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存中以為秦語平音而謂之「卬」,故《諸誥》等篇,當時下 民曉得,而今士人不曉得。如《尚書》《尚衣》《尚食》,尚乃主 守之意,而秦語作平音,與「常」字同。《諸命》等篇,今士人 以為易曉,而當時下民卻曉不得。

右語類一條

《冏命》

問:「『格其非心』之『格』訓『正』,是如『格式』之『格』,以律人之不 正者否?」曰:「如今人言合格,是將此一物格其不正者。 如『格其非心』,是說得深者;『格君心之非』,是說得淺者。」 子善因問:「溫公以『格物為『扞格』之『格』,不知『格』字有訓 扞義否』?」曰:「亦有之,如『格鬥』之『格』是也。」

右語類一條

《呂刑》

東坡解《呂刑》「王享國百年,耄」作一句,「荒度」作「刑」作一 句,甚有理。

問:「贖刑所以寬鞭扑之刑,則《呂刑》之贖刑如何?」曰:「《呂 刑》蓋非先王之法也。故程子有一策問云:『商之《盤庚》, 周之《呂刑》,聖人載之於書,其取之乎?抑將垂戒後世 乎』?」

仲默論五刑不贖之意。曰:「是穆王方有贖刑。嘗見蕭 望之言古不贖刑,某甚疑之。後來方省得贖刑不是 古。」因取《望之傳》看畢,曰:「說得也無引證。」因論望之云: 「想見望之也是拗。」義剛問:「望之學術不知是如何,又 似好樣,又卻也有那差異處。」先生徐應曰:「他說底也 是正。」義剛曰:「如殺韓延壽,分明是他不是。」曰:「望之道 理短。」義剛曰:「看來他也是暗於事機,被那兩箇小人 恁地弄,後都不知。先生但應之而已。」

國秀問:「穆王去文武成康時未遠,風俗人心何緣如 此不好?」曰:「天下自有一般不好底氣象。聖人有那禮 樂刑政在此維持,不好底也能革面。至維持之具一 有廢弛處,那不好氣質便自各出來,和那革面底都 無了,所以恁地不好。人之學問,逐日恁地恐懼修省 得恰好,纔一日放倒,便都壞了。」

以上語類四條

《秦誓費誓》

《秦誓》《費誓》亦皆有說不行不可曉處。「民訖自若是多 盤」,想只是說人情多要安逸之意。

右語類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