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則霍光之私意也

又如文定論楚子納孔儀處,事雖不同,意亦類此。試 參考之,則知成湯之制官刑,正是「奉行天討,豪髮不 差」處,何疑之有哉?

此條答吳晦叔

《太甲》

問:「王惟庸」,「『罔念聞』,諸家皆於『庸』字絕句。竊謂只作一 句讀,以『庸』訓用。如《說命》中『王庸作書以告之庸』,未知 是否?」曰:「六字一句。」

此條答潘子善

問:「若《虞機》張,諸家皆訓『虞』為度。竊謂只作《虞人》說,如 何?」曰:「作『《虞人》』為是。」

此條答潘子善

「並其有邦厥鄰,乃曰徯我后,后來無罰。」言湯與彼皆 有土諸侯,而鄰國之人乃以湯為我后而徯其來,此 可見湯得民心處。

右語類一條

《咸有一德》

問:「『左右惟其人』,何所指?」曰:「只是指親近之臣;『任官,是 指任事底人也。任官惟賢才,多是為下、為民底意思; 『左右惟其人』,多是為上、為德底意思。『其難其慎』,言人 君任官須是賢才,左右須是得人,當難之、慎之也。『惟 和惟一』,言人臣為上為下,須是為德。為民必和,必一 為此事也』。」

至之問:四「為」字當作何音?曰:「四字皆作去聲。言臣之 所以為上者,蓋為君德也;臣之所以為下者,蓋為民 也。」「為上」,猶言為君。

問:「『『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或言:『主 善人而為師,若仲尼無常師』之意,如何?」曰:「非也。橫渠 說:『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最好。此四句三段, 一段緊似一段。德且是大體說,有吉德,有凶德,然必 主於善,始為吉爾。善亦且是大體說,或在此為善,在 彼為不善,或在彼為善,在此為不善;或在前日則為」 善,而今日則為不善,或在前日則不善,而今日則為 善,惟取「協于克一」,是乃為善,謂以此心揆度彼善爾。 故橫渠言「原則若善定於一爾」,蓋善因一而後定也。 德以事言,善以理言,一以心言。大抵此篇,只是幾箇 「一」字上有精神,須與細看。此心纔一,便終始不變而 有常也。「協」字雖訓「合」字,卻是如「以此」合彼之「合」,非己 相合之「合」,與《禮記》「協於分藝」《書》協「時月正日」之「協」同 義,蓋若揆度參驗之意耳。張敬夫謂「《虞書》精一」四句, 與此為《尚書》語之最精密者,而《虞書》為尤精。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上兩句是 教人以其所從師,下兩句是教人以其所擇善而為 之師。」道夫問:「『『協于克一』,莫是能主一則自默契於善 否?」曰:「協』字難說,只是箇比對裁斷之義。蓋如何知得 這善不善?須是自心主宰得定,始得。蓋有主宰,則是 是非非,善善惡惡,瞭然於心目間,合乎此者便是,不 合者便不是。橫渠云:『德主天下之善,善原天下之一』。 這見得他說得極好處。蓋從一中流出者,無有不善。 所以他伊尹從前面說來,便有此意。曰『常厥德』,曰『庸 德』,曰『一德』。常庸一,只是一箇。」蜚卿謂:「一,恐只是專一 之一。」曰:「如此則絕說不來。」道夫曰:「上文自謂:『德惟一, 動罔不吉;德二三,動罔不凶』。」曰:「纔尺度不定,今日長 些子,明日短些子,便二三道夫。」曰:「到底說得來,只是 箇定則明,明則事理見;不定則擾,擾則事理昏雜而 不可識矣。」曰:「只是如此。」

以上語類四條

「德無常師,主善為師。善無常主,協于克一。」此言於天 下之德無一定之師,惟善是從,則凡有善者皆可師 也。於天下之善無一定之主,惟一其心,則其所取者 無不善矣。協,猶齊也,如所謂《協時月》。

此條答石子重

《盤庚》

問:「《盤庚》言其先王與其群臣之祖父,若有真物在其 上,降災降罰,與之周旋從事於日用之間者。銖竊謂 此亦大概言理之所在,質諸鬼神而無疑耳。而殷俗 尚鬼,故以其深信者導之,夫豈亦真有一物耶?乞賜 垂誨。」曰:「鬼神之理,聖人蓋難言之。謂真有一物固不 可,謂非真有一物亦不可。若未能曉然見得,且闕之」 可也。

此條答董叔重

《說命》

《高宗命傅說》,據此,則是真有箇天帝與高宗對答,曰: 「吾賚汝以良弼。」今人但以主宰說帝,謂無形象,恐也 不得。若如世間所謂「玉皇大帝」,恐亦不可。畢竟此理 如何?學者皆莫能答。

問:「『《高宗夢說》』,如伊川言,是有箇傅說,便能感得高宗 之夢。琮謂『高宗『舊學于甘盤,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 河,自河徂亳』,其在民間久矣。當時天下有箇傅說,豈 不知名?當恭默思道之時,往往形於夢寐,於是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