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察言事,請練兵無增兵,杜諸將私獻,覈軍中虛籍。除

兵部員外郎兼禮部郎中。會慶節上壽,在郊禮散齋 內議權作樂。燾言:漢、唐祀天地,散齋四日,致齋三日。 建隆初,郊亦然。自崇寧、大觀法《周禮》祭天地,故前十 日受誓戒。今既合祭,宜復漢、唐及建隆舊制,庶幾兩 得。」詔垂拱上壽止樂,正殿為北使,權用正除。禮部郎 中。言:「中興祭禮未備,請以《開寶通禮》《嘉祐因革禮》《政 和新儀》令太常寺參校同異,修成祭法。四年,上《續通 鑑長編》,自建隆至治平,凡一百八卷。時《乾道新曆》成, 燾言:「曆不差不改,不驗不用。未差無以知其失,未驗 無以知其是。舊曆多差,不容不改,而新曆亦未有大 驗。乞申飭曆官討論。」五年,遷祕書少監兼權起居舍 人,尋兼實錄院檢討官。子垕試賢良方正直言極諫 科。燾素謂唐三百年不愧此科者惟劉去華,心慕之, 嘗以所著《通論》五十篇見蜀帥張燾,欲應詔,不偶而 止。其友晁公溯以書勉之,燾答以「當修此學,必不從 此舉。」既不克躬試,于是命二子垕塾習焉。至是吏部 尚書汪應辰薦垕文行可應詔,故有是命。左相陳俊 卿出知福州,右相虞允文任恢復事,更張舊典。宰相 以燾數言事,不樂,燾遂請去。除直顯謨閣、湖北轉運 副使。陛辭,以欲速變古為戒。又奏:「《禹貢》九州,荊田第 八,賦乃在三,人功既修,遂超五等。今田多荒蕪,賦虧 十八。」上命之條畫。既至,奏:「京湖之民,結茅而廬,築土 而坊,傭牛而犁,糴種而殖,穀苗未立,睥睨已多,有橫 加科斂者。今宜寬侵冒之禁,依乾德詔書,止輸舊稅, 廣收募之術,如咸平、元豐故事,勸課有勞者推恩。」詔 從之。總餉呂游問入奏,燾攝其事。歲饑,發鄂州大軍 倉振之,僚屬爭執不可,燾曰:「吾自任不以累諸君。」尋 如數償之。游問返,果劾燾專,上止令具析,不之罪也。 八年,直寶文閣、帥潼川兼知瀘州。首葺石門堡以扼 夷人。奏乞戒茶馬司市敘州羈縻馬毋溢額,戒官民 毋於夷漢禁山伐木造舟,奏移鎖水於開邊舊池,皆 報可。淳熙改元,被召,適城中火,上章自劾。提刑何熙 志奏焚數不實,且言「《長編》記魏王食肥彘」,語涉誣謗。 上曰:「憲臣按奏,火數失實,職也,何預國史?」命成都提 刑李蘩究火事,詔熙志貶二秩罷燾止貶一秩。燾及 都門乞祠,除江西運副,且許臨遣。或勸以方被讒無 及時事,燾曰:「聖主全度如此,竭忠所以為報。」遂奏:「日 食、地震,皆陰盛主,敵國小人,不可不慮。」且申「無變古」、 「無欲速」兩言。又上《快箴》,引太祖罷朝悔、乘快決事以 諫。上曰:「朕當揭之座右。」進祕閣修撰、權同修國史、權 實錄院同修撰。燾為左史時,嘗乞復行明堂禮,謂南 郊、明堂初無隆殺,合視圜壇,特免出郊浮費。至是申 言之,詔集議,嬖幸沮止。其後周必大為禮部尚書,申 其說,始克行。權禮部侍郎。七月壬戌,雷震太祖柱,壞 鴟尾,有司旋加修繕。燾奏非所以畏天變,當應以實。 上諭大臣:「燾愛朕」,屢進讜言。賜金紫。嘗請正太祖東 向之位。四年,駕幸太學,以執經特轉一官。燾論兩學 釋奠從祀孔子當升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黜 王安石父子從祀武成王當黜李勣,眾議不葉,止黜 王雱而已。真拜侍郎,仍兼工部。《徽宗實錄》置院已久, 趣上奏篇,燾薦呂祖謙學識之明,召為祕書郎兼檢 討官。夜直宣引,奏:「近者蒙氣蔽日,厥占不肖者祿。股 肱耳目,宜謹厥與。」賜坐,欲起,又留賜飲賜茶。尋詔監 視太史測驗天文。九月丁酉,日當夜食,燾為社壇祭 告官,伐鼓禮廢,特舉行垕。既中制科,為祕書省正字, 尋遷著作郎兼國史實錄院修撰、檢討官。父子同主 史事,縉紳榮之。燾感上知遇,論事益切,每集議,眾莫 敢發言,獨條陳可否無所避。近臣復舉其次子塾應 制科,以閣試不中程黜。垕偶考上舍試卷,發策問制 科,為御史所劾,語連及燾,垕罷,燾亦知常德府。初,政 和末,澧、辰、沅、靖四州置營田刀弩手,募人開邊,范世 雄等附會擾民,建炎罷之。乾道間,有建請復置者,燾 為轉運使,嘗奏不當復。已而提刑尹機迫郡縣行之, 田不能給。燾至是又申言之,請度田立額,且約帥臣 張栻列奏,詔從之。境多茶園,異時禁切商賈,率至交 兵。燾曰:「官捕茶賊,豈禁茶商?」聽其自如,訖無警。累表 乞閑,提舉興國宮。秩明堂大禮成,以其首議,復除敷 文閣待制。頃之,垕塾繼亡,上欲以吏事紓燾憂,起知 遂寧府。七年,《長編全書》成,上之,詔藏祕閣。燾自謂此 書寧失之繁,無失之略,故一祖八宗之事,凡九百七 十八卷,卷第總目五卷,依熙寧修《三經》例,損益修換 四千四百餘事,上謂其書無愧司馬遷。燾嘗舉漢《石 渠》、白虎故事,請上稱制。臨決,又請冠序,上許之,竟不 克就。又奏:「陛下即位二十餘年,志在富強,而兵弱財 匱,與教民七年可以即戎者異矣。」一日,召對延和殿, 講臣方讀《陸贄奏議》,燾因言:「贄雖相德宗,其實不遇。 今遇陛下,可謂千載一時。」遂舉贄所言切于今可舉 而行者數十事,勸上力行之。上有功業不足之嘆,燾 曰:「功業見乎變通,人事既修,天應乃至。」進敷文閣學 士,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薦尤衺、劉清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