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97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茲吉凶之所生。」嗟《奇論》之後出兮,穴牆垣為戶牖。析 同異於一言兮,或曰無而曰「有。蕕終不可使薰兮,堊 終不可使黝。道惟辨而愈明兮,貽話言於不朽。」昔聖 門之多賢兮,繽入室而升堂。端木氏之穎悟兮,僅有 睹其文章。雖亞聖之挺生兮,猶歎其前後之無方。疇 敢索無聲於窅默兮,孰能求無形於渺茫。惟下學而 上達兮,炳聖謨之洋洋。嗟諸生之貿貿兮,方鉤深而 摘隱。探賜也之未聞兮,誇神奇而捷敏。恃空言於繫 影兮,曾不滿夫一哂。曰:「予未有知兮,何《太極》之敢言。」 秉《思誠》之遺訓兮,矢動息而弗諼。庶反觀而有得兮, 明萬理之一源。申《誦言》以自詔兮,聊抒意於斯文。

《太極賦》
陳樵

「何太始之無始兮,坱圠希夷,後不知其有終兮,前不 見其肇基。龐昧無朕,何象何儀?九乾何端?八極何倪? 五方何屬?四維何施?非圓何覆?非方何祇?五辰何撫? 六宗何司?為天道之大原兮,有物混淪。大不知其有 外兮,細又入於無倫。長上古以為生兮,閱萬世而長 存。懷道體之大全兮,命元氣以為憑。天人於是乎成」 性兮,裂積氣而標形。方其函三義以為一兮,氣磅礡 而未伸。清與污其雜襲兮,曾元黃之未分。邈沆漭而 漫誕,閴晻靄而幽紛。溟涬兮參寥,沖漠兮絪縕。馮馮 翼翼,杳杳旼旼。育白日於瓊池,孕明月於蕊淵。列象 兮儲光,孰辨兮昭昏。於是沉奧頫垂清陽高抗,下蓬 勃而蓊「上扶輿而森爽。女媧揭石以旁視,儵忽廢 鑿而自喪。」天經地緯,成文成象,積氣舒光,昭晰清朗。 川疏瀆融,海涵岳壯,四游上下,與時升降。大㝢左旋, 行無停輪,玉衡斡流,七政率循,其出入之息,互為吐 吞,乘氣之機,呼寒吹溫,六月一息,開陽闔陰,動為靜 基,靜為動源。溫兮寒所伏,寒兮溫所存,極不期復,時 往時來。二「氣所布,是行四時,襲四為五,五氣相滋。方 青歲之開先兮,又握赤精而嗣之;襲黃靈以白藏兮, 又申之以元煒。沖氣蜿蟺,陰化陽施,彙列條分,萬類 睢睢,動行植跋,鱗泳羽飛,人道配天,有仁有義。天去 人其幾何,雖分殊而一理。無始之真吾其性,五氣之 精吾其體。故道至察於鳶魚,氣可塞于天地也。」吾嘗 望元氣之輪囷兮,思邃古之開元,瞻天運之不息兮, 慨萬物之芸芸。物更謝而迭瘁兮,皆太始之來昆;曾 渾淪之不老兮,世彌久而彌新。夫天亦不能以自已 兮,吾又烏知其門哉?《系》曰:「無始之真,肇混元兮。為物 祖始,萬象先兮。思述祖德,窮化源兮。名則無有,辭何 宣兮。昔有人兮襟桂蘭,問天不」對兮餘千年。四時錯 行兮品物繁。天對甚侈兮非無言。

《無極而太極說》
吳澂

「太極者何也?」曰:「道也。」「道而稱之曰『太極』,何也?」曰:「假借 之辭也。道不可名也,故假借可名之器以名之也。以 其天地萬物之所共由也,則名之曰道;道者,大路也; 以其條派縷脈之微密也,則名之曰理。理者,玉膚也, 皆假借而為稱者也。真實無妄曰誠,全體自然曰天, 主宰造化曰帝,妙用不測曰神,付與萬物曰命,物受 以生曰性,得此性曰德,具於心曰仁,天地萬物之統 會曰太極。」道也,理也,誠也,天也,帝也,神也,命也,性也, 德也,仁也,太極也,名雖不同,其實一也。極,屋棟之名 也。屋之脊檁曰棟。就一屋而言,惟脊檁至高至上,無 以加之,故曰「極。」而凡物之統會處,因假借其義而名 為極焉,辰極、皇極之類是也。道者天「地萬物之統會, 至尊至貴無以加者,故亦假借屋棟之名而稱之曰 極也。」「然則何以謂之太?」曰:「太之為言大之至甚也。夫 屋極者,屋棟為一屋之極而已;辰極者,北辰為天體 之極而已;皇極者,人君一身為天下眾人之極而已。 以至設官為民之極,京師為四方之極,皆不過指一 物一處而言也。道者」,天地萬物之極也。雖假借極之 一字,強為稱號,而曾何足以擬議其髣髴哉?故又盡 其辭而曰太極者,蓋曰此極乃甚大之極,非若一物 一處之極也。然彼一物一處之極,極之小者耳。此天 地萬物之極,極之至大者也,故曰太極。邵子曰:「道為 太極。」太祖問曰:「何物最大?」答者曰:「道理最大。」其斯之 謂與。「然則何以謂之無極?」曰:「道為天地萬物之體,而 無體謂之太極,而非有一物在一處可得而指名之 也,故曰無極。《易》曰:『神無方,易無體,《詩》曰:『上天之載,無 聲無臭』,其斯之謂歟』!」「然則無極而太極,何也?」曰:「屋極、 辰極、皇極、民極、四方之極。凡物之號為極者,皆有可 得而指名者也,是則有所謂極也。道也者」,無形無象, 無可執著,雖稱曰極,而無所謂極也。雖無所謂極,而 實為天地萬物之極,故曰「無極而太極。」

《物初論》
朱右

或問:「天地果有初乎?」曰:「有。」「人物果有初乎?」曰:「有。」「然則 有初必有終。」曰:「惡乎無終?噫,氣之大息也,混混沌沌, 沖漠無始,一氣既復,陰陽遂判,清濁以分,高下以形, 非天地之初乎。於時萬象森羅,已具有初而跡未形 也,天地一陰陽而已,人物固囿於陰陽以生者也。陽 生有六,是謂之《乾》;陰生有六,是謂之《坤》。陽生子中,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