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以文,說之以《詩》,曰:「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荷天之

龍,不戁不悚,敷奏其勇,強乎武哉!文不勝質,恭老卹 幼,不忘賓旅,好學博藝,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孔子因而語之曰:「好學則智,卹孤則惠,恭則近禮,勤 則有繼。堯舜篤恭以王天下。其稱之也,曰宜為國老。」 齊莊「而能肅,志通而好禮;擯相兩君之事,篤雅有節。 是公西赤之行也。」子曰:「《禮經》三百,可勉能也;威儀三 千,則難也。」公西赤問曰:「何謂也?」子曰:「貌以儐禮,禮以 儐辭,是謂難焉。」眾人聞之,以為成也。孔子語人曰:「當 賓客之事,則達矣。」謂門人曰:「二三子之欲學賓客之 禮者,其於赤也,滿而不盈,實而如虛,過之如不及。先 王難之,博無不學。其貌恭,其德敦,其言,於人也無所 不信,其驕大人也,常以浩浩,是以眉壽。」是曾參之行 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 德之正也。參中夫四德者也。以此稱之,美功不伐,貴 位不善,不侮,不佚,不傲,無告,是顓孫師之行也。」孔子 言之曰:「其不伐,則猶可能」也;其不弊百姓,則仁也。《詩》 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為大學之深。送 迎必敬,上交下接,若截焉,是卜商之行也。孔子說之 以《詩》曰:「式夷式己,無小人殆。」若商也,其可謂不險矣。 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利於民矣。廉於行己,其事上 也,以佑其下,是澹臺滅明之行也。孔子曰:「『獨貴獨富, 君子恥之』。夫也中之矣。先成其慮,及事而用之,故動 則不妄。」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則學,欲知則問, 欲善則詳,欲給則豫。當是而行,偃也得之矣。獨居思 仁,公言仁義。」其於《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南 宮縚之行也。孔子信其能仁,以為異士。自見孔子,出 入於戶,未嘗越禮,往來過之,足不履影,啟蟄不「『殺,方 長不折,執親之喪,未嘗見齒,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 『柴於親喪,則難能也。啟蟄不殺,則順人道,方長不折, 則恕仁也。成湯恭而以恕,是以日躋。凡此諸子,賜之 所親睹者也。吾子有命而訊賜,賜也固不足以知賢』。」 《文子》曰:「吾聞之也,國有道則賢人興焉,中人用焉乃 百姓歸之。若吾子之論,既富茂」矣,壹諸侯之相也。抑 世未有明君,所以不遇也。子貢既與衛將軍《文子》言, 適魯見孔子,曰:「衛將軍文子問:二三子之於賜不?壹 而三焉。賜也辭不獲命,以所見者對矣。未知中否,請 以告。」孔子曰:「言之乎?」子貢以其辭狀告孔子。子聞而 笑曰:「賜,汝次為知人矣。」子貢對曰:「賜也何敢知人?此 以賜之所睹也。」孔子曰:「然。吾亦語汝耳之所未聞,目 之所未見者,豈思之所不至,智之所未及哉?」子貢曰: 「賜願得聞之。」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舊惡,蓋伯夷、叔 齊之行也;畏天而敬人,服義而行信,孝於父母,恭於 兄弟,從善而教不道,蓋趙文子之行也。其事君也,不 敢愛其死,然亦不敢忘其身,謀其身,不遺其友;君陳 則進而用之,不陳則行而退」,蓋隨武子之行也。其為 人之淵源也。多聞而難誕,內植足以沒其世,國家有 道,其言足以治,無道其默足以容,蓋銅鞮伯華之行 也。外寬而內正,自拯於隱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汲 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孝恭慈仁,允德 圖義,約貨去怨,輕財不匱,蓋柳下惠之行也。其言曰: 「君雖不量於其身,臣不可以不忠於其君。」是故君擇 臣而任之,臣亦擇君而事之,有道順命,無道衡命,蓋 晏平仲之行也。蹈忠而行信,終日言不在尤之內;國 無道,處賤不悶,貧而能樂,蓋老子之行也。《易》行以俟 天命,居下不援其上,其親觀於四方也,不忘其親,不 盡其樂,以不能則學,不為己終身之憂,蓋介子山之 行也。子貢曰:「敢問夫子之所知者,蓋盡於此而已乎?」 孔子曰:「何為其然?亦略舉耳目之所及而已矣。昔晉 平公問祁奚曰:『羊舌大夫,晉之良大夫也,其行如何』? 祁奚辭以不知。公曰:『吾聞子少長乎其所,今子掩之, 何也』?祁奚對曰:『其少也,恭而順心,有恥而不使其過 宿。其』」為大夫,悉善而謙其端。其為輿尉也,信而好直 其功至於其為容也,溫良而好禮,博聞而時出其志。 公曰:「曩者問子,子奚曰:『不知也』?祁奚曰:『每位改變,未 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此又羊舌大夫之行也。子 貢跪曰:「請退而記之。」

《田居乙記》: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 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 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咤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 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 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 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 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 其學而已乎?」

《後漢書黨錮傳》:「桓帝即位,房、周二家賓客,互相譏揣, 黨人之議自此始。天子震怒,逮捕黨人,尚書霍諝、城 門校尉竇武並表為請,乃赦歸田里,禁錮終身。而黨 人之名猶書王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上曰三君, 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竇武、劉淑、 陳蕃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