所向背。時子瞻數上書論天下事,退而 與賓客亦言,多以時事為譏誚。同極以為不然,每苦 口力戒之,子瞻不能聽也。出為杭州通判。同送行詩」 有「北客若來休問事,西湖雖好莫吟詩」之句,及黃州 之謫,正坐杭州詩語,人以為知言。

吳孝宗

按《東軒筆錄》:孝宗字子經,撫州人。少落拓,不護細行, 然文辭俊拔,有大過人者。嘉祐初,始作書謁歐陽文 忠公,且贄其所著《法語》十餘篇。文忠讀而駭歎,問之 曰:「子之文如此,而我不素知之,且王介甫、曾子固皆 子之鄉人,亦未嘗稱子,何也?」孝宗具言少無鄉曲之 譽,故不見禮於二公。文忠尤怜之,於其行贈之詩曰: 「自我得曾子,於茲二十年,今又得吳生,既得喜且歡。 古士不並出,百年猶比肩。區區彼江南,其產多材賢。 吳生初自疑,所擬豈其倫。我始見曾子,文章初亦然。 崑崙傾黃河,渺渺盈百川,疏決以道之,漸斂收橫瀾。 東溟知所歸,識路到不難。吳生始見我,袖藏新文編。 忽從布褐中,百寶薄在前。明珠雜璣貝,磊砢或不圓。 問生久懷此,奈何初無聞。吳生不自隱,欲語羞俛顏。 少也不自重,不為鄉人怜。中雖知自悔,學問苦貧賤。 自謂久乃信,力行困彌堅。今來決疑惑,幸冀蒙洗湔。 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世所謂君子,何異於眾人。 眾人為不信,積微成滅身。君子能自知,改過不逡巡。 於斯二者間,愚智遂以分。顏子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孔子過而改,日月披浮雲。子路初來時,冠雞佩猳豚。 斬蛟射白額,後卒為名臣。子既悔其往,人誰禦其新? 醜夫事上帝,《孟子》豈不云?臨行贈此言,庶可以書紳。」 孝宗至熙寧間,始以進士得第一,命為主簿而卒。既 嘗忤王荊公,無復薦引之者。家貧無子,其書亦將散 落而無傳矣。故盡錄文忠之詩,亦庶以見其蹟也。

王介

按《石林詩話》:「介字中甫,衢州人。博學善譏謔,嘗舉制 科不中,與王荊公遊,甚款曲,然未嘗降意少相下。熙 寧初,荊公以翰林學士被召,前此屢召不起,至是始 受命。介以詩寄云:『草廬三顧勤幽蟄,蕙帳一空生曉 寒』。用『蕙帳事,蓋有所諷。荊公得之大笑,他日作詩,有 『丈夫出處非無意,猿鶴從來自不知』之句,蓋為介發』」 也。

劉季孫

按《貴耳集》:季孫左班殿直監饒州酒。荊公為江東憲, 巡部至饒,因按酒務,屏間一詩云:「呢喃燕子語梁間, 底事來驚夢裏閑。說與旁人渾不解,杖黎攜酒看芝 山。」大稱賞之。郡生持狀乞差官攝學事,荊公判監酒 殿直,一郡皆驚,劉名遂著。

呂逢時

按《浙江通志》:「逢時,仙居人。博覽群書,嘗受知於陳邑 金襄。入太學,名噪甚,鄭獬友之,駙馬都尉錢景臻師 之,欲奏以官,固辭。後隱於白巖山。羅提刑適以孝廉 舉之,亦不就。」

楊維

按《湖廣通志》:「維,武陵人,進士,工於詩。神宗時,進《宮柳 詩》百篇,上親誦傳播。嘗召見,御書《清白傳家》以賜之。」

裴煜

按《江西通志》:「煜字如晦,臨川人,慶曆六年進士。嘉祐 中為禮官,詳定祠禮。又奏:『國忌與大祀同日,樂備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