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禹征苗之誓同義,言其討叛伐罪之意,嚴其坐作進 退之節,所以一眾志而起其怠也。誓師於甘,故以《甘 誓》名篇。書有六體,誓其一也。今文古文皆有。按有扈, 夏同姓之國。《史記》曰:「啟立,有扈不服,遂滅之。」唐孔氏 因謂堯舜受禪,啟獨繼父,以是不服,亦臆度之耳。 《五子之歌》,五子,太康之弟也。「歌」與「帝舜作歌之歌」同 義。今文無,古文有。

「引征」,引,國名。《孟子》曰:「征者上伐下也。」此以征名實,即 誓也。仲康丁有夏中衰之運,羿執國政,社稷安危,在 其掌握,而仲康能命引侯以掌六師,引侯能承仲康 以討有罪,是雖未能行羿不道之誅,明羲和黨惡之 罪,然當國命中絕之際,而能舉師伐罪,猶為禮樂征 伐之自天子出也。夫子所以錄其書者,以是歟?今文 無,古文有。或曰:蘇氏以為羲和貳於羿,忠於夏者,故 羿假仲康之命,命引侯征之。今按:篇首言「仲康肇位 四海,引侯命掌六師」,又曰:「引侯承王命徂征」,詳其文 意,蓋史臣善仲康能命將遣師,引侯能承命致討,未 見貶仲康不能制命,而罪引侯之專征也。若果為篡 羿之書,則《亂臣賦》子所為,孔子亦取之為後世法乎?

《朱子》曰:「羲和是箇曆官,曠職,誅之可也,何至誓師如此?」 大抵古書之不可考,多此類也。

《商書》

《商書》:契始封商,湯因以為有天下之號。書凡十七篇。

吉豐彭氏曰:「《商書》舊凡四十篇,二十三篇亡。」

《湯誓》,湯號也,或曰諡湯,名履,姓子氏。夏桀暴虐,湯往 征之,亳眾憚於征役,故湯諭以弔伐之意,蓋師興之 時而誓於亳都者也。今文、古文皆有。

《仲虺之誥》。仲虺,臣名,奚仲之後,為湯左相。誥,告也。《周 禮士師》以五戒,先後刑罰。一曰誓,用之於軍旅;二曰 誥,用之於會同。以喻眾也。此但告湯,而亦謂之誥者, 唐孔氏謂仲虺亦必對眾而言,蓋非特釋湯之慚,而 且以曉其臣民眾庶也。古文有,今文無。

《湯誥》:「湯伐夏歸亳,諸侯率職來朝,湯作誥以與天下 更始。」今文無,古文有。

伊訓,訓導也。太甲嗣位,伊尹作書訓導之,史錄為篇。 今文無,古文有。

朱子曰:「《商書》幾篇,最分曉可玩,《伊訓》《太甲》等篇,又好看似《說命》。蓋高宗資質高,傅說所以說底細難看。若伊尹與《太甲》,說雖是粗,卻切於學者之身。」

《太甲》上,《太甲》中,《太甲下》。《商史》錄伊尹告戒節次,及太 甲往復之辭,故三篇相屬成文,其間或附史臣之語 以貫篇意,若史家記傳之所載也。唐孔氏曰:「《伊訓》《肆 命》《徂后》《太甲》《咸有一德》,皆是告戒太甲,不可皆名《伊 訓》,故隨事立稱也。」林氏曰:「此篇亦訓體,今文無,古文 有。」

新安陳氏曰:「前一篇作於未遷桐宮之先,後二篇作於自桐宮歸亳之後。」

《咸有一德》,伊尹致仕而去,恐太甲德不純一及任用 非人,故作此篇,亦訓體也。史氏取其篇中《咸有一德》 四字以為篇目。今文無,古文有。

《盤庚》上:盤庚,陽甲之弟。自祖乙都耿,圮於河水。盤庚 欲遷於殷,而大家世族,安土重遷,胥動浮言。小民雖 蕩析離居,亦惑於利害,不適有居。《盤庚》喻以遷都之 利,不遷之害。上、中二篇未遷時言,下篇既遷後言。王 氏曰:「上篇告群臣,中篇告庶民,下篇告百官族姓。《左 傳》謂《盤庚之誥》,實誥體也。」三篇今文、古文皆有,但今 文三篇合為一。

《盤庚》中。

《盤庚》下。

《說命》上。《說命》,記高宗命傅說之言,「命之曰」以下是也, 猶蔡仲之命、微子之命,後世命官制詞,其原蓋出於 此。上篇記得說命相之辭,中篇記說為相進戒之辭, 下篇記說論學之辭。總謂之「命」者,高宗命說,實三篇 之綱領,故總稱之,今文無,古文有。

《說命》中。

《說命》下。

馬氏曰:前篇「訪以政事」 ,故說以「政事」 對;此篇「訪以學」 ,故說以「學」 對。

《高宗肜日》,高宗肜祭,有雊雉之異。祖己訓王,史氏以 為篇,亦訓體也。不言訓者,以既有高宗之訓,故只以 篇首四字為題。今文古文皆有。

《西伯戡黎》,西伯,文王也,名昌,姓姬氏;戡,勝也。黎國在 上黨壺關之地。按《史記》,文王脫羑里之囚,獻洛西之 地。紂賜弓矢鈇鉞,使得專征伐,為西伯。文王既受命, 黎為不道,於是舉兵伐而勝之。祖伊知周德日盛,既 已戡黎,紂惡不悛,勢必及殷,故恐懼奔告於王,庶幾 王之改之也。史錄其言,以為此篇誥體也。今文古文 皆有。或曰:西伯,武王也。《史記》嘗載紂使膠鬲觀兵,膠 鬲問之,曰:「西伯曷為而來?」則武王亦繼文王為西伯 矣。

問:《西伯戡黎》,舊說西伯多指文王,惟陳少南呂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