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7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序其作意。遭秦之故,孔子末,孫惠與濟南伏勝各藏 其本于家。楚漢之際,勝失其所藏,但口以傳授。勝既 耄昏,乃繆合二十四篇為二十九。歐陽、夏侯之徒皆 學之,寫以漢氏文字,號《今文尚書》。至武帝時,孔惠之 書始出屋壁,百篇皆在,而半已磨滅,又皆科斗文字。 惠孫安國以隸古定之,得五十八篇,為之作傳,號《古 文尚書》。至陳隋之間,伏生之學廢絕,而孔傳獨行。先 是,孔傳亡其《舜典》,東晉梅賾乃以王肅所注伏生《舜 典》足其篇。至唐孝明不喜隸古,始更以今文行於世。

邵雍皇極經世書

《觀物內篇》

夫昊天之盡物,聖人之盡民,皆有四府焉。「昊天之四 府」者,《春》《夏》《秋》《冬》之謂也;「聖人之四府」者,《易》《書》《詩》《春秋》 之謂也。

《夏》為「長物之府。」

《書》為長民之府。

「觀《夏》」則知《書》之所存乎?

《書》者,五帝之事業也,五帝之時如夏。

《易》之書者,生長之謂也;《書》之書者,長長之謂也;《詩》之 書者,收長之謂也;《春秋》之書者,藏長之謂也。

《書》之《易》者,長生之謂也;《書》之《書》者,長長之謂也;《書》之 《詩》者,長收之謂也;《書》之《春秋》者,長藏之謂也;

「虞、夏、商、周」者,《書》之體也;「仁」、「義」、「禮」、「智」者,《書》之用也。 孔子序《書》,自堯、舜而下,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

《觀物外篇》

秦穆公伐鄭,敗而有「悔過自誓」之言。此非止霸者之 事,幾於王道,能悔則無過矣。此聖人之所以錄於書 末也。